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扩大版图(2 / 2)

既如此,那便将那边的权限给她便是了。

江一舟算是用十万斤玉米以及玉米小麦脱粒机,换得近两千亩面积的拥有权,以及开办作坊的便利权,再以及给这个地方父母官留下极好的印象,算是为她将云山事业拉上高速发展的轨道作下最重要的铺垫。

……贺济民来云山一趟,满载而归,今年的述职算是稳了。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赶着回去处理,那么多的种子,如何分配下去,必须做好规划才是。

还有江家主也给他表态,今后若是庄子上栽种出其他更好的优良作物,也会第一时间上报给他。

贺济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如此,不管那个江家主身上究竟有什么机缘什么秘密,又何必撕破这层和谐的外衣呢。

且说江一舟好不容易送走这个地方父母官,虽然这次玉米大丰收,没有多少真金白银落到自己口袋里,但是却让她的事业版图扩大数倍,也正式在官府层面露了脸。

除了荒地和作坊的特权外,江一舟最在乎的身份问题从官面上确定下来——江家主。

既然连官老爷都称呼江小姐为江家主,那么这些普通人自然也跟着一起称呼江家主。

于是乎,江一舟现走出去,上至六十七的老人,下到刚会说话的孩童,都叫她江家主。

江家主,嗯,她很喜欢这个称呼。

就在贺大人离开的第二天,官府就来了四个办事员,帮她把那片荒地确定下来,正式变成了江一舟的土地。

当然,如此一来,她需要在三年以内做出成效,三年后就需要缴纳粮税。

不管产量如何,都与其他地方持平:按照普通规则进行缴纳,而不是按照江一舟的改良粮食来衡量。

这些办事员亲自进行测量固定范围时,才知道实际上江家主已经在开始改良这里的土质了。

为了这片土地甚至从山另一边的沧浪河找到一个合适地方,挖开缺口,将河水引了过来,筑坝,利用水车将水引到山上,挖凿水塘,然后再利用引水渠将水源源不断流入这片干涸的盐碱地里。

盐碱地下雨的时候就涝,不下雨面上就干裂出一道道口子,加上盐碱超标,的确不适合作物生长。

所以江一舟第一步则是先把水源搞定。

从去年来到这个地方开始,她就一直致力于此。

原本云山下的那条小河沟是从山涧流出的山泉水,根本无法满足扩大了数倍的土地的灌溉。

所以那时她就决定必须有把更多水源引来,她的田庄才能真正立足于此。

然后玉翠带人终于找到了可行之法,把沧浪河的水引流到这里。

如今,那片荒芜之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浸泡,土质已经变软,再稍微晾一晾就可以在上面开凿沟渠。

沟渠不仅更方便今后的灌溉,还能更好的沥水,是这片盐碱地改造最重要的一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