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好机会(求订阅)(2 / 2)

可从三品完全不同,已经进入了朝堂高官行列,就是当今皇帝都得郑重对待的臣子,说一句重臣都不为过。

以荣府眼下的能量,加上政二老爷表现出来的能力,想要晋升从三品,估计相当之难。

“那你说,朝廷哪还有银子?”

政二老爷直接问道:“而且,老爷我还能出面拿到!”

“呵呵,国库欠银!”

贾环只是轻轻一笑,轻飘飘说出四个字。

可政二老爷却是脸色狂变,猛然起身不满道:“这就是你说的机会?”

“老爷,难道不是么?”

贾环直接反问:“若是老爷能够替国库要回部分欠银,足以满足南方救灾需求,当今会不会对老爷另眼相看,并且给于提拔重用?”

“这……”

政二老爷一时有些发懵,下意识道:“那是自然!”

当皇帝的,最重要的是对下面有功则赏有过就罚,彰显自身的公平公正,如此才能叫朝臣们心中敬畏。

听了政二老爷和贾环父子的对话,旁边的清客相公们一个个睁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看向贾环。

环三爷,伱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贾环自然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而且还有把握说服政二老爷支持。

“环哥儿,你可知道国库欠银一事,到底有多大干系?”

政二老爷来回走动几圈,最后一屁股坐下沉声问道:“涉及到满朝官员,一个不好就会将他们全部得罪干净!”

关于国库欠银,和正常历史上康麻子闹出来的那一出,基本差不多状况。

太上皇年轻时励精图治,堪称一代明君典范,可惜晚年开始怠政惰政,对于大乾官员的约束逐渐放松。

不仅如此,他想要一个好的身后名,然后就打算拿国库的银子买名。

当然,允许官员在国库借银的政策,表面上看起来相当的高大上。

说是怜悯京城底层官员的不容易,有的生活困难连家都养不起。

为了让这些底层官员日子好过一些,就放开了国库允许他们借钱渡过难关。

结果,等这样的政策执行的时候,完全就变了一个摸样。

来国库借钱最厉害的,是皇亲国戚和勋贵大佬,完全将国库当成自家的,短短时间几乎将国库搬空。

等到太上皇察觉不对,急忙收口停下的时候,借出去的国库银钱,已经超过了一千五百万两。

这可是相当于国库差不多一半的收入,直接把太上皇整懵了。

可没多久就是废太子发动宫变,太上皇重病退位新皇登基,一系列的事儿连续发生,将国库借银的事儿给忘了。

当今皇帝和太上皇都没有忘记这事,可惜他们互相牵制之下,根本就不敢主动讨债,白白让国库亏空一千多两银子。

因为牵连甚广,一个不好可能出现轩然大波,当今就算在最困难的时候,都没有打过国库欠银的主意。

可若是有臣子主动提出来,并且能够要回部分银子,帮助当今和朝廷解决眼下急切的财政问题,想不得到重视都难。

“老爷,若是您提出清理国库欠银,有把握追回来多少银子?”

贾环不以为意,直接切换到执行层面:“不外乎关系不错的亲朋好友,以及咱们府里能够拿捏的勋贵势力!”

“至于其他的,根本就不需要理会!”

贾环说到这儿,继续问道:“若是如此,可有把握?”

政二老爷脸上全是震惊,看向贾环的眼神都变了。

若非顾及颜面,他都想直接爆粗口了:合着你小子专门坑亲戚啊!

“不行不行,我要是这么做了,以后还怎么见人?”

政二老爷连连摇头,不悦道:“这事到此为止,环哥儿你不要多提!”

“若是老爷立功,能够坐上正四品的鸿胪寺卿之位,甚至正三品的通政司通政使的位置,心不心动?”

当然心动了,傻子才不心动!

鸿胪寺卿虽然只是正四品,却是正儿八经的六部九卿之一,绝对属于朝廷重臣行列,关键还相当适合政二老爷的性子。

至于正三品的通政使,那就更了不得啦。

单单就是品级,便足够政二老爷眼红心动的了。

关键,作为地方军政事务上传朝廷的节点机构,不仅信息十分通顺,而且还能时常见到当今皇帝,私下里的那种。

不仅如此,因为种种因素造成的结果,无论是鸿胪寺卿还是通政使,都是相当清闲的衙门。

大乾虽说是中原正统,可武德并不充沛,导致天朝上国的藩属上贡体系,几乎直接崩盘。

导致的后果,就是负责接待藩属国使团的鸿胪寺,成为不折不扣的闲置衙门。

至于通政司,不仅业务和内阁有冲突,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皇家摆在明面上的特务机构,自然不受到待见受到不停打压,最后干脆成了一个专门的上传下达部门,没什么权力的说。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