第146章 各方反应(2 / 2)

对于具体的争论内容怀泽自是不知道,但他们几个聚在一起的事情,怀泽当天就知道了,自从郑以芳在处理吴贵案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怀泽就对他心存疑虑,在这种节骨眼上,没和他这个上峰报备,就拉了三个县令开会,傻子都能猜出来他们在商议什么。

当天下午,怀泽就把带来的护卫都调到了身边,他突然有些庆幸,幸好常宁和孩子们没跟过来,否则实在太危险。

沈盛平派人快马报信,言道他已经和平靖侯的人会合,明日便开始对镇水县的两股贼匪动手。

之前怀泽和甘议在衙门里忙碌的时候,沈盛平也没闲着,怀泽给他下了个秘密指令,要他带上几个功夫厉害的,去探一探秦州各地的土匪情况。

打探的过程比沈盛平预想的还要简单,一是这里的贼匪水平着实不怎么高,也就能欺负欺负老百姓,在沈盛平这种“专业人士”面前自然无处隐藏。

二是当地老百姓对这些贼匪恨之入骨,不用沈盛平如何引导,只要他开个头,当地的百姓就会一股脑告诉他,哪股最狡猾,哪股最残忍,还有哪股势力最大。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探查,沈盛平对秦州境内的土匪有了基本了解,目前小小一个秦州,光有据点的土匪就有将近二十拨,但其中只有五拨人数超过了五十个人,规模最大的两个分别在镇水县和福安县。

当时怀泽还专门派了自己府里的画师跟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连地图都画出来了,常青的人根据地图动手就行,就连一向寡言的甘议,都称赞过他们这活做得真是“专业”。

怀泽让护卫回信,叮嘱他们一定要小心为上,若是攻不下,就暂时退下来,别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毕竟土匪的据点大多易守难攻,虽然兵士在人数和战斗力上都有明显的优势,但也不能轻敌。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当地的百姓一听说他们是来剿匪的,饱受土匪侵扰的他们当即出人出力,有的给他们指小路,有的给他们送茶饭,只期盼着能早日除去这些祸害。

前头一众兵士在剿匪,后头怀泽和甘议则在商定后续的处理问题,这些土匪不事生产,日常就靠偷抢为生,甘议之前也见过李宣剿匪,直接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些人是不知道悔改的,当初李宣大人按律令判罚,无论是关押还是流放,只要回来还是会重操旧业,李宣大人也只能继续派人去剿。”

怀泽突然来了兴趣,转头问出了自己的疑问,“那第二次剿灭之后呢,李宣大人是怎么处理的?”

提到这个问题,甘议却苦笑一声,言语中颇为无奈,“第二次李宣大人刚要去剿,就收到了朝廷的调令,后来听说继任的几位大人主要关注的不是匪患,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怀泽沉默了一会儿,按照大梁的默认官场规矩,新官不翻旧账,每任官员都想做出自己的路子,当然不愿意随着上一任的路子走,所以才会出现许多做到一半的事情。

估计要是到他走的时候,这些土匪没解决,怕是也得不了了之,想到这里,怀泽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这回得把匪患解决。

不过感慨归感慨,方法还得继续想,怀泽思量了半日,觉得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秦州境内的土匪规模可不是小打小闹,到时候朝廷应当会派钦差下来,怎么判还得看钦差的意思。

怀泽当然更倾向让他们做苦力,毕竟先前被泥沙覆盖的田地可还没收拾完,就应该让他们开荒去,能做得了土匪,身体素质应当是没问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