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没有晴天的皇帝(2 / 2)

那一件事 本是俗人 3290 字 4天前

“你那边准备的怎么了?”我对赵金河说道。

见我这个态度,赵金河一屁股坐在了我身边的椅子上,声响较大,表达着心中的不满。

“准备地差不多了,随时都能走。”

“其余的东西呢?”

“正在采买中。”

我看了看四周,问道:“我回来这么久了,其他人呢?”

“逛街去了。”

“看来孙嫦雪早就猜到了事情的结果,索性出去放松,放松。”

想到这里,我决定去见一个人,“金河,去吗?”

“去呢?”

我很认真地说出一句话:“见美女……”

……

三天后,崇祯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码头。

“王公公,码头风大,就送到这吧。”我对王承恩说道。

“你要的东西,皇爷给你准备好了,一路小心。”

“替草民谢谢陛下,也谢谢公公。”

“照顾好公主。”王承恩说出这句话时,眼角边泛起朵朵泪花,极力想要抑制,却无济于事。

“不服老,不行咯;这些你拿去,咱家的一点心意。”说罢,王承恩悄悄塞给我一个包袱,我轻轻摁了下,好像是银子。

“咱家得回去复命了。”

“公公,一路走好……”说话时,我的声音有些颤抖,脸颊上划过一抹泪滴。

向着王承恩离时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而后,毅然决然走上了身后的商船上。

离去。

……

此时一座高塔上,一名披着披风的中年人,望向我们离开时的商船,眼神中透露着丝丝忧伤,心情不言而喻。

“他们走了?”

“是的,皇爷。”

“回去吧。”

之后两天时间里,崇祯利用手中仅剩的东厂和锦衣卫,左右开弓,大肆屠杀朝中大臣,无所顾虑,已然疯狂。

就在崇祯下令屠戮大臣时,他一人来到了供奉祖宗的太庙面前,对着祖宗的牌位,痛苦流涕,涕泗横流,最后,泣不成声方才离去。

又过来几天,崇祯如历史上那样,杀死了自己后宫的所有人,及其一众皇子尽数屠戮。

做完这一切之后,披头散发、衣冠不整的崇祯踏上了前往煤山的路上。

阴雨敝天,飞雪满城,惨杀之气,透人心脾。

而后,崇祯在临死之前写下了,那份流传至今,令人感动且无可奈何地遗言……

“朕凉得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可能和大家平时见到的不太一样,我所查到是崇祯遗诏原文)。”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王承恩用尽了此生最大的声音喊出了这句话。

在一声声叫喊声中,崇祯这位悲哀、苦命地皇帝,最后看了一眼大明山河,用一根绳子,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皇爷,这次老奴不能陪伴在您左右了,希望您原谅老奴……”王承恩不舍地看了一眼崇祯的尸体,离开了,此后也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犹如人间蒸发一般。

崇祯在位十七年,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依旧无法挽救大明,这位没有晴天的皇帝,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

大明,并没有伴随着崇祯的离世,而消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