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糕、蛋挞(2 / 2)

那老翁瞧着约莫有花甲年岁,穿着件半新不旧的蓝衫子,手里提着只苇草编的空篮子。

唐玥取出一根细签,亲手叉了块枣糕递到老翁手中:“您请尝。”

崔二娘上下打量老翁,嘀咕道:“长安城里还有这么穷酸的人,八成是来骗吃的,唐玥你忒傻,不赔死才怪呢。”

那老翁年岁大了,耳朵大约不好使,没听到这些刻薄的话,只专注品尝着手里的糕。

这枣糕外表呈蜜色,面上沾满了黑芝麻和瓜子仁,捏一下又软又弹,闻起来枣子味格外浓厚,勾的人迫不及待咬上一口。

入口便是香浓的糕点和甜腻的枣香味,混着芝麻和瓜子仁香,满口都是香甜浓厚的滋味,这糕发得也极好,气孔细细密密又不松散,口感那叫一个蓬松,嚼起来时软乎得舌头都找不到喽!

见老翁神情享受,唐玥放下心来,睨了崔二娘一眼,转头问:“阿翁,吃着如何?”

那老翁不住点头:“好吃、好吃,我还担心嚼不动呢,没成想这么软乎,还甜,比别家做的好。”

唐玥开心笑了:“您吃着好就成。”

“怎么卖?”

唐玥答:“五文钱一方。”

按照大乾的购买力,五文钱其实不算少,能买一捆韭菜吃上好几顿,也能买上半斗米,吃十天半月都吃不完。

但这枣糕用料也考究,蜂蜜、鸡蛋、白糖、面粉,又有足量的芝麻和瓜子仁,虽说这原材料放在后世不算贵,在乾朝可不便宜,唐玥的定价是参照本朝的价格,都在合理范围内。

那老翁显然不是头一回买枣糕,对这个价格并没有感到意外,伸手摸出腰间的荷包:“给我包四方。”

最诧异的是崔二娘,瞧这老翁穷酸,没成想是个大顾主,忍不住提醒:“四方得二十钱呢。”

就算她有个当大厨的男人,也不舍得把钱这么花。

老翁这回听清了,把二十文通宝铜钱搁在台面上:“家里老太婆就爱吃枣糕,今儿她六十二岁寿辰。”

唐玥抽出油纸,挑出四块大些的枣糕麻利包起来,笑说:“阿婆长寿。”

老翁笑着应了,临走时,又微侧着身子道:“穷酸和节省不一样,莫要弄混了。”

是看着崔二娘说的,合着他刚听清了。

唐玥看着崔二娘难看下来的脸,没忍住笑了下。

这生意不开张是不开张,一开张就接连红火起来。

那边老翁刚走,又来了位世家小姐,瞧着那蛋挞很是新奇,坐在轿子里尝了一块。

原本是要去百年点心铺买点心的,这一尝直接欲罢不能了,百年点心铺也不去了,要了十只蛋挞,瞧那轿子气派的,不是个缺钱的主儿。

这做生意有雪球效应,摊子前的人越多,就越能吸引人来买。

唐玥忙的不亦乐乎,送走这个,迎来那个,最后连那位买韭菜的郎君,折返回来时也尝了蛋挞和枣糕。

一开始说“大男人吃甜食像什么话”,这会儿左手蛋挞,右手枣糕,一边一口啃得不亦乐乎。

崔二娘什么风凉话都说不出来了,眼睛专盯着唐玥的荷包,短短一上午,可没少往里收钱。

心里蠢蠢欲动地盘算,要不自己也来城里摆个小摊?唐玥那半吊子水平都能挣到钱,自己比她能干多了,又有当大厨的男人帮衬,挣得只会更多,不会少。

甜品小摊前围的人不少,吸引了官道上一行人的注意。

低调的马车滚滚而过,旁边随行一位身穿深黑劲装的年轻男子,观之“嗬”了声:“这甜点摊生意挺红火,摊主竟还是个年轻小娘子,想必手艺不错。”

马车里的人嗓音低低地“嗯”了声,无甚多余的话语和动作。

黑衣男子引诱失败,仍不死心:“似乎是没见过的点心,您尝尝,说不定能尝出……”

他的话戛然而止,马车里仍没什么动静,可他却觉出一丝冷冰冰的警告,只好闭上嘴。

过了几个瞬息,车里的人淡淡开口:“试过的甜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都无用,莫要再折腾。”

黑衣男子默默,有些气馁地垂下头。

恰在此时,唐玥帮顾主热了一批蛋挞,竹筐里的蛋挞有些凉了,要在摊车上的炉里重新烤一下,否则会影响口感。

其实她是在甜品屋的烤箱里烤的,温度和时间设定都更精准,若是在炭炉里烤,容易焦黑,也容易沾灰。

只不过她把蛋挞的“出生地”设在了炉腔里,这样看起来,蛋挞就是在炭炉里烤出来的。

炉门打开那一瞬,浓郁的奶香味争先恐后弥散开来,萦绕在客人的鼻尖,也钻进长街一行人的鼻孔里。

“好香啊!”黑衣男忍不住深吸一口,比他吃过的任何一种甜点都香。

马车里的人原本闭着眼,突然微耸了下山根,睁开一双疏离淡漠的眼睛。

骨节分明的手掀开轿帘,朝那甜品小摊回望了一眼。

片刻后,他收回手,对外面的人道:“想买就去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