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改变了命运(求追读)(2 / 2)

反正秦军能想到的,都浇铸了几把。

毕竟这种刀具的模型很容易制作,只要压制出大体形状,浇铸之后,不管表面多么粗糙,只要锤几下就行。

倒是磨刀比较麻烦,家里没电,也就没有电砂轮,更是没有磨光机、抛光机,所以很多工序就可以节省。

其实,做这么多刀具,主要是秦军想感谢一下楚玉。

毕竟他最近可没打到兔子,也没法让楚玉打打牙祭。

可就算这样,人家楚玉也没少帮着他处理皮子。

所以,这次既然帮着窑厂厨房做厨具,那顺手帮楚玉弄一套吃饭的家伙什也是好的。

他做的刀具可不简单,由于钢材好,硬度高,还具有一定的韧性。

这样做出来的道具,锋利无比。

如果真要说弱点,那就是需要经常磨刀。

这种刀具在后世,一般都能卖到七八百块一把,如果是名牌,那价格会飙升到两三千一把。

这就是工具钢的威力,好的工具钢,一般都是做刀片、刀具的。

只不过这些刀片、刀具,都是用在机床之上,用来切削金属的。

忙活了两三个小时,刀具什么的都弄好,几只大大小小的锅也摞在一边。

这时秦军拿出几个小件,又拿出一把锉刀,小心的修整起来。

之前造枪的时候,他就做过多根枪管,其他配件也做了不少。

就是零零散散的不成套,他就只能挑选好的,试着装配一把。

今天做出来,没想到就被二哥截胡。

现在既然没事,秦军就又做了几个小件,又凑齐了一把。

其实,除了枪膛、枪管,其他配件都很容易做。

气步枪的枪膛承压,需要密封性好,这样精度要求就高。

秦军手艺可以,精度依靠一双手来掌握就可以。

要不然,他先前做的那把气步枪,也不可能装配起来就能用。

现在对他来说,反而是枪管的膛线比较难处理,主要是做起来有点麻烦!

对于秦军来说,手工搓膛线也不是不行。

毕竟在明清时期,人家都没有工具,也不是手工制作出膛线了?

简单的膛线拉刀自制方法很多,秦军知道的就有好几种。

只不过,越是简单的方法,制作起来就越是麻烦。

比如单点钩削法,这种膛线制法是使用一个钩状削刀,在枪管内和膛径同大的内壁,边转边切,削出单条膛线来。

每切一次,就逐渐增加切削的深度,直到达到预计的阴膛线深度为止。

所以每条膛线可能得切削个20-30次,要切出多条膛线的话,可想见是多么费工费时的制程。

不过这种笨办法,现在一般人不用。

就算要用,也要用改良的方法,也就是多点拉削法。

这个制程是单点钩削法的改良,使用拉刀,边拉边转,一次同时把数条膛线切削出来。

早期制法要换拉刀拉削多次,每次拉刀都比前一次大一点,逐渐增加阴膛线深度。

其实现在个人拉膛线,一般都是用模头挤压法。

这是50年代,由阿美雷明顿公司工程师麦克.华克发明的膛线制法。

其方法是先将枪管钻一个比膛径稍小的洞,然后用一根上面有跟阴膛线对应突起的高硬度模头来制作。

其中经典就是来复线,其原理也很简单。

就是在枪膛内,切出螺旋状凹沟。

当弹头通过枪膛时,会因而产生旋转。

在膛外飞行时,形成陀螺仪式的稳定效果。

这样弹头可以飞得较远,弹道也比较稳定。

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力矩,会使子弹绕其质心前进的方向进动。

膛线的旋转角度,必须要根据弹头的重量、长度、以及速度来考虑。

膛线根据旋转的方向可分右旋、左旋(从射手方向看去),一般常用的条数有:4、5、6、8条。

所以常常可以在枪枝规格中看到,像是“6条/右旋”之类的规格。

而秦军后来掌握的方法就很接地气,因为那是出自造枪名村。

要是不知道,那么就可以了解一下巴铁的情况。

那么之后,就肯定能知道靠枪闻名全球的白沙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