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 41 章(2 / 2)

“肯定不是。”

“你怎么就知道不是呢?这长的多俊呐!”

“没穿绫罗绸缎。”

“人家梳的是姑娘发髻。”

……

水泄不通的人群眼看露微走进来,缓缓给她让开一条路,露微垂着头往里走,一直走进大堂里这才转身冲着百姓们福身行礼:“多谢各位让路。”

这一下子弄得不少百姓都有些脸红。

露微来到堂上目不斜视,略微提了一下裙子跪下:“奴婢露微拜见县令大人。我家主人正是被告。”

卫县令看着堂下跪着的露微,一身青色棉布衣裙干干净净十分利落:“你所为何来?”

露微不卑不亢:“回禀大人,我家主人得知有人状告她的消息顿觉五雷轰顶,当即就厥了过去,奴婢们好一通忙乱我家主人才慢慢转醒。主人醒来之后泪如雨下,不明白她一片善心,怎么落得这么个结果,故急慌慌打发奴婢来询问情况。”

卫县令长叹一声:“你起来回话吧。”

露微这才起身,规规矩矩站在堂下。

卫县令暗暗点头,勇毅侯府倒是有规矩的,看下人便知主人品性:“现已查明,这几人诬告侯府诬告你的主人,他们原是想将儿子扔到你家主人好心开办的育婴堂学些字,学成后他们再认回来,后又听说你们要将人送到甘州,便想将儿子要回,又想着原本的算盘落空,故此想要讹诈侯府,再拿些银钱弥补他们的损失。”

“损失”二字卫县令咬得格外重,还冷冷的瞥了一眼那几户人家。

露微惊喜的抬起头:“这么说来还我家主人清白了?”

卫县令:“正是,贵府主人心善,她受委屈了。”

“多谢大人明察秋毫还我家主人清白。”露微当即跪下拜谢,王忠也跟着称谢。

“你们快起来吧。”对露微和王忠和颜悦色,卫县令看向那几乎人家的时候,换上了冷厉:“尔等欺瞒官府诬告侯府,每人仗责十下,以儆效尤。”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我们知道错了知道错了。”

“大人饶命啊,我就是一时贪心,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大人饶命啊……”

衙门的十棍子可不是闹着玩的,绝对能打得你皮开肉绽。

围观的百姓纷纷叫好,还全嚷嚷着一定要打狠一点。

这边刑仗完毕,露微赶紧抓住县令退堂前的一刻重新跪下:“启禀大人,奴婢亦想要告状。”

本想喊退堂的卫县令……

卫县令:“你有何冤屈?想要状告何人?”

露微:“大人容禀,奴婢想要状告这五户讹诈的人家。共有两件事,第一件他们把孩子扔到我们育婴堂,一扔就是两个多月,这其中的吃食花费奴婢想要追讨。”

围观的百姓原本都想要散去了,没想到露微这一跪,顿时留下脚步听露微说什么。

露微这一开口,围观的人瞬间分成两派,百姓赚钱不易,把自家的钱看得比天大,同样他们认为别家的钱也比天大,认为追讨有理。

不少围观的读书人蹙眉,觉得露微有些咄咄逼人,不过几两银子罢了,侯府还差这点儿?想是这么想,说倒是没人敢说,实在是露微的诉求属于合情合理。

卫县令点点头:“诉求合理,你先起来回话。”

露微谢过后看向王庄头:“王庄头,麻烦你算一下这几个孩子在我育婴堂的花销。”

“是,大人,诸位。”王庄头立刻一笔一笔的开始算:“我家主人请了教字的先生,每月八两银子,一共有十六个孩子跟着学习,这样约等于每人每月半两银子,两个月每人一两。”

“读书认字自然少不了笔墨,由于他们都是初学,为免过于浪费我们买的笔墨纸砚都是最便宜的,两个月每人消费大概是二两多银子,姑且算二两银子,这些庄子里都有清晰账目,随时可以查阅。”

“我家主人说幼童处于长身体的时候,这时候如果吃不饱,长大之后那身体就亏虚的厉害,补都补不回来,故此育婴堂是一日餐且顿顿有荤腥,春节期间更是有额外加餐。

“又因为今年天寒,每人用棉布做了两身厚厚的棉衣,现在开春每人又新裁了两件春装。”王庄头长叹一声:“被抛弃的孤儿们一无所有,全都得重新置办。吃喝加衣服等也算二两银子吧,这些庄子上也有账目随时可查。”

卫县令点点头:“这么说来这几个小童每人花费大约五两银子。”

王庄头:“回大人,是。”

卫县令:“你们几个可听清楚了?每家五两银子还给侯府,服是不服?”

刚刚被打了棍子,哪怕这五两银子好像要他们的命一样,他们这会儿也不敢说不服,全都表示愿意拿银子。

“多谢大人。”露微话锋一转:“这第二件事便是要向那几家人追讨精神损失费。”

“精神损失费?”这是个新鲜的词汇,卫县令过去没听过,但这不妨碍他理解其含义。

露微:“大人,我家主人一贯心善待人以诚,从未想过竟遭如此横祸,耗损她多少精神?刚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我家主人立刻就厥过去了,会不会留下什么毛病还未可知,这好事做得真是伤心又伤身。”

卫县令顿时有些纠结,露微说的有道理吗?有的,代入一下侯府那位二奶奶,卫县令只觉得脑门子突突的,恨不得揍死这几家人,我这边费心费力花着银子做好事,你那边还讹我?泥人还有分土性呢,你们这种人真是打死都不可惜。

可是大易朝律令中也没有这个精神损失费啊,他不是意气用事的书生,随心所欲就可以了,他堂堂朝廷命官,一县父母官,他必须公平公正奉守大易朝的律令。

卫县令这边碍于自己是朝廷命官左右为难的时候,随心所欲的书生开了口:“精神损失费?我们大易律令中没有这一说。”

露微转身看向说话人所站之处:“这位爷说的是,我们大易朝律令确实没有精神损失费一说,但是大易朝杂律第二百五十八项第五条也曾明文规定,苦主若有诉求可酌情判之。”

万万没想到一个下人竟然能对朝廷法令张口就来,别说说话的书生,就是正在纠结的卫县令都高看露微一眼,心中对侯府的评价瞬间也上了一个档次。

卫县令:“姑娘说的有道理,大易朝律令却有此规定,既然要精神损失费,姑娘准备要多少呢?”

露微一笑:“既然他们当初想省下银子,让我们育婴堂养他们的孩子,两个月花了五两银子,就按照这个来吧,每家每户再赔我们五两银子。”

说话的书生没吭声了,这个赔偿在他心里不过份,原本他以为露微要狮子大开口呢,结果一家才五两银子,这个价格十分厚道。

书生觉得不过份,那五户人家顿时嚎上了,便宜没占到不说还被打了一顿,搞不好十天半月都很难下床,还要五两银子赔给侯府。

听说都有账目他们不敢说什么,这一次他们可听得清清楚楚,大易朝没有这个什么损失费,他们绝对不能给,五两银子够一家子两个月的嚼用呢。

“大人,我们知错了我们没钱了。”

“这位姑娘您就醒醒好吧,是我们不对,这打也打了罚也罚了,您就给我们一条活路吧。”有两名心思活路的妇人冲到露微身边,抓着她的裙摆苦苦哀求。

“大人,我家真的没钱了。”

……

“知错了?”露微冷笑一声:“真的知错了直接把孩子带走也就是了,竟然还反污蔑我家主人,你们分明就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今日不给你们一个终身难忘的教训,以后你们定然还犯。”

“姑娘,我们这次真的知道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一名妇人不停的磕头,很快她的发髻就散了,刚又挨了打脸色本就惨白,与穿着精细棉布衣着整洁又面罩寒霜的露微一对比,竟是显得露微咄咄逼人。

围观的人就有忍不住的说:“他们已经知错了,姑娘就醒醒好吧!”

“醒醒好?”露微当即满脸讽刺:“今儿我给她醒醒好,明儿她再污蔑我们侯府,又是拐卖人口又是仗势欺人的,谁来给我醒醒好,给我家主人醒醒好?”

卫县令看着露微:“露微,本官看你并非真心想要精神损失费,是想出气么?”

露微:“大人明察秋毫,奴婢确实不是想要精神损失费,不过奴婢也不是想出气,若是想出气,大人判他们仗刑的时候,奴婢大可以不服判决请大人严惩。”

“奴婢之所以一定要钱,只因为想给这几户人家一个痛彻心扉的刻骨教训,让他们知道占便宜不可取,无赖更不可行。”

“姑娘姑娘,我们知道错了我们知道错了。”

“是啊是啊,姑娘,我们真的知道错了。”

围观的一名书生道:“他们已经受到了惩罚。”

露微:“受到了惩罚?打他们棍子不过是诬告侯府的惩罚,占便宜甚至想借机讹诈可没受到惩罚。”

“姑娘,我们真的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大人,您再打我们几棍子好了,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了。”

卫县令看向露微。

露微摇摇头:“奴婢只要银子做赔偿。”

“你们侯府又不差那点钱。”

“你家主人能养那么多孤儿,还差那点儿银子?”

“对啊对啊。”

“你干嘛非得要钱?”

露微看向围观的众人:“我家主人确实不差那点钱,我坚持要钱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让他们记一辈子就只能要钱。”

“俗语说的好,打蛇打七寸,他们扔孩子是为了省钱,他们诬告我家主人是为了讹诈钱财,也是为了钱,可见银子在他们心中何其重要,堪比心头肉的存在。

“只有挖他们一刀心头肉,他们才能彻底记住这个教训。也能以儆效尤肃一肃这不正之风。”

……

堂内堂外一片静默,不少人看着露微的眼神都不对了,看这姑娘长的好,人一开始也温温柔柔的,怎么、怎么这会儿瞧着有点儿泼?

“姑娘你这未必小题大做了,他们几户人家不过就是一时贪念,如今挨了板子想必已经知错了。”

露微打量一眼说话的人:“这位老爷头戴儒巾身穿圆领青袍,想必也是位读书人,难道说忘了四史之一《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的一句话不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便是乡野之中也有俚俗语,小时偷针大时偷金,今日不能灭一灭他们这种无赖讹诈之风,他日岂不是人人效仿?”

这书生火气顿时上来了:“怎么会人人效仿?你这分明就是诡辩,这种事情一查便知。”

露微:“一查就知?那奴婢问老爷,在偏僻之所一名老丈摔倒,您看到之后您是扶还是不扶?”

“自然要搀扶而起。”

露微:“那老丈反咬一口就是老爷撞了他,他才会摔到,必要您赔偿,您又如何解释?”

“这、这、这……”那名读书人面红耳赤又气又急。

露微:“他甚至还可以说,不是你撞我的你干嘛要来扶我?你说你善心,证据呢?还是说老爷准备剖心明志?”

书生瞠目结舌,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露微怼完了书生再次跪下:“大人,若是不能肃清这股奸狡不正之风,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之下,那才真是无赖心喜好人寒心呐。”

堂内堂外所有人目瞪口呆。

好一会儿卫县令回神颔首:“民风淳朴方能路不拾遗国强民富,这几户人家虽是小恶却也委实另善人寒心,长此以往为求自保谁又敢行好事?”

卫县令当堂宣判:“每家每户赔偿侯府五两精神损失费。”

“大人,我们不敢了,真的不敢了。”

“大人……

卫县令一拍惊堂木:“不得咆哮公堂。”

露微叩头:“谢大人。”说完站起身从衣袖的口袋中拿出两锭银子高举过头顶:“大人,这里有五十两银子。”

围观的百姓一愣,难道说这是给大人“偏帮”侯府的谢礼?

卫县令倒是稳稳的,从没有人光天化日下行贿:“这是何意?”

露微:“大人,听闻这几日风沙颇大,槐花胡同那一片儿有些年久失修的民宅窗瓦俱碎,不少百姓无钱修葺,这五十两银子,再加上这几户人家统共赔我家主人的五十两,充作他们修葺房屋之用吧。”

卫县令点点头,看了一眼主簿:“登记了,派人去修缮那里时所有花费一笔一笔写上,张贴在府衙外,诸位乡亲也能共同做个见证。”

“是,大人。”

卫县令看着露微十分满意:“你家主人良善,希望此事不会对她造成影响。”

露微:“大人请放心,我家主人常说,祖宗余德我们才能得沐皇恩,为朝廷效命为圣上尽忠本就是份内之事。圣上爱民如子天下皆知,她虽是深闺妇人也愿意尽一切所能为圣上分忧。”

高!实在是高!卫县令对露微是刮目相看。今天这事儿轰动到满京城皆知,最快今晚最慢明日圣上必然知晓,这一番话想必圣上也定然能听到。而这番话又有谁不爱听呢?

“退堂。”

“恭送大人。”

县令离开,露微又冲着几位作证的户书和主簿行了一礼,等这些人都离开她才迈步往出走,临走冷冷的瞥一眼那几户人家:“你们的银子我拿去做好事,也算给你们积德了。”

看马车在近处等着又对王庄头道:“父母有罪婴儿无辜,何况育婴堂的孩子,不要让庄子上的人因为这件事牵连他们,认为他们让主人不虞。”

王庄头:“姑娘放心,我会调停好的。”

露微点点头这才上车离开。

卫县令想的不错,根本不用等到晚上皇帝就知道了这件事,确切的说,这边有人状告侯府拐卖人口,那边皇帝就知道了有这么回事。

今天算是个小朝会,小朝会指的是,皇帝同四位阁老六部尚书一同商议最近两日出现的棘手问题,今天工部尚书不在,他是本次会试的主考官,没放榜他还在批卷。

往日商议事情一个搞不好就是一整天,今天却是格外的顺利,几件事很快商议完毕,皇帝一看时间:“传膳吧,诸位爱卿也留下一并吃了。”

“谢陛下。”

等着饭菜端上来这么个功夫,皇帝想起了早晨听到的事儿:“勇毅侯府那件事怎么样了?”

身边的大太监林楚立刻道:“回禀陛下,刚外面人传话说已经审清了,是几个刁民不但不想养自己的儿子,还想讹诈侯府一番。”

皇帝:“嗯?不想养?怎么讹诈?”

“说来好笑。”林楚当即就把公堂上发生的一切,活灵活现的学给皇帝听,林楚觉得陛下听了肯定高兴,瞧,那嘴角翘上去就再没下来。

皇帝满心高兴:“难为她一个深闺妇人还有这般见识,好一个要肃一肃这不正之风,刁民委实可恶。”

户部尚书冉鹏飞最有发言权:“有几个府县年年收不上来税收,最开始我还以为那里土地贫瘠百姓生活不易,后来还是那些县令知府告诉我不是土地贫瘠,是那里懒散之风盛行,有些人宁可卖儿卖女就是不肯好好种地。简直可恶至极。”

首辅乔万鸣也道:“岂止,有些地方的男子会让妻子出来故意勾搭过往行人,然后他带着一帮兄弟去“捉奸”,简直令人发指。”

皇帝摇了摇头:“所以这勇毅侯府能看到这一点属实难能可贵,尤其还是一介深闺妇人。林楚。”

“奴才在。”

皇帝:“命太医院洪太医去勇毅侯府。你再告诉她,她的所作所为天下人都看得到,公道自在人心,莫要伤心委屈。”

“遵旨。”

皇帝吩咐完,这边正好摆饭。

林楚立刻吩咐下面的人去办。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