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天下何处可逃元 第六十四章知难和尚(2 / 2)

靖天下 名剑山庄 4386 字 1个月前

舍利畏也怕,他不怕死,而是怕鲜于弘不听他说话,直接杀了他。那时候,他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此刻鲜于弘既然开口,就意味着没有杀他的意思。

这个关,他过了一半,就要看剩下的一半了。

“小僧当年误入歧途,此生死不足惜,只是担心龙华寺数百年古刹,从此没有了传人,小僧即便是死了。也无颜见列位先师,此行无他事,只求一些微功,能让朝廷允许重开龙华寺。”

舍利畏神色庄重:“仅为此事,别无他念。”

鲜于弘看了一眼李道源。

李道源轻蔑的一笑,他对舍利畏所说的话,一个字也不相信。

鲜于弘也从李道源轻蔑的一笑中,读出了李道源的判断,与他的判断一样:贪生怕死,贪图荣华富贵,偏偏还爱面子,拿龙华寺当幌子。

不过,这样的人才好拿捏。

鲜于弘说道:“大师,迷途知返。本官很是欣赏,不过重建龙华寺,却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主的。须看大师立下什么功劳。”

鲜于弘这样做,而是招降纳叛,从来是元朝制胜法门。对南宋战斗之中,发挥着作用的。就是新附军。如果舍利畏真心投降。

鲜于弘也一定会重用的。算是为其他人找一个榜样。

舍利畏脸上露出忍不住的欢喜与惊讶,随即立即收敛,回到了高僧,无欲无求,古井无波的神情,说道:“阿弥陀佛,能为朝廷出一份力,是贫僧的本分。”

舍利畏这一瞬间的演技,完爆后世所有影帝。

因为他这里有一丝的不对,就是性命之忧。

人生没有第二次排练的机会。

鲜于弘看到舍利畏那近乎本能的贪婪表演,眼睛之中闪过看透此人的自得,说道:“听说大师知道虞醒此人?”

舍利畏说道:“正是。”

随即舍利畏将虞醒这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全部说了出来,更是将自己的事情,也说了出来。除却因为自己,也舍利畏已经换人这一件事情,也顺便隐藏了自己的罗殿王子的身份。其他的,还有一些虞醒的技术手段。

其他的只要他知道,只要鲜于弘问道。那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鲜于弘仅有一丝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很多细节,不是本人经历,是万万不能知道的。

眼前这个和尚即便有其他图谋,在眼前这一件事情,也决计没有其他想法。

随即,鲜于弘彻底忘记怀疑舍利畏,沉浸在惊讶之中。

“什么,虞醒娶了张珏的孙女?”

“什么,虞醒入山时才二十三人,其中还有一个女的,而今已经拥兵数千,先破芒部,后破水西?”

“什么,虞醒以数百破芒部数千,以两千破水西万余,更是杀了水西首领,令熟悉陷入内乱之中?”

“什么,虞醒在山中修建城池?统合各方,自称蛮子敦州刺史?”

“-------”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说道:“这怎么可能?”

鲜于弘可不是没有打过仗的人,他是从百户起家,一路打到了这个位置,正因为太清楚打仗是什么回事?

就明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是多难了。

更加明白,以新建之军,破各部编练很久的军队是有多难了。

韩信那种随便拉一些人就能打仗的本事,青史上不敢说绝无仅有,但也不多。

反正鲜于弘自己做不到。

毕竟鞑子与南宋大战连年,可不是没有吃败仗,他鲜于弘真有那本事,何至于多年下来,熬一个总管?

正因为明白,他才不相信?

天下哪里有这样的神人,有这样的神人还被他遇到?

“大人,我也觉得不相信。”舍利畏说道:“只是,我是亲眼看见虞醒此人的才华。实在是-----”舍利畏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只是发自本能地说道:“天纵奇才。”

“大人有所不知,他为何能百战百胜?乃是因为他给士卒装备甲胄,武器精良不说,还以军功授田。”

鲜于弘心中还是怀疑,说道:“那你为什么离开虞醒?”

舍利畏说道:“因为大宋没了,虞醒再厉害也是一个人。也正因为他如此厉害,才可以做贫僧的晋身之阶。贫僧与虞醒相交一场,不忍见他最终功败垂成,没个下场?”

“不如让他将自个送给贫僧,成就贫僧一场富贵。”

“他迟早要将这首级送人,何不送于故人?”

“岂不妙哉?”

这一番话,真是一点破绽都没有,龙大山都被吓到了,暗道:“我要不要跟随师傅出卖了使君?”

“大师,实乃妙人。”鲜于弘对舍利畏表现出这股无耻劲,都有一点点不知道该说什么。心中固然更看不上了,不过却越发相信了舍利畏,无他,这种外表道貌岸然,内里无耻之尤的和尚,才是他心目中大多数和尚的形象。

“大师,你觉得该如何对付虞醒?”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