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黄粱一梦(2 / 2)

随后在一起偶然的闲逛,碰到了一位自称铁臂膀的奇人,跟着她拜师学了半年的武艺。

经过多年的苦练,日复一日的打熬筋骨,武松的武功已经慢慢大成了,哪怕百八十人都近不了她的身。

她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可以依仗的实力,总算不会担心被人瞧不起了。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尽管她武功高强,但由于大宋文贵武贱,让她根本找不到中意的工作,想要报效朝廷成为一名帮大宋披荆斩棘的武将。

可是很快她发现,但凡好一点的工作都是世袭的,衙役的孩子当衙役,押司的孩子当押司,孔目,节级等职位,都是如此。

出身不好也不是不行,前提是你有能力参加科举,考上进士。

或者花钱捐官,买个都头之类的职位。

武松空有一身力气,却没钱没关系,腹中也没有多少笔墨,因此一直苦苦报国无门,要靠着别人的救济。

这已经够惨了,结果后面又因为在街上,看到姐姐被泼皮欺负,一时冲动之下没收住力气,把那人打昏迷了。

她误认为打死了人,只能连夜逃离家乡。

尽管很多人都梦想着仗剑走江湖,鲜衣怒马,快意恩仇,但事实上在江湖上闯荡,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

特别是对于武松来说。

出门在外无依无靠,无亲无故,身上又没有一点银两,这让她在外面可谓举步维艰。

好不容易听说沧州的柴大官人,专门收留各路英雄,无路可去的武松赶往沧州,投奔柴进。

本以为这是一场难得的双向奔赴,正如同刘备遇关张,英雄惜英雄。

可没想到柴大官人虽然喜欢救济各路英雄,但她骨子里跟大宋官员一个德行,根本看不起她们这些没读过几本书的武妇。

这让她在柴府的日子,过的也是相当艰难。

尤其在身患疟疾,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的时候,府中的下人连看她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她生活过的一直相当憋屈。

直到返回清河县的路上,遇到了潘金莲。

明明潘公子面容俊逸,举止间都带着一股从容不迫的风度,言语间充满了风趣跟温文尔雅的教养,比起柴大官人府里,那些大户出身的贵公子还要有惊艳。

可当她浑身衣衫褴褛,宛若难民般的模样出现在潘公子面前时,这个男人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嫌弃,反而很是热情的对她百般照顾。

仿佛灰白的世界里,忽然照进来一缕温暖的阳光。

这让多年来一直受尽白眼,很少得到尊重的武松,心里甚至感动。

在这之后,潘公子不但主动借给她银两,还为了帮她尽快回到家乡,亲手画了一幅马蹄铁的图纸,改善马蹄的情况。

这幅图纸不但让她回到了清河县,还因为帮朝廷解决了一大困扰的功劳,被知府大人器重,提拔她作为统领当地人马的武都头。

甚至,还要举荐她去京都参加武举,好博一个武状元的名额。

正是面前的这个男人改写了她的命运。

让她从一个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的武妇,变成了一个衣锦还乡的大英雄。

可以说,潘公子就是她心目中理想的白月光。

能够与这个男人席地而坐,捧茶赏月,是她感觉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如今白月光阴差阳错的嫁给她人,月老为二人系好的红绳断了,她已经注定无法挽回了,那不求长相厮守,只求在梦中与公子一夜夫妻,帮她了却心中最后一点遗憾就好。

这是她最后一次的冲动与任性了。

“哎,尽管我对此事非常的抵触,根本不愿意,但为了帮二娘驱除心病,解开心结,让我舍弃了这一身的名声,一步步迈入泥潭又有何妨。”

潘金莲轻轻抚摸武松白皙的面颊,神色认真道:“古有佛祖割肉喂鹰,今有我舍了这一具肉身,舍身饲虎,为你破除心中的魔障……”

说着整个人爬了上去,伸手解开了床榻上的帘帐,遮住了里面的光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