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仁慈过头了就是错(2 / 2)

赵长歌点点头:“朱佑樘对于臣子十分的体贴,从来不会处罚大臣,朝中官员若是回家晚了,他还会安排侍卫执灯送行。他为了记住朝中四品以上官员的名字,还把名单贴在了文华殿的墙壁上,以便自己熟悉。有一次因为夜间皇宫走火,次日朱佑樘无法上早朝,他还特地派人去跟臣子们请假,并且说明自己请假的原因。”

“胡闹!”朱元璋原本对朱佑樘还是很满意的,他自己心狠,但是他也很清楚因为自己是开国之君,若是不能在一开始就树立规矩,那么再强大的王朝都毁容倒塌。而后面的君王若是都学他这么心狠手辣,也会引起大家的反抗,所以怀柔也不失为一种手段。

仁慈的君王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仁慈过头了,这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朱元璋黑着脸看着朱佑樘:“你想当仁君咱支持你,可是你要清楚,你是大明的皇帝,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一味的怀柔只会让臣子丧失了对君主的畏惧。你甚至还要向臣子请假,你至大明皇帝的威严何处啊?”

朱佑樘有些畏惧的看了看朱元璋,小声的解释道:“朕若是不跟他们说一声,岂不是让那些臣子白白的等候。”

“就算等候又如何,你是皇帝啊!”朱元璋气的站起来走了几步,然后用手指着朱佑樘:“难怪你的身后名会这么好,你这样的皇帝哪有臣子不喜欢啊,恐怕你在位的时候这帮臣子的日子过的你比这个皇帝都要舒坦了,朕要是没猜错的话,你驾崩的时候恐怕这些臣子都哭的比自家的爹娘去世都要凄惨。”

赵长歌对着朱元璋竖起了大拇指,他还真没猜错,朱佑樘驾崩的时候,的确有很多臣子哭的稀里哗啦的。

朱元璋给了赵长歌一个白眼:“他们哭可不是因为敬重你,而是觉得你这样一个对他们百依百顺的皇帝走了,在下一个皇帝手中做事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呵呵,难怪他们要这么吹捧你啊,他们就是希望以你为例子,让你后面的皇帝都学习你啊。真是好手段啊。”

朱元璋气的脸色如同锅底,朱佑樘虽然低着头,可是他并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只能说性格使然吧,朱佑樘勤勉是真,想要大明蒸蒸日上的心也是真的,但是他这样的性格做皇帝,若是臣子都是贤臣良将,那么必然能够打造出一个辉煌盛世,可若是臣子有异心,那么他这个皇帝会很轻易的被架空。

“好了老朱,你也别生气了,虽然朱佑樘的性格软弱了点,可是他的心是好的。”赵长歌安抚道。

朱元璋气的深吸了几口气:“长歌你老实告诉朕,弘治一朝那些文官的势力是不是已经可以影响皇权了?”

赵长歌想了想回道:“从组建内阁之初,阁老并无实权,可从弘治朝开始,内阁就开始逐步的掌控实权,到了后期,首辅已经默认成为了百官之首。其实从正统一朝开始,文官势力就不断的在增强,成化年建立西厂也是为了增强皇权抵抗文官势力,不过效果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到了弘治年间,文官势力已经可以左右皇权了。当然这也是因为有数任皇帝不断的向文官妥协,造成了文官势力迅速膨胀,总之这虽然不是朱佑樘一个人的错,可是的确从弘治年间开始,文官的势力已经难以压制了。”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朱元璋气的一拍桌子:“帝王之道,在于平衡,你一味的仁慈,一味的妥协,只会导致手中的权利旁落,这权利一旦丢了,再想要找回来那可就难了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