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赵铁娘,赵小福(2 / 2)

1500斤粟米,24两银子,又要了2000个麻袋,3坛盐,10斤红糖。

结帐时,老板抹了个零头,总共收了28两银子。

店家送货时,宋月华顺车一起回去。

分给学堂300斤粟米,家中留200斤,剩下的1000斤粟米,2坛盐,10斤红糖全都送去东山大院。

到目前为止,还剩286两银子。

次日,铁匠不仅送来镰刀,锄头跟长枪,还硬塞了把斧头。

铁匠的两个女儿,一个5岁名叫赵小福,一个7岁名叫赵铁娘.

领着两孩子进了学堂,易夫子一个个过问后,才让谢瑜把人领去丁班。

赵铁匠对这两个闺女确实不错,才刚入学,就准备买黄纸,还是宋月华劝下,小娃子连笔都拿不动,暂时用不着这么好的。

最后每人,一个砚台,一刀毛纸,两支毛笔,一碇墨,一本书买的。

难得遇到这么豪气的家长,宋月华抹了40文,总共收13两银子。

赵家姐妹一进丁班,就兴奋地同竹青青打招呼。

谢瑜让三个小姐妹坐在一起,也提前说好,要是三人不认真学习,互相有所影响,到时候不止分开坐,还要分去别的班。

竹青青连忙道,“谢夫子放心,我一定认真学习。”

谢瑜不信,但她会盯着。

丁班总共16个人,今年新入学的一共是7个,谢瑜同易夫子商量着分一下班,一方面是考虑进度,另一方面是想把调皮的学生分开。

分的班级一多,两个人的时间也被分拆开来,分得太碎讲课的进度也会低很多。

宋月华知道后,拿着名单分别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业进度后道,“把该升班的升了,今年新来的学生,跟去年剩下的学生分成两个班,让张如山每天来分担一节课,温故知新,对他没有坏处。”

“那趁这次,把若初跟小草升到丙班,”谢瑜犹豫道,“但是,如山是有意考功名的,会不会耽误他……”

宋月华笑道,“我知道,他现在就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之前宋月华从张家回来的路上碰到张如山,那时他正在往家里走,手上捧着一本书,看得入神。

结果,直接走到烂泥地里去了。

把人拉上来后,宋月华笑道,“用功是好,也不耽误走路的功夫,要是掉进粪坑里面,我可不会拉你。”

张如山把书塞进怀里,脱下脚上的鞋子道,“粪炕是不可能的,这已经是最坏的情况了。”

宋月华蹲下身,瞧着他眼底的乌青,询问道,“你晚上几点睡?”

张如山想了下道,“大约是丑时吧。”

“磨刀不误砍柴功,知道吗?”宋月华道,“人也是会熬坏的。”

张如山愣了一下,认真道,“我希望可以尽快下场。”

“可是唐婶与二牛叔……”宋月华道。

张如山站起身,摇了摇头道,“与爹娘无关,是我自己……急需证明点什么……”

无论是易夫子,还是谢安,对张如山的评价都是极高的,没想到,他竟给自己这么大的压力。

这次丁班分班,刚好可以让张如山松一松。

弦崩得太紧会断,人崩得太久会溃。

谢瑜点了点头道,“那我去同易夫子,还有张如山商量一下课表。”

张如山这人看上去漫不经心的,内里压力大,正好趁着丁班重新分班,分散一下他的心神也不是什么坏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