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被亩产吓坏的一帮皇帝(2 / 2)

虽然这么类比有些不太准确,但至少能够让国力强盛许多倍,这是毫无疑问的。

眼下的李世民虽然被称为天可汗,但是在很多事情上还是非常憋屈的。

比如说他不得不去和亲,去稳住突厥人,去向国内的世家大族们妥协。

但如果某一天大堂的粮食也能够亩产三千斤,那么唐朝的铁骑会顺着他的意志,踏平任何一个敢反对他的势力!

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是特别的惊讶,他仔仔细细思考了一番,然后满脸严肃的开口道:"陛下,大唐没有这样的人才可以让粮食亩产翻倍,但是我们未必不能从中借鉴一二!"

"辅机所言甚是,大唐虽然暂时无法实现如此高的粮食产量,但我们可以模仿一二,努力探索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李世民点了点头,目光深邃。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陛下,我们可以召集天下有识之士,共同探讨农业发展的良策,集思广益,或许能找到提升粮食产量的途径。"

"另外,我们也可以尝试引入新的农作物品种,看看是否能有所突破。"

"真觉得这个杂交水稻,重点应该在杂交上面!也许不同品种的高产水稻彼此互相杂交,没准就能够发现优良的稻种?"

"而且就算目前稻种不足,我们也可以派人去南方寻找。"

长孙无忌说完,李世民眼睛顿时一亮,点了点头:“嗯,这个思路很好。"

"朕会下令让各地官员积极寻找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并进行杂交实验。”

随后,李世民又对长孙无忌说:“辅机,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一定要尽快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朕希望早日看到大唐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长孙无忌领命:“臣遵旨!臣一定会全力以赴,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在长孙无忌的安排下,大唐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业革命。

全国各地的有识之士纷纷响应号召,献计献策。

同时,朝廷也派出了许多使者,前往南方寻找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在众人的努力下,大唐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新的农作物品种不断涌现,粮食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李世民看到如此景象,心中大喜。

他知道,大唐的繁荣昌盛,已经指日可待了。

……

评论区之中,这个时候也是赞誉不断。

【袁老最伟大的地方也许就在于他有济世救国之心怀,从青年至老年,他从来没有动摇过他的选择。

而如今我也常常敬佩于在当下能说出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一类言论的同龄人们。

或许会有人为此投来异样的眼光,但我仍希望这些拥有最为伟大的家国梦的青年人们,不论位于何处,所做何事,也要一直坚定自己的初心!】

【袁老这种人在远古时候就是神农,伏羲一个级别的了吧?

后世要建庙供奉的,想想一个人,一个团队解决了多少万人的吃饭问题,要是没有袁老我们国家现在会怎么样?细思恐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