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饭局和转角楼(求订阅)(2 / 2)

薛亚军也无法肯定陈国华是否能帮忙,所以才这么委婉地组局,而不是直接把它当成一个任务,让那个陈国华直接参与进来,并且解决这个问题。

“国华,别顾着吃饭了。”

恍然大悟过后,白礼春当即点名陈国华。

等后者茫然抬头,他这才继续开口道:

“刚才刘主任说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来说说,你的想法是什么?”

这个时候,薛亚军、刘洪明、于建川等人,全都看向陈国华了。

目光带着期盼和好奇。

“领导,白主任,刘主任,这个问题的话,我也不知道啊。”

陈国华很坦率地直言道:

“我没有去过螺丝生产车间,也不知道现在具体是什么情况。”

“要不这样,等吃过饭之后,我跟刘主任过去看看,到时候我再想想办法,怎么样?”

此刻的他,心中腹诽:不是说好了让我专心参加高考的吗?

结果现在却是有什么事儿都来找他了。

当然,其实他心里也明白,自从上面领导给出五十辆京城牌高级轿车的生产任务指标之后。

这一切都已经变了。

原时空只有井冈山牌小轿车的生产任务。

所以北汽制造厂,自然是较为轻松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现如今,职工人数差不多的情况,却多了五十辆高级轿车的任务指标。

因此,一二把手很着急,主任和技术师傅们,也同样急得不轻。

也就是陈国华这个每天只需要上半天班的人,才会如此悠哉悠哉,跟没事干的闲人一样。

得,现在任务下来了,那就好好干活吧。

薛亚军闻言,顿时笑着道:

“没问题,那就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甚至,他还主动给陈国华夹菜,“小陈,你还在长身体,多吃一点,看看你,这都进厂半年了,还是这么瘦,这可不行啊.”

这温柔的语气,哪里像是一个严厉的领导?明明就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嘛。

刘洪明看得目瞪口呆:看来传说中二把手看好陈国华这事儿,并非空穴来风啊。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如此一来,那么生产效率这件事,只怕是板上钉钉了。

很快,午饭结束,陈国华跟着刘洪明去了生产车间那边。

逛了一圈之后,陈国华表示他现在只有些想法,需要过几天拿出设计方案再说。

对此,刘洪明自然表示没问题,热情地目送陈国华离开,希望就在后者身上了。

接下来几天,陈国华身上又多了一个任务。

工厂里面,他不仅需要给孟小蝉她们上课,盯着她们的学习进度。

同时还需要拿出设计方案来。

其实螺丝的生产效率问题,还需要借助机器才行。

也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机器,能不能生产出来,等他拿出设计方案的时候,才知道。

时间飞逝,转眼便是周末了,又到了给你于沫离这个美少女见面的时候了。

京城西四路的红色小二层。

这是一个夏日炎炎的午后,天上的太阳十分炽热,湛蓝的晴空很漂亮。

就是炎热的气温,让人实在无法欣赏这样的晴空万里。

陈国华如约而至,在小楼门口,见到了落落大方的于沫离。

后者今天穿的衣服并不是上次那一款淡白色系的布拉吉连衣裙,反倒是工装裤背带式,是这个时代很多城市女性最喜欢的衣服之一。

上半身是白色衬衣,加上最富有时代特色的双麻花辫,俏皮可爱之余,更显青春亮丽。

其实,她应该是扎双马尾才对,这样更好看。

“你今天怎么穿成这样了?不过很漂亮,很适合你。”

听到陈国华的夸赞,于沫离的笑容更灿烂了。

“虽然我今天不是工人,但我也是工农兵子弟呀。”

陈国华还不知道对方的家庭成员情况呢,于是便趁此机会,随口问了一句。

她似乎没有什么防备,直接便说了出来。

相比陈国华只有四兄妹相依为命,于沫离的父母双亲都还在。

父亲于世勋是一位军人,因此她刚才说她是工农兵子弟,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具体是领导、将官、士官还是普通士兵,她并没有说。

至于她母亲甘如霜则是一位大学教授,关键还是在北大。

听到这里,陈国华顿时惊讶道:

“原来您母亲还是一百四十八位北大教授之一啊,真是失敬失敬。”

难怪于沫离那么有钱了,合着不算她父亲那份工资,光是她母亲的工资就足够他们一家人的吃穿用度,甚至还绰绰有余。

因为甭管是一级还是三级教授,在五六年评定级别之后,在七十年代之前,就再也没有评定过了。

即便于沫离她母亲是最低级别的三级教授,拿的也是最低工资标准,每月的级别工资那也是一百四十九块五毛钱啊。

何况,还不一定呢。

“什么啊,我娘是我娘,又不是我,哼哼,你失敬什么呀?”

于沫离不满地嘟嘴道,陈国华连连点头:

“对对对,你说得很有道理。”

“等将来你的发表了,你肯定会超越你娘亲的。”

两人正说着话,很快就来到了二楼,找到了上次靠窗的座位,坐下来聊天。

头顶的风扇轻轻摇曳,却驱散不了多少热风。

还是打开的窗户,能刮来更多的风,带走热量。

小二层并不算很热,估计跟这边的建筑结构有很大关系吧。

不过,室内温度,肯定是有二十八九度的,坐着不动,就不会有汗。

陈国华跟于沫离聊着天,很快就从家人转移到了学习上面。

她也只是简单介绍了她父母的情况,后面就聊创作写作翻译这些话题了。

跟美少女聊天,确实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儿。

一个下午的时间,悄然溜走,谈得正开心的两人,却丝毫没有察觉到时间的流逝。

直到夕阳西下,两人这才如梦惊醒。

于沫离想要进行文学创作,她是很喜欢写散文的,可惜文笔终究差了不少。

就好像上次陈国华说的那句话,她就不会总结出: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这样的话。

陈国华便安慰她,慢慢来,或许可以从入手。

这样的文体,其实更适合初学者。

两人一个整个下午,就在聊如何进行创作、架构等问题展开来聊天。

明明陈国华并没有发表过任何文学作品,可说得头头是道,也让于沫离两眼放光。

她可不是傻子,自然可以辨别出来,陈国华说的这些理论知识,确实对创作,非常有帮助。

要不是时间不够,她都恨不得马上开始写一个开头,让陈国华帮忙审阅一下了。

“陈大哥,今天真是太谢谢你了,等你高考完,我再来请教你,好不好?”

“没关系的,每周末我们都可以约在这里。”

陈国华笑道:

“我每天晚上都会复习,好好备战高考的,你不用担心这些。”

“更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而且跟你聊天,我也很开心,甚至还能提高我的思维能力呢.”

简直就是鬼扯,明明是见色起意,非要说成这样。

只能说,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可惜少女并不知道这些,或许她心里清楚,只是自动屏蔽罢了。

“跟你聊天,我也很开心,谢谢你,陈大哥。”

于沫离俏脸微红,笑颜如花道:“那我们下周末再见?”

“嗯,下周末见。”

路口处,两人分道扬镳,挥手道别。

转过天,陈国华回归工厂,拿出了一套新的螺丝生产设计方案。

会议室内,陈国华跟段云平、薛亚军、刘洪明、白礼春等人介绍着这份设计方案。

陈国华对整个螺丝生产过程中的冷镦工序、搓牙工序和热处理工序这三个步骤进行了细微调整。

“各位领导,这便是我设计出来的搓牙机,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可以让这个步骤达到完全自动化的效果”

一二把手都在,陈国华却很冷静地进行技术演示。

他的心理素质很强,自然不会因为有领导在,而出现紧张的情绪。

当然了,沙人除外!

“不过,搓牙机的生产,只怕不是那么容易,还需要各位领导协调一下.”

除了搓牙机之外,其他另外两道工序需要用到的模具、工具等,也是需要重新加工的。

这个过程,最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当然了,如果领导们可以抽调工人,加快生产的话,一周时间还是可以生产出来的。

“小陈,你说的自动化是什么意思?”

段云平的语气有些异样,眼神里的期待,怎么也遮掩不住。

“就是这道工序一旦开启,并不需要工人在这里盯着,完全靠机器进行自动化生产.”

国外早就实现了这个步骤,陈国华只不过是提前三十多年,把这个技术拿出来罢了。

内地目前使用的螺丝生产技术,还是之前国外的技术,最起码是六十年前的技术了。

十分落后。

现在就看一二把手有没有这个魄力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