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荀彧出山(2 / 2)

不仅认可,钟繇还愿意大肆为天下宣传,黑的慢慢也能说成白的。

这对徐庶是天大的好处,足见钟繇这次确实是下了血本。

“有劳钟公。”徐庶对钟繇的称呼都变了,这让钟繇眉开眼笑,盘算许久,徐庶道,“大将军身边少有人画策谋军,我欲举一人为前军师,不知钟公有何人推举。”

钟繇微笑道:

“不才愿担当此任,就是不知道大将军意下如何?”

“那尚书台呢?”

目前的尚书令是杨彪,众所周知尚书台才是天子身边的关键,之前陈群也说这尚书令必须得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是尚书仆射钟繇也走了,岂不是白白把尚书台交了出去,这对现在徐庶非常不利。

钟繇微微一笑,诚恳地道:

“我看荀文若不日将至,他是尚书令的最好人选!”

·

鲁国。

连续几天的暴雨后,军校终于再次集结。

校长不在,教导主任荀彧还是负担起了教育的重任——甚至可以说,他做的比校长在的时候好的多。

荀彧的屋门前依旧挂着“严禁投喂,违者重罚”的标语,艾先生真的担心自己不在的时候荀彧又吃什么不对的东西挂掉了,但现在荀彧的精气神明显好了很多。

时间是最好的解药,荀彧现在已经逐渐从自责中回过神来,这个非常敬业的颍川人开始负担起来军校的日常工作,并且身体力行地将自己知道的作战之法、为人之道一一教给那些学生。

别人不敢说,施然和王祥这段时间真的是受益良多,这两个少年人明显感觉自己有了巨大的进步——怎么说呢,这玩意一直都是一个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他俩以前跟着的师父是艾先生,负重训练了这么久,现在跟荀彧学习那当然是如沐春风,而且荀彧旁征博引绝不藏私,讲述的所有知识都言简意赅,确实让两个少年人听得如痴如醉。

有了这样的精神食粮,施然感觉全身都充满了力量。

他勤于练武、读书,这个十六岁的少年人现在英俊强壮知书达理,很得荀彧的喜欢,大家都说这少年人日后肯定能成为天下最顶尖的名将,在这乱世闯出赫赫威名。

这日,施然照例再来拜访荀彧,想请教他一些军略上的学问,却看着荀彧居然在收拾行装,还把一堆竹简挨个放好,明显是要出远门的模样。

施然吃了一惊,忙道:

“先生,这是要何处去?”

荀彧见施然到来,脸上露出了非常真诚的笑容,他拍了拍手中的竹卷,微笑道:

“天子还都雒阳,我为人臣,岂有不见之理。”

之前卞夫人传递消息,说刘协在雒阳困顿,荀彧一直十分担忧。

荀彧的道德感很强,很有铁肩担道义的使命感,想为这天下做点事情。

之前他确实瞧不起徐庶的所作所为,尤其是瞧不起徐庶居然频频诬陷郭嘉的小人行为,可听说徐庶不辞辛苦,一路转战将天子从河东救回,荀彧对徐庶大有改观,甚至自己有些自责。

徐元直能屈身吕布,一点点匡正吕布作为,我之前怎么就不能屈身徐庶,一点点匡正此人作为?

但肯定这样搞会影响自己的清名,荀彧之前可是曹操的心腹,要是转投徐庶帐下,他多年辛苦积攒的名声只怕要消散大半。

可就在荀彧犹豫之时,他收到了陈群的报讯。

曹军居然在颍川散播病疫?

这个消息差点直接把荀彧带走,他一时不敢相信是真的——不过想想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除了曹军之中别人也做不出来,这给荀彧带来的打击比之前任何时候都大太多。

曹公,那可是颍川啊。

这么多人为了你呕心沥血,这么多人为了你的大业竭尽全力,你在徐州做的什么就算了,现在居然还敢荼毒颍川。

这让荀彧如何忍耐?

看来,我不能置身事外。

这天下终究还有需要我荀彧的时候啊。

施然听说荀彧下定决心要出山,又是惊喜,又是感觉有点惋惜。

惊喜自然不必说,惋惜的是,他这些日子一直跟在荀彧身边接受教导,感觉受益良多。

现在荀彧要走了,他当真是颇为不舍,一时鼻子都有点发酸。

荀彧看着这位跟随自己许久的少年,微笑道:

“何必感伤,就算我隐居此处一生,小然这般年纪,日后总要一展身手,莫非还要一直在我身边不成?

你收拾一下,赶紧回兖州,若是我看的不错,之后那边要有大事,你有一展身手的机会了。”

施然有些兴奋,又略有些吃惊地道:

“难道要跟刘备打起来了?”

荀彧摇了摇头,叹道:

“刘备的事情我来弥合,之后天子坐稳,怕是袁绍不能忍耐,我看此番要有大战,正是你展现本事的时刻。”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