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元旦晚会:诸葛亮骂王朗(2 / 2)

贞观年间,男女大防倒不怎么严重,因此女子可以出入公共场合。而且权势家庭子女也可以认字读书,只是看天幕中场景,显然是类似书院般的场景!

百姓家的女子也读书?读书能干嘛?难道女子也能科举?

李世民被自己的想法惊到了。

长安城,老百姓听不懂文绉绉的骂法,但是对于骂人还是很八卦的。因此央着先生翻译翻译,于是各种版本的骂战传出,传播甚广。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乐呵呵地笑着。

民间许多迂腐儒生反而怒斥天幕女子不守礼仪!

天幕中再次切换场景。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及一众大臣、金陵城百姓、九州生民皆闻之色变。

无他,天花之名实在太过于恐怖,自东汉始便宛若梦魇般横亘在所有人头上,至今未曾散去。

隋唐之际被称为“豌豆疮”,是指患病者全身长满豌豆般大小的脓疮,疼痛难忍,并且无药可治。

天花患者死亡率极高,人皆避之不及,即使侥幸不死也会在脸上留下疮痕,像麻子一样。

唐贞观年间,长安城百姓虽说此时还不知道天花到底对应哪种疫病,但听到天幕郑重其事的,也是认真起来。

唐贞观年间,太极殿前,有大臣听到相关症状疑惑道:“莫非是豌豆疮?”

“豌豆疮?”众皆哗然,闻者莫不胆寒!

“传尚药御奉及侍御医!”李世民不敢怠慢,下令传唤御医。

汉建安十五年,邺城。

曹操还在火气中。

荀彧荀攸这叔侄两对视一眼,又不约而同般望向贾诩贾文和。

用投石机将感染瘟疫的士兵尸体抛到敌人营中是贾诩的计谋,与天幕中的残暴途径不谋而合。

贾诩则老神在在,看不出有什么神色变化。

旁边的程昱此刻反而显出人性光辉来。

……

长沙郡,曾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此刻又是一怔,忙将天花、症状、牛痘接种方法记录下来。

除此之外,他还将传染方式也记录了下来,并且心中冒出了几个疑问:其他瘟疫是否也是通过接触传染的?同样的能不能通过接种的方法来预防感染?

……

南郡,刘备等人按下心绪,奋笔疾书,不过相对来说记录的没有张仲景般细致。

此前也曾派人去请张老神医,被婉拒后也就没了下文,此刻刘备心里也嘀咕,要不亲自拜访?

或者是出钱帮张神医开讲堂传授医术?

这么做的原因当然是天幕提及的,瘟疫曾被当做武器攻击敌人。

天幕中所说的一洲之地的印第安人被灭绝,由此引发了他的不安。

若如此,非得请神医坐镇荆州不可。

……

随着天幕的播放,张仲景也通过天幕中提及的举措,总结了许多经验,而这些宝贵的经验不知道会在将来什么时候拯救无数黎明百姓。

总的来说,后世是用“接种”的方式预防瘟疫。

对于已患病的患者,采用“隔离”的方式,隔离时间要够久。

对于患者接触过的物品采用“销毁”的方式处理,正好对应上了“天花通过接触传染”。

除了张仲景外,还有无数的医师、大夫、郎中也慎重记录着。

《穿越到未来怎么办?》

《进博物馆[狗头]》

《这历史任何时期,推行科学危及巫医神权都是很容易被干掉的。》

《如果你是魂穿还好,要是身体也一并穿越了,那你就是行走的生化武器》

《古代杀牛是要掉脑袋的》

“科学”庞士元与诸葛亮对视一眼,皆是不得其意。

“难道后世杀牛不犯法?”赵云疑惑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