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秘密建储(1 / 2)

这日,康熙心血来潮,去了咸安宫看望太子。

父子俩沉默地对视了许久,谁也不出声,仿佛还在无形地较着劲,心里头都憋着那一股气。

最终,还是康熙长叹一声,念叨,“胤礽,朕没有想到,你我父子居然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朕原本以为,只要悉心培养你,将来有朝一日,你会继承朕的大业。”

胤礽苦笑,低着头,“儿臣现在这样挺好的,平静的生活,没有人打扰,安安稳稳的,不用再战战兢兢了。卸下太子这个重任,儿臣轻松许多。”

康熙看着胤礽神色平和,整个人气质也变得随遇而安了,不像从前那般总是愁眉苦脸,眉宇间总有一股戾气。

“胤礽,朕没有想到我们会走到兵刃相见的地步,你竟然逼宫造反,犯了朕的忌讳,朕又岂能轻饶你?

如今,老大已经被朕拘禁在府,他私底下行镇魇之术,诅咒于你,胆大妄为,被朕革了爵位。”

说着,康熙脸色颇有些难看,“你和老大是朕最疼爱的两个孩子,可如今,也是你们让朕失望极了。痛心极了。”

胤礽嘴角微挑,直白地说道,“皇阿玛,也许,这便是最好的结局。我和大哥从小得到您太多的偏爱,谁也不服谁,非要争个输赢。如今这样也好,我们两个谁也没有赢。”

闻言,康熙心里说不出什么感受,罢了,罢了,就这样吧!

这时,胤礽眼神直直地看着他,询问道,“皇阿玛,儿臣想问一下您,现在儿臣已经被废了,您准备立谁为太子了?”

见康熙久久不回答,胤礽也不恼,自问自答,“儿臣以为,众位皇子阿哥当中,论本事,能够被儿臣看的上眼便是老四和老八。

不过老四做事太严苛,性子急躁,吹毛求疵。倒是老八手段圆滑,八面玲珑,善于应变。可惜老八自个心里没有那个想法,可惜啊!”

知子莫若父,康熙眼神微眯,“胤礽,你到底想要说什么?”

“儿臣想说,老八是帝王之才,他的儿子弘晏也是一众皇孙当中的佼佼者,聪慧伶俐。

若是皇阿玛不像再发生儿臣这样的悲剧,可以立一位年幼的阿哥或者皇太孙,这样您照样还能执掌江山,挥斥方遒。”

“胡闹!”康熙怒吼一声,“你待在咸安宫,静思己过,其他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了。”

说完,康熙拂袖而去。

然而,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胤礽突然诡异地哈哈大笑,说了句,“皇阿玛,小心德妃啊!”

什么意思?

康熙不明白,可当他回头疑惑地看着胤礽,胤礽却淡笑不语,这让康熙心里头愈发疑惑不解了。

德妃?

德妃怎么了?

康熙越想越不明白,在他心中,德妃一直是那个善解人意的柔弱妃子,家世低微,只能靠着他才能在后宫生存下去。

而且德妃一向温温柔柔的,对他是尊敬有加,对孩子们也是极其贴心地照料着。

为什么胤礽要提及德妃呢?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康熙让人仔细地查一查德妃,尤其是让人盯着永和宫的一举一动。

乾清宫早朝,一众皇子阿哥和满朝文武大臣都聚集在此,商讨国事。

这时,突然有一礼部侍郎走上前来,进言道,“皇上,国本不立,则江山难安,社稷难稳。臣恳求皇上选举贤能,早日立储。”

“臣恳求皇上选举贤能,早日立储。”大臣们异口同声地说道。

康熙大笑,“好,好,众爱卿说的有理。既然如此,你们便从皇子阿哥当中举荐一人,呈上匿名奏折,朕定会细细思量。”

“是!”

康熙的三言两语,可是激起一片浪花。

底下的胤祉都要按耐不住了,现在老大和胤礽都倒了,他便是皇阿玛名正言顺的最年长的皇子。

储君之位,他势在必得。

这般想着,胤祉私底下给朝中大臣送了许多重礼,多加拉拢,予以重诺。

不单单是胤祉,便连一向沉稳的胤禛这会子都有自己的心思,回到府里和门人商量许久,才勉强压抑住想法,而是转而让亲信都投了胤禩的名字。

至于胤禩,他正在府里和娴玉逗逗孩子,吃喝玩乐,根本没有想过要去做什么。

“娴玉,你说,皇阿玛会不会真的听从大臣们的意见选定储君呢?”

娴玉摇摇头,跟他说了说历史,“如若我猜的没错的话,皇阿玛应该只是试探罢了,他可没表态一定会从大臣举荐的人当中选定太子。”

“确实如此。”胤禩回想了早朝上皇阿玛的神情,点头应道。

“罢了。”胤禩笑笑,将娴玉揽在怀里,“这些事情都与我们无关,我可没有想过那个位置,谁想要谁就拿去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