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刘彻:说好的只是震慑呢?!(2 / 2)

而最令她感到难堪,却又不敢发作的是。

她明明是个正经舞者,可天子的笑声却总令她感觉自己是个逗乐的俳优,这让她找谁说理去?

不过当她遵旨退出温室殿。

再拿到苏文命人送出来的沉甸甸的十金赏赐之后,她便立刻暗自做了一个决定:

这次回去一定要根据太子那日所唱的旋律谱个曲,再托人填补些词和舞姿,将太子的这首歌舞曲子扩充起来,发扬光大!

还有,若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感谢太子这位领路人!

与此同时。

刘彻终于打开了那封特快羽檄。

此时他的内心也十分平静。

因为他心里有数,汉军十万精锐大军赶赴西羌,必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战争。

因此对于此战的战果,他也同样没有抱什么期待。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羌人根本就没有实力、也没有勇气与十万精锐汉军正面作战,只要大汉大军一到,羌人立刻就会选择暂避锋芒。

何况这次汉军以步卒为主,面对不敢迎战的羌人,也根本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战果。

而不管历史上刘彻是怎么想的。

这次他却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受了刘据此前镇抚南越的启示。

故而故意用这种“牛刀杀鸡”的方式震慑西羌,然后再派使者前去交涉,以此来推行刘据脑洞大开想出的“一国两政”妙策。

如此非但汉军不会有多少损耗伤亡。

一旦西羌成了大汉的内附国,再让羌人也沐浴一下天子圣恩,还可以捞上一笔,用于抵消这次的军费开支。

另外。

不当家的人根本不会知道,战后封赏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不然他的“武功爵”制度是怎么来的,除了填补军需军用,不就是为了筹集资金封赏那些追随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立下军功的将领么?

还有那些封侯将领得到的田地和食邑,那也都是大汉的产业,是他的产业,是从属于他这个天子身上割下来的肉!

也是因此。

这次大军征讨西羌,他才特意点了战略思想极为保守、在漠北之战中哪怕眼睁睁看着旁人立功都不会轻易冒进的李息和徐自为领军,才舍得命刘据作为中监军随军出征。

为的就是求一个稳字,给与西羌足够的震慑即可,然后推行那绝妙的“一国两政”。

这一切全都在他的计划中……

心中想着这些,刘彻终于打开了那封羽檄,查阅上面的内容。

下一刻。

“???”

刘彻的眼睛瞬间睁大,脸上浮现出浓重的惊疑之色。

这又是什么情况?

为何与朕此前预想的相差如此之大!

羌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羌人究竟是怎么敢的?

我大汉十万精锐大军征伐,羌人竟还敢迎战?

仅是初战,仅李息一军,就阵斩四千余人,俘获六千余人?!

前些日子朕还在想着寻个甚么理由扒掉一些侯爵,收回一些田地和特权呢……

这还尚未寻得合适的机会,如今朕岂不是又得封侯赏金了?!

朕的钱!!!

朕的地!!!

谁来给朕解释一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