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抵近平津,封锁出关路线(1 / 2)

关外还是寒风呼啸,因为燕山的存在,遮挡了不少寒流。

从热河到冀北,温度上升了一个级别。

到了中午时分,穿着棉袄已经开始暖洋洋的了。

王涛接到了最新的作战任务,在冀北、冀东地带,最重要的莫过于平津两座城市。

以及北部的唐、秦两座地方城市,一个沿海,有港口海运的方便。一个煤炭、铁矿资源丰富,能够产出钢铁。

鬼子留守了联队级兵力,驻守在城市的要害位置,严格把控物资。

但也仅限于此了,无力对城外、乡镇、农村进行扫荡作战。

44年还算艰苦,到了45年,已经没有多余的物资供应了。后勤网络到处漏风,就连北平城内的鬼子,也难免饿肚子。

不仅仅体现在粮食供应上,从小鬼子的衣食住行上都有变化。

牛肉罐头变成牛杂罐头,到现在基本变成了牛血罐头,难吃的很。扔了喂狗,狗可能都要考虑考虑。

实在没得选择的才会低下头舔两口。

简单的水壶,之前是铝制水壶,缴获之后八路战士清洗了就能接着用。

坚固又耐用,上山下坡随便跑。

可最近从小鬼子身上缴获的水壶,竟然是瓷质的,别说上山下坡了,一不小心磕碰了,都可能撞破了。

第五纵队之所以发展的快,其一是绥热察军区出身,装备好,火力强。

再一点也真的是因为小鬼子不行了。

华北地区的治安部队堪称拉胯,年龄大多集中在14-16未成年的小矮子,或者45-50岁退役的兵。

重新征召上来,堵在炮楼里,混吃等死。

这样的兵根本无力阻拦主力部队,连吃饭都是问题,愿意拿出重机枪换猪肉饺子。

汉奸、伪军之流,恨不得跟小鬼子立马划清关系。

以前是太君太君的叫,现在直接称呼小鬼子。

不少鬼子吃不起饭了,专门找维持会,去人家家里蹭吃蹭喝。

一开始还给鬼子供应,到后来实在供应不起了,也只能拿棍棒招呼。

不可一世的畜生们,为了一口饭,再也不提天皇万岁了。

王涛提前安排了精通日语的人进入北平、天津,小鬼子快不行了,看能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手段,用粮食换出他们抓捕的爱国人士,以及爱国的商贾。

穆晚秋在积极运作,这人表面上是穆连成的侄女,负责接管一些家族的买卖跟生意。

暗中已经加入了绥热察军区,帮忙运作药品、禁运物资等等。

借着穆连成这层关系,很容易出入鬼子封锁的哨卡。

沿途的布防情况,兵力、武器、人员等等,早已经记得滚瓜烂熟,这都不该算情报了。

明眼人一目了然的事情。

第五纵队正在积极动作,准备将鬼子沿途的哨卡全部解决。

安排机动的突进兵力,投入骑兵团、侦察连、游击队等兵力,先把鬼子的马腿子给拔了。

兵力调动的非常隐秘,又有潜伏人员配合做情报。

在入夜时分行动,逼近各个哨卡据点。

晚上11点左右,爆发了短促的战斗,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手持冲锋枪、轻机枪的八路战士,轻易的推翻了鬼子的哨卡人员。

好几个鬼子一听是八路军,竟然学会了伪军似的,举手投降。

只因为听说八路军优待俘虏,还给吃饱饭。

这年头没啥追求,能吃饱饭就不错。

短短一夜之间,城外的多个哨卡被清扫,鬼子安排的士兵、伪军全被收拾干净。

等到了早上一看,全都是八路的队伍了。

啥意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