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回城(2 / 2)

盛世文娱 炎炎炎啊 3274 字 1个月前

几天后,大队长接到了一封信,然后小山村里的乡亲和知青就再也没有看到过穆青兄妹和杨柳。

听说穆青到大城市投奔有钱的亲戚去了,杨柳回城进了纺织厂,当了光荣的纺织工人。

知道真相的也就穆老力和姚家大嫂,他们俩每隔几个月就会收到外面给他们费来的一些钱。

十月份的某一天,羊城某出租屋内,穆青为杨柳新添置的红星收音机按时地被人调到了中央广播电台,滋滋的电流声从喇叭里传了出来,穆青调整了一下收音机的天线。

“一九七七年八月四日至八日,北平市召开科学教育工作谈会。”会上提出大学的招生工作是培养人才的第一个重要环节。”

观点指出,十六字方针必须推倒,恢复统一高考从今年开始。

收音机里忠实地传播着主持人流利的普通话:“谈话提及,是否符合高考报名政审条件,领导表示,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的平等,就首先要实现知识面前的平等,教育权利的平等。”

“教育平等,我听得对吗?”杨柳很快问道:“它还说了什么,我听不太清了。”

穆青也为妻子高兴:“想上大学?那咱就上大学,你就在家安心备考,家里的用度你不用担心,你和傻丫的上学费用更不用担心,等孩子生下来,你就安心去上大学。要努力了,不要到时考不上再哭鼻子,呵呵……”

十一月,从穆老力转来的家书也传来了好消息,消息有点延迟,每次杨柳和父母通信都要从河子屯穆老力那重新转寄。被打倒的臭老九父亲恢复了工作。她父亲杨明松被中山大学聘为助教。

一晃77年的春节快要到了,杨柳挺着大肚子,站在羊城最繁华的人民南路一处两层小楼门前,一个烫着鸡窝头、穿着喇叭裤的青年人提着一大包东西从马路对面跑过来。

“是大嫂吧,青哥前几日送给我们兄弟的绿豆糕肯定是嫂子做的,我一看见你就知道……。

他哪有这种手艺,嘿嘿,大嫂真漂亮,只有青哥那样的人物才配得上你这样的。

嫂子可真有本事,能支唤得动我青哥,心甘情愿让我帮你卖东西。

看来我以后就跟嫂子混了,我们都听青哥的,可青哥听你的,香港过来的那些瘪三是怎么说的,哦,对了,这叫走夫人路线。”

杨柳看着这个留着一头搞笑发型的年轻人,被这个家伙逗得咯咯笑。

她有点诧异,这个青年提起穆青的时候,总是一口一个的青哥,口吻是又自然又尊敬,并不像河子屯里的村民们,提起他就一脸鄙薄。

青年嘿嘿地搔着脑袋说:“其实,我叫梁铁柱,你叫我铁柱就好。”

梁铁柱以前是羊城游手好闲的混混,欠了一屁股债,家里一堆烂包的光景还不如以前在山村的穆家。

几个月前他被一帮混混群殴,差点被打死,结果被穆救了一命。穆就跟从天而降一般,赤手空拳把欺负铁柱的人全都揍趴在地,揍得那帮混混痛哭流涕,跪地求饶。

铁柱的内心受到了震撼,感激得只顾着抱着人的大腿嗷嗷地大哭。

男人的友谊就是靠打架打出来的,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那天被揍得落花流水的地痞无赖,包括他这个弱鸡,从此就把穆认作大哥了。

“青哥怎么让你送东西,他人呢?”

梁铁柱道:“青哥要年后元宵节才能回来,这次生意有点远,十几个兄弟和青哥带着一批电子表和计算器进了北平城,北面管理的严,货不容易出,不过嫂子不用担心,具体事务都是兄弟们担着,我们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哥是有家属的人,我们不会让哥出事,哥说这次成了,小侄子的奶粉钱就不用担心了,有可能把这栋小楼盘下来,也让嫂子能有一个安稳的家不是。”

1978年5月4日青年节,杨柳诞下了一对双胞胎,起名穆云海、穆远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