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朱元璋被梅殷气疯了!(2 / 2)

这也就是自己父亲,跟在朱元璋身边的时间太晚。

远远比不上开平王常玉春这些人早。

否则,依照自己爹的才能,说不得还能捞一个国公来当当。

自己的身份地位,也能随着水涨船高。

所以这说来说去,最为重要的原因,不过是那常氏的运气,比自己好了一些罢了。

其余的,她什么都比不上自己!

可她偏偏就是被这么一个什么都比不上自己,看来没有什么心眼儿的大大咧咧之人,给处处压着。

这事儿只要一想,吕氏心里面就觉得难受,觉得不甘。

可这些情绪,她还不敢表露出来分毫。

处处都要小心,处处都要对那太子妃这个粗鄙的女人进行迎合。

吕氏越想就越是生气憋屈。

可目前的这些局面,她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去改变。

这让她心里就更加的难受了。

自己,真的就要这样过一辈子吗?

真的就要一直拿伏低做小,一直隐藏着自己的真实想法,小心的逢迎常氏这个粗鄙不堪的女人吗?

吕氏在心里面,不断的反问自己。

得到的答案,自然是不想。

她不甘心,真的不甘心!

可是在如今这等情况之下,自己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才能压过常氏这个去看一下嫁出去的宁国公主,都快要把春和宫,给搬空的蠢女人呢?

甚至于说,是取而代之!

吕氏陷入到了沉思里……

“这……夫君,这边的路,怎么如此的平整?”

快要接近双水村之时,太子妃常氏显得有些惊奇的,望着朱标询问。

朱标道:“这就是二妹夫的功劳了。

听说之前为了和有容成亲,他专门花钱请人修整了路。

并且现在不时也安排人,把这一段的道路,都给修整一下。

朱标对于这事,显然是有所了解的。

“二妹夫人挺不错。”

常氏给出了她的评价。

……

“这村子里真干净!”

太子妃常氏来到了双水村后,看看双水村,忍不住又一次的出声赞叹起来。

一路行来,经过了很多的村落。

但是如同双水村这样干净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干净的一时间,让人都有些不太适应。

可生活在这样的村落里,又会让人觉得特别的舒心。

朱标也在左右打量。

“是啊,真干净,这些也是二妹夫的功劳。

听说是他专门花钱请了村子里面的孤寡老人,让他们来清扫路面。

既让村子变得干净了,又给这些孤寡老人一份很不错的收入。

让他们也能过得好一些……”

“二妹夫人果然很好,二妹他们两个人确实很般配。”

太子妃常氏忍不住,又一次出声夸赞起来。

来到双水村之后的所见所闻,令太子妃常氏,对这个二妹夫,都产生了不少的好感。

原本太子妃常氏,还觉得自己二妹嫁到了这里来,可能会有些受不了这边的生活。

又听说这双水村这边,家家户户都养猪,那味道肯定小不了。

肯定遍地污秽。

真的来到这里后,居然是这样的一个场景。

和想象之中有着天大的差别。

这村子里都如此干净了,想来二妹他们居住的地方,也更加的干净。

很快,便和朱标一起来到了梅殷的家。

三间修的很工整的茅草房,静静的矗立在这里。

除此之外还有,养猪的猪圈,养牛的牛棚。

还有一个厨房。

看起来虽然简朴,但一切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打理的井井有条。

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

就那柴草,都码放的整整齐齐。

整个小院儿一尘不染。

在那门口不远处,还有一个小巧精致的狗窝。

听到他们过来的动静,一只毛茸茸的小狗从里面钻了出来。

冲着他们奶声奶气的叫了两声。

看到朱标和太子妃常氏的目光望过去后,又忙跟头趔趄的退了回去。

缩在狗窝里不敢再吭声了。

怂的一批。

看的太子妃常氏脸上露出笑意。

过去蹲下身子,不顾它哼哼唧唧的反抗,摸了摸它的狗头。

朱标左右打量了一下,也满意的点了点头。

不说别的,只从这里看就能看出,自己二妹和二妹夫他们的日子过得还是挺不错的。

在这里稍稍的看了一会儿,就准备让人出去,问一下二妹和二妹夫他们去了哪里。

却听得‘哞’的一声牛叫远远传来。

朱标和太子妃常氏便走出院落,朝着那边看去。

只见一青年人,肩上扛着犁具,手里牵着一头油光水亮的大水牛,出现在了眼前。

正沿着乡间的道路,朝着他们迎来。

身边跟着一个俏丽的村姑,手里拿着农具。

在他二人身后一些的地方,还有一个,同样是村姑打扮的人,臂弯上挎着一个篮子。

在春日暖阳的照耀下,走了过来。

和这宁静的乡村融为了一体……

好美!好闲适!

看着他们走来,太子妃常氏心里面,不由自主的就出现了这样的念头。

“大哥,大嫂。”

宁国公主愣了愣,而后便满是惊喜的喊了起来。

声音还未落下,人已经迈开步子,朝着朱标和太子妃常氏跑了过来。

像是一个忽然看到了家长的小女孩一样。

这反应要比之前朱元璋来时,宁国公主看到他的反应,欢快多了。

从这里就能看出,宁国公主对朱标这个大哥,是真的尊重。

相处起来也显得很轻松。

朱标和太子妃常氏两人,也快步朝着他迎了过来。

脸上同样是带着欢喜。

“大哥,大嫂你们来了。”

梅殷也同样是加快了脚步,笑着对两人打招呼。

至于小婵,则来到跟前,对着两人盈盈下拜。

“奴婢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太子妃。”

“哈哈,二妹夫,咱又见面了!”

朱标的目光,从宁国公主的脸上移开,望向梅殷笑着说道,很是热情。

态度温和,很有亲和力。

“你们成亲后,我和你们大嫂还没有来看过你们。

今天没什么事,便和你大嫂一起,来瞧一瞧你们的小家。”

……

“走走,大哥大嫂,上屋里面去,别在这里站着了。”

说了几句话后,梅殷笑着对朱标和太子妃常氏两人招呼。

同时,注意力也落在了太子妃常氏的身上。

对于太子妃常氏,梅殷之前在元宵晚宴上也曾见过一次。

不过当时心里主要在琢磨着,如何进行死谏。

并没有对她投太多的目光。

这个时候见到后,发现常氏人长得很可以。

只是稍微接触,就让人能感觉得到,这是一个性格开朗豪爽之人。

这样的人相处起来,会让人觉得很舒服。

“对对,走,大哥大嫂,咱们上屋里面去。”

宁国公主也笑着出声招呼。

看看两个人的表现,太子妃常氏笑道:“有容,真羡慕你们两个。

这成了亲,果然已经是夫唱妇随了。”

“大哥,你快管管大嫂,她又在取笑我。”

宁国公主转身望着太子朱标。带着一些娇嗔进行当面告状。

太子妃常氏哈哈笑道:“我才没有取笑你,我会敢取笑你?

大嫂我说的都是实话好不好?不信你问你大哥。”

说着,俩人便笑着闹做了一团。

都说嫂嫂和小姑子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

可是这太子妃常氏,和宁国公主之间却完全没有这种担忧。

两人相处的特别好。

说话之间,几人已经走进了院落。

刚刚还躲在狗窝里面,怂的不行的小奶狗大黄,这会儿见到了梅殷,宁国公主回来后,顿时便又支楞了起来。

从狗窝里面钻了出来,迈着小短腿儿,夹着尾巴绕了一个大圈,绕过太子朱标和太子妃常氏两人,来到了宁国公主身边。

立刻就冲着太子妃常氏用小奶音叫,看起来奶凶奶凶的。

常氏的脚一动,凶猛的大黄,便被吓得连忙退了两步,躲在了宁国公主的左腿后面。

探出一只头来,接着叫。

看的常氏差点笑出声来……

……

“大嫂雄英呢?怎么没把他给抱过来,我还挺想他的。”

来到院子里之后,宁国公主望着太子妃常氏出声询问。

常氏道:“担心他会受凉,所以就把他留在了宫里。

等到天暖和了,我带着他到你这里玩。”

“你不在身边,雄英他不会闹吧?”

宁国公主显得有些担忧的询问。

常氏笑道:“没事儿,有你吕嫂嫂在,还有奶娘,她们会照顾好的。”

“那就好。”

宁国公主出声说道。

而在边上的梅殷,听到了常氏的话,心中不由动了动。

吕氏?

还让吕氏来照顾楚雄英?

这吕氏可不是个好人啊。

“哈哈,有容,来看看我和你大哥给你们带的礼物。”

说着,就从马背上娶下了两只兔子,三只山鸡,还有一只大雁。

还都挺新鲜。

这些猎物东西身上都带着伤。

“看,这是大嫂专门给你和二妹夫打的好东西。”

常氏带着一些炫耀的望着宁国公主出声说道。

这些都是她在前来的路上,所收获到的猎物。

宁国公主笑道:“大嫂,你是许久没出宫,打猎的瘾犯了吧。”

“才没有,就是为了给你和二妹夫两人带些新鲜的野味吃,我才不顾形象,专门带着弓箭出的宫。

你大嫂我是喜欢打猎的人吗?”

她说这话时一本正经。

只可惜,话音刚落,自己便已经先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气氛变得很是活跃。

再看看那几辆装的满满当当的马车。

梅殷出声道:“大嫂,你们来就来了,带这么多东西做什么?

这架势,怕不是把皇宫都给搬空了?”

“哪有,怎么能搬到空?只是些不值钱的东西罢了。”

太子妃常氏很大气的挥挥手……

……

“二妹夫,我这次前来,除了看你们两个外,还有个事儿,想要问一问二妹夫你。”

闲聊了一会儿后,来到了屋子里面。

太子朱标望着韩成,终于说出了他的来意。

“大哥你说。”

梅殷望着太子朱标说道,做洗耳恭听状。

对朱标的态度很好。

同时,心里面也有一些好奇。

不知道朱标专门来了一趟,问自己的会是什么。

又有什么事,值得朱标专门跑一趟来问自己。

“就是今后可能会有宗室之人,专门通过多生孩子来领取朝廷的俸禄,这件事该如何杜绝。

这事,朝廷也想了一些对策,只是总觉得有些不太满意。

我便前来的问问二妹夫你有没有好的办法。”

朱标前来,竟然是问自己这个的?

梅殷闻言愣了愣,旋即开口道:

“大哥,有些话我原本不应该多问。

毕竟我只是一个喂猪的。

不过既然大哥你问出了这个问题,而宗室供养制度这事,又是我向父皇死谏的。

那我就多问上一句,针对宗室供养这个事,父皇你们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解决?”

听到梅殷如此问,朱标也没有迟疑,就把他们商量出来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以及在现有的基础之上,将宗室的供养,减少至三成的办法,还有其他的一些办法,都说给了梅殷听。

梅殷听了朱标所说的这些举措之后,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大哥,这些办法确实很不错。

有了这些之后,确实能在今后,大大减少宗室对朝廷形成的负担。

今后,不仅朝廷的负担会减小。

就连不少宗室子弟的日子也会变好。”

听到梅殷这话,朱标暗自点了点头。

其实他对于这些,也是挺满意的。

不过还是开口道:“二妹夫你别只捡好的说。

和我说话,不必有太多的弯弯绕。

大哥我不是那种听不进去谏言的人。

咱们一家人说话没必要那样客气。

有什么好的想法你只管说。”

梅殷闻言便开口道:“既然大哥您这么说了,那我便说一下我的想法。

朝廷的这些措施,确实都不错。

只不过,纵然是通过这样的办法,一代代的下去。

到了后面,宗室的数量依旧很恐怖。

依旧多的吓人。

对于朝廷的负担,依旧不会太小。”

听了梅殷的话,朱标的眉头,也微微的皱了一下。

他也知道,梅殷说的这种情况,在今后肯定还会发生。

只是……莫非还要继续往下压宗室的待遇吗?

这已经是压到了一个极低的程度了。

继续压缩下去的话,他觉得压缩的太狠,今后宗室没办法生活了。

梅殷道:“大哥,这方面我倒是有些想法。

那就是咱们这边,还可以将宗室的供养标准,在现在的基础之上,再往下压一压。

压到现有的两成,甚至于压到一成……”

一听梅殷这话,朱标是大吃一惊。

真压成这样的话,今后宗室还怎么活?

“大哥别着急,这只是其中的一项。

还有别的办法进行补充。

便是每年从税收当中,拿出固定的比例。

比如全国税收的一百份中的一份,或者是五份,给宗室门发年终奖。

今后宗室们的供养,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组成。

一个是固定的待遇,也可以称之为基础待遇。

这点儿,要尽量的定低一点儿。

另外的一个组成部分,便是这个年终奖。”

年终奖?

朱标闻言愣了愣。

还可以这样玩的吗?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