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下何处可逃元 第五十六章中国的样子(2 / 2)

靖天下 名剑山庄 4341 字 1个月前

刚刚生产出来的水泥块,放在空地上。这是在进行定型测试。

虞醒坐着一边大石头上,周围姜娃子,龙山子,吕安,以及其他州学学生都在细细地听虞醒讲课。

“数学,本质上就是找相同与不同的游戏,一棵树与另外一棵树放在一起,是两棵树。但是一棵树与一块石头,放在一起,就不能说两棵树,或者两块石头,他们必须要分别描述。”虞醒说道:“找相同与不同,看似很简单,其实是从一个定义出发的。比如树与石头,可以说两样东西。是另一种定义上叠加。”

“有些定义是约定成俗,不自觉的。有些定义却是我们理性精神出发,实事求是地给予自然公理化的定义,并用实验验证我们的定义。这就是科学。”

“数学是我们最重要的工具。是我们科学研究的眼睛。”

虞醒看着下面学生,一个个双眼迷茫,似乎在说:每一个字都能听懂,但是合在一起,却听不懂了。

虞醒也无奈。

他对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有预期的。

毕竟,这些学生底子太浅了。

跟他们讲如何打猎,要比给他们讲科学精神要好多了。

只是,时不我待。

虞醒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能,他渴望能在这个世界上传播科学火种。

一旦抽出一点时间,自然要拼命地讲,将科学的核心理念告诉学生们。

并不是为了让他们现在懂。而是等他们多年之后,忽然想起今天的话,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科学。

如果,他们有多年之后的话。

不过,学习也要劳逸结合。

虞醒说道:“今天,就到这里,我说的话,你们好好想想,遇见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许可以想想我今天的话,科学方法论,不仅仅是可以用来研究,在遇见难题的时候,你们也可以用科学的思路去分析,如何定性,如何定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阐述,去解决。”

“好了。可下面以提问了。”

下面的学生们顿时来了精神,一扫昏昏欲睡的感觉。

“老师,”吕安说道,“你说我们是中国人。那么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将虞醒问住了。

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这些孩子被虞醒灌输了中国人的概念,自然对中国产生向往。

“该怎么说中国啊?”虞醒一时间语塞了。

此刻李鹤正带着赵立走过来,李鹤本来想要去打招呼的。赵立听了下面学生的询问,忽然拉住了李鹤。让他不要说话。

因为赵立也想听听。在虞醒口中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

虞醒沉吟了片刻说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随即虞醒又细细给学生讲解这一段话,说道:“这是古人说的一段话。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在为这个目的而奋斗。中国之所以中国,并不在中国现在是什么样子,而是中国人将要将中国变成什么样子。”

“也正是秉承这个信念,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天下之中,天下繁华之所在。”

“此也是华夷之分野。”

“上古之时,中国与四夷,并没有什么区别,聚族而居。与芒部水西,相差不大。而今伏羲定历法,神农尝百草,黄帝制兵戈,大禹治水,秦汉之经略,唐宋之营造,乃有今日之中国。”

“而四夷之心,较之野兽何有上下,无非杀人盈野,夺人之产业,践人之妻女,以为英雄豪杰。”

“是以,易姓改号,是为亡国,率兽食人,是为亡天下。”

“亡国,肉食者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华夷之辨,是虞醒必须要面对的议题。

也是蒙古人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虞醒要化夷为汉。必须要界定中国人的概念,什么是中国人?

蒙古人要统治中原,化解中国人的反抗,也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北方所谓大儒,大概都举着用夏变夷。大抵是蒙古人在中国用儒家之道,就是华。就是中国。

用来稳固统治,用来凝聚人心,用来化解反抗。

虞醒必须在概念是回击元代的华夷之辨。

从而阐述一个道理,为什么要反抗鞑子,为什么要与鞑子战斗到底?

对很多人来说,特别是眼前这些人来说,说是为了崖山的赵官家,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崖山的赵官家,也快没有了。

虞醒必须用思想上的胜利来凝聚人心。

今天这一段话,在他心中酝酿很久了。甚至反复思量过很多次。所花之心思,甚至胜过领兵打仗,乃至于技术研究。

因为政治纲领,一旦确立,就万万不能更改了。

虞醒在他的政治纲领之中藏的,其实是现代中国人的精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