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 36 章 临时大夫(1 / 2)

“咚咚咚——”

翌日晨早, 许黟在一片潮润的水汽中醒来。

外面,有巡逻的游街衙役敲锣打鼓,与以往充满烟火气的晨早不同,一阵阵嘈杂声在南街里喧哗了起来。

许黟穿戴整齐地出门, 就看到了邻居们都焦急地忙碌着。

隔壁的何娘子看到他出来, 连忙走过来喊:“黟哥儿。”

“何娘子。”许黟应声, 就听着她急忙忙地说, “昨晚雨下得太大,好些屋子都塌了,我瞧你这边的灶房也塌了一些,人可有事呀?”

许黟摇头说没事, 虽然损失了药材很可惜, 但人是平安无事的。

他问:“南街其他人呢?都怎么样了?”

何娘子道:“有衙差过来敲锣, 说是来记塌坏的房屋, 还不晓得嘞。”

两人说了几句, 便听到一阵哀嚎声。

他们互相看对方一眼, 跟着人群寻过去。等许黟到的时候,那处出事的人家已围上不少人。

围着的人们在小声议论。

“可怜呐, 这家人昨晚有屋子塌了,正砸中家里顶梁柱,两条腿都不行了。”

“熬了半夜, 说是起高烧,人都烧迷糊了。”

“官府说派大夫过来, 可来了?”

许黟听到有人问, 目光瞧了过去,就听另一个人小声说道:“不晓得不晓得,上次也说会有大夫过来, 后头咱们谁瞧到人了?”

“你可别胡说了,小心你的皮。”

“那我不说就是了。”

那人撇撇嘴,围着看热闹的人似乎也都习以为常,对盐亭县的官府期待感不高。

许黟默默看在眼里,袖子就被人给扯了扯。

他垂眸往下看去,看到了个扎着童髻的萝卜头,正是杨官人家的儿子。

许黟扫了一眼旁边的人,没看到杨家的大人:“荣哥儿,你怎么在这里,你爹爹呢?”

“我一个人跑出来的,爹爹不在家,我娘在家里干活呢。”杨荣抬着脑袋,眼睛瞪得圆圆的,问,“许大夫,怎么不见小黄呀?”

许黟笑了笑:“它在守家。”

小孩子听到这话,眼里多出期许地问:“我可以去许大夫家里找小黄玩吗?我有吃的,可以给小黄吃。”

他在随身携带的小布兜里掏出一块蜜糖,花生米大小,像是平时里大人买来哄小孩子的。

许黟是知晓杨家疼爱孩子的,但这会混乱,时下拐子又多,许黟不放心他一个小孩在这里凑热闹,便答应了他。

他牵着小孩去寻何娘子,问了人才知道,何娘子进入这户人家帮忙去了。

“瞧着是想搬到医馆里看大夫了,人多力量大,可有哪几个哥儿过来搭把手,将人抬去杏林馆去。”

不知是谁吆喝了一句,不一会儿就有两三个邻居街坊的应声出来。

大家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昨晚那场雨,受灾的不在少数。有的只是漏雨遭了水,洗洗刷刷还能将就着过,有的则是塌了一两处,需得花几个钱补一补,像这户人家直接砸中人的,也有。

许黟待了没多久,就听到又有一户人家人被砸没了,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

很快,巡逻的街道司衙差挨个来问话登记伤员,说会给安排去处。

许黟上前行揖,问那负责登记的衙差:“问差爷的好,在下想问此次遭灾受伤的有几人?”

登记的衙差不悦地看向他:“你是何许人也?”

许黟道:“在下许黟,家住南街,是一名大夫。”

“大夫?”衙差闻言,看着许黟的眼睛带上审视,他可没见过这般年纪的大夫。

“我怎么没听过,南街又来了什么大夫,你莫不是什么诓骗人的拐子吧。”

“差爷,黟哥儿确实是大夫嘞。”

同为南街的住户们,可都认得许黟,见到衙差不信,就出来作证。

“是哩是哩,我家小儿胀肚就是吃黟哥儿的药丸给治好的。”

许黟对着他们行了一下礼,有他们作证,衙差没再怀疑他的身份,便问了问跟在许黟身后的小孩,是许黟什么人。

“他是荣哥儿,是平路巷杨家官人的儿子,认得我便想来我家逗小狗玩。”许黟没隐瞒,老实地回答。

衙差就去问杨荣,得到同样的回答。

而后,他态度缓和了不少,将登记到的告诉许黟:“昨晚雨下得急又狠,遭灾的有二十三户,其中有四户人家受了伤,一户人家去了个老翁。”

他们这些当差的,回街道司又要挨批评,吃不得好,也得不到好处,苦的累的倒都是他们在干。

北宋的底层衙役小吏可不好做,虽有编制在身,福利不错,但县城没法和东京开封比,时常拖欠月钱。偶尔还会用布匹,绢、丝来抵月钱,还有柴、油、盐等都能拿来当做月给,屡屡要自个添一些才能维持日常开销。

当然,让他们就跑了不干,也舍不得。

许黟听到有四个人受伤,就问衙差有什么安排。

衙差表示上头没发银子,受灾的又不止南街,城郊外,也有好几处都有灾情。

一阵无言。

突然,衙差说道: “你不就是大夫?”

上面的说会派人过来,不过是好听的哄人话,等公文批下来,又去请官医过来,不知何时能到。

又想到这次受伤的百姓里,有个情况危机,随时一命呼吁的,不如……

衙差将目光落到许黟的身上,这年轻大夫关心来问,想必也是好心肠,愿意济世救人的。

衙差便询问道:“上方派的大夫也不知是不是路上给耽搁了,迟迟不见人,你又是个大夫,要不你来给他们看伤?”

许黟微眯眼睛:“路上耽搁了?”

衙差被他看得有点心虚,岔开眼道:“如若不是,那又会是何原因……”

顿了顿,他又对许黟说,可以派一名皂隶去给他帮忙。

许黟:“……”

他来问,就是想知道有没有义诊的大夫过来,如今没有大夫,那这些受伤的百姓,恐怕会很难。想着受灾的那几户百姓的家境,许黟没有推辞,只道需要去家一趟拿药箱。

衙差抓他来当壮丁,本就理亏,这会见他这般痛快答应,便更客气起来,又吩咐另一个皂隶也去打下手。

许黟牵着小孩,寻到何娘子,看到陈娘子和其他几个娘子都在。底层百姓没那么讲究女人不可抛头露面,她们在帮那些受灾的人家整理浸湿的物件。

见到许黟过来了,还要去当临时的大夫,就说会照顾好杨荣。

“我喊个人去杨家,寻杨娘子过来,荣哥儿这会不适合留在你家里,还是跟着我们好些。”何娘子出主意。

“好。”许黟点点头,也同意这个主意,让一个小孩留在家里,不是明智之举。

“荣哥儿,待我忙完了,来寻我可好?”

他轻声地问杨荣。

杨荣知道他要去忙,很乖地点点头,清脆的小孩声说道:“许大夫,我留在这儿,你快忙去。”

交代好,许黟快步回家。

他进到屋里,拿了一些止血跌打的药材,又把惠夷槽带上,取了钱揣进袖袋,背着药箱出来。

一名皂隶在院子外候着,看着他出来,就要带着他去救治伤员的安置处。

在南街一户院子里,他家受灾轻,又爱做善事,知晓有人受伤了,就主动地清出一片空地,用来安置这些受伤的人。

许黟到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乱糟糟的,痛吟的伤患、哀嚎的伤患家属、还有两名跑前跑后忙的脚不沾地的主家下人,都挤在了一处。

他面色沉凝,眉头紧锁,把惠夷槽交给旁边的皂隶,沉声问:“伤得最重的在哪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