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父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 2)

因此如果按照后世的这套理论,也可以理解为这姑娘不漂亮。

“姿貌有什么用处,你是太子,日后缺不了姿貌过人的女子,当下于你而言最重要的是这个女子能给你带来什么,能否顺利为你诞下子嗣!”

刘彻说的已经足够直白,说是苦口婆心也不为过。

对此他早已深有体会。

他当初能成为太子,便与迎娶陈阿娇干系重大。

不过也正是因为陈阿娇不能生,使得他直到二十九岁才有了刘据这个皇子,总算是稳住了朝局……

可千万不要小看子嗣的作用。

需知因为没有子嗣,当时已经有许多朝臣与刘氏列候蠢蠢欲动,暗中联系做好了争夺天子之位的准备,稍有不慎便是天下大乱的局面。

“父皇说的儿臣都懂,不过儿臣还是恳请父皇先不要急着纳征(下聘),请容儿臣寻个机会窥探一下她的姿貌,若是满意再做决定是否迎娶。”

听了刘彻这番话,刘据越发确定韩说的女儿姿貌不过关,心里当即抗拒起来,模棱两可的道。

“逆子,你在说什么混账话!”

刘彻立刻又瞪起眼来,厉声斥道,

“自朕独尊儒术以来,三纲已深入人心,各家儿女婚娶皆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你这逆子擅作主张?”

刘据自然知道刘彻究竟在说什么。

三纲思想就是现在委身于博望苑的老董头提出来的,再结合《孟子》中提出的五常思想,在刘彻的大力推行下形成了一整套名为“三纲五常”的社会纲领,接着很快就成了维持封建社会统治的核心逻辑和法理,整整持续了两千余年。

在三纲思想的影响下,婚姻制度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这种情况下,年轻人的婚事都只能是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就像是开盲盒。

结婚之前,年轻男女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也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绝大多数都只有步入洞房揭开盖头的那一刻,才能知道自己嫁娶的人究竟是什么模样,什么性格,又是否合自己的眼缘。

而且这种事还不容反抗,反抗就是不孝。

不过刘据这个挂逼可不管这些,他只知道自己越是忤逆刘彻,太子之位就越稳固,做起事来自然要以自己顺心为第一要素。

于是刘据笑了笑,躬身道:

“不知父皇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这话什么意思?”

刘彻的眉头瞬间拧成了疙瘩,他怎会听不出这不是什么好话。

刘据却继续自顾自的为其解释起来:

“请父皇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倘若我母后当初不是生的花容月貌,陛下是否会临幸她,还有父皇近日宠幸的李延年之妹李清儿,若非父皇先得知她有倾国倾城之姿貌,又是否会召她入宫?”

“再请父皇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父皇掖庭之中选拔采女,若都是蒙着脸随便从民间划拉来的适龄女子,放眼望去皆是龅牙麻子,父皇是否能够接受?”

“这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龅牙麻子……逆子,你放肆!”

刘彻终是听不下去了,气的一拍龙塌扶手打断了他,站起身来怒视刘据,

“朕的掖庭如何选拔采女,岂容伱来置喙?”

“还有,卫子夫是你母后,那李清儿如今亦是你的妃母,你对你的母后和妃母指手画脚,这便是你的孝道?!”

“父皇恕罪,儿臣只是举个例子,并无对母后和妃母不敬之意,更不敢置喙父皇的掖庭……”

刘据无奈的道。

“朕不管,你是朕的儿子,你的婚事朕便可替你决定,你满意也好,不满意也罢,只有给朕乖乖接受的义务!”

刘彻再次将其打断,语气越发不容置疑。

“……”

刘据见说服不了刘彻,只得祭出大招,

“既然如此,便请父皇废了儿臣吧。”

“你真当朕不会么!”

刘彻瞬间暴跳如雷,剧烈颤抖的手指已经戳到了刘据的鼻尖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