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大汉君臣(2 / 2)

等到战事结束,这孙仲谋也有他头痛的时候了。”

黄权说完之后还忍不住笑了起来,同时也看向了一旁的诸葛孔明,他知道这位一定还有想要说的。

不仅仅是黄权,那刘备也同样看向了诸葛亮。

之前就是诸葛孔明一眼看出来了这刘禅信帛之中最为重要的那句话。

“儿臣曾答应江东骆统,会帮助他请父骸骨,送母归吴....”

这句话仿佛就是随口一说般塞在了这信帛之中,若非是这诸葛孔明眼尖的话,还真就被人忽略过去了。

此时众人都从信帛之中看出来了不少东西,而在他们的中央,那诸葛孔明脸上的笑意却从来没有下去过。

“殿下啊....现在定然让那江东很是头痛的。”

这突然冒出来的一句话让那刘备等人都是有些皱眉,不知道为何诸葛亮会如此说。

不过诸葛亮似乎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将他忘了一样,也没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众人自然也不好询问了。

之后,诸葛亮将这信帛收敛好,然后才朝着刘备轻声说道。

“太子定然是有自己的目的,但如今太子身在武昌,正所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如今那武昌之中恐怕也是如此。

太子孤身在那武昌之中难免有些不好,当遣人前去帮扶一二。

以免太子当真有什么想做的,却也做不出来。”

“另外,这信帛之中还说要照顾荆州一脉的家眷,对此亮深以为然。

这不仅是太子宽仁厚重,更是让这荆州之人心怀大汉,日后若是当真有什么变故,此时的这些事情就是我等决胜之机了!”

诸葛亮说完之后还直接朝着那刘备躬身行了一礼,同时将自己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信帛拿了出来。

“之前陛下身体不适,让臣代为执掌朝政之事。

这遣往江东之人的名单...亮已经拟好了。

还请陛下拿个主意....”

说着诸葛孔明就将手中的信帛让身边的内侍送到了刘备的手中。

而刘备在打开帛书之后,眉头也是忍不住微微一挑。

“宪和,公祐,伯苗,德信...还有乔儿?”

刘备看着手中的这份名单帛书,也是止不住的惊讶。

“这伯苗和德信都是如今朕身边不俗的小辈,去阿斗身边倒也合适。

公佑乃是郑公高徒,天下名士,去武昌...也是不错!

但是这宪和与乔儿...”

“回禀陛下,这是为了让太子安全归来。”诸葛亮此时也是指着那帛书解释了起来。

“诸葛乔虽然是臣的子嗣,但却是臣的兄长过继到臣的膝下。

因此他对江东局势十分了解,而且还有几分情分,去了太子身边也可以为他查漏补缺。

至于宪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