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章 圣女的拒绝(1 / 2)

艾琳满腹怒火,却不知怎么发泄。

她的确没有获得教宗的谕令,她唯一的凭仗就是伊加红衣主教言辞恳切的亲笔信。

伊加也无权命令罗兰,只能劝说。

伊加和艾琳都是文德帝国人,克莉丝汀也是。

事实上,光明神廷高层有不少来自文德帝国。

文德帝国单独抵挡普鲁登王国和弗拉基米尔帝国已经相当吃力,双线作战更是汗流浃背。

再加上落后的高阶议员一票否决制,让他们组织抵抗非常困难。

情况紧急,文德帝国只好向光明神廷求援。

平心而论,只要还有办法,他们都不愿意向光明神廷求救。

这帮贪得无厌的神棍会毫不犹豫的漫天要价。

借助神廷力量,就算打败入侵者,皇室也会损失巨大。

然而他们没得选。

就在国家危难的紧急关头,议会还在争吵不休,高阶议员还在因为个人利益甚至意气之争疯狂使用否决权。

幸好目前弗拉基米尔帝国只是发动试探性进攻。

等他们认真起来,文德帝国处境会更加艰难。

情急之下,帝国皇帝只能跳过议会直接向神廷求助。

这才有了艾琳向克莉丝汀请求支援的一幕。

然而艾琳似乎忘了一点,这里虽然有规模庞大的数万神殿武士,有不少精锐战士,有高阶圣堂,但与她无关。

高阶圣堂和精锐战士是拉拢罗兰时配属给他的部队,只是由克莉丝汀代管。

大规模扩充的神殿武士也是罗兰出钱,克莉丝汀出力建设的,并没有拿神廷的资源。

无论情理还是法理,艾琳都无权调兵。

除非她拿着教宗的正式谕令,法理上才有依据,但也只是法理。

教宗不是傻子,绝不会下达注定不会被执行的谕令。

这只是艾琳的一厢情愿。

就连伊加的亲笔信也透露着一丝无奈。

这种简单道理,艾琳当然懂,她只是寄希望于克莉丝汀对祖国的感情超过一切。

文德帝国正面临危亡,每一个文德子民都有义务拿起武器反抗侵略。

这是艾琳的逻辑。

但克莉丝汀并不认可。

在她看来,她是女神在人间的仆人,她不属于任何世俗国家。

信仰虔诚,忠于神廷,这才是圣女该做的事情。

文德帝国如果扛不住,那就意味着新世界没有她的旧船票,就该退出历史舞台。

逆历史潮流,无异于螳臂当车。

伊加的亲笔信写的非常诚恳,从文德帝国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开始讲起,直到弗拉基米尔帝国赤裸裸的侵略性,最后委婉的提醒罗兰,嘴唇被割掉,牙齿也很难保持完好。

平心而论,这是一篇非常具有感染力的信件,罗兰十分感动,但还是硬着心肠拒绝了。

不是不认同,只是立场不同。

在罗兰看来,文德帝国灭亡不是好消息,但他们直接挡住弗拉基米尔帝国更糟糕。

弗拉基米尔帝国好歹离得远,补给线漫长,能调动的兵力有限。文德帝国和总督辖区直线距离不到五百公里,太近了。

他的态度和克莉丝汀差不多。

有能耐建立帝国,就得有本事守住基业。

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守,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逃,能逃则逃,不能逃则降,能降则降,不能降则死。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这么残酷。

只有在花海主场,他和希芙才有一丝获胜的机会,跑去客场和索菲娅正面交锋,那是找死。

罗兰的回信也很诚恳。

他用数据和表格对比各方的实力差距和战争潜力,同时还将弗拉基米尔帝国的补给隐患列出。

最终他得出结论,文德帝国应该坚持抵抗,如果抵抗不了就跑,带着有生力量流亡国外建立流亡政府。

想战胜弗拉基米尔帝国,必须在对方补给线最难接上的远方。

比如瓦尔城邦,甚至金鸢共和国。

只要打赢,文德帝国就有复国机会。

在亲笔信的末尾,罗兰思索再三,还是提醒伊加,一定要小心来自蒂罗尔王国的背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