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打字机和磁芯板(2 / 2)

谭秀英傲然地说道。

她解释了一下她这个速度的水平,因为在全国所有的打字员当中,能达到每分钟四十五六个字的人,屈指可数。

如果是普通人的话,那就更加不可能突破这个速度了。

陈国华沉默不语,他知道这不是打字员的原因,而是这个时代的打字机,本来就是有这样的缺陷。

其实早在一九五二年的时候,在洛阳的打字员张继英,便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重构了打字机字盘的排列方式。

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张继英十八盘拣字法,就是后世几乎所有输入法都会带的一个功能:预测输入或者联想输入。

这个发明可以让整体生产效率提升百分之四十,几乎可以做到每分钟打字一百字上下。

然鹅这只能是在特定场合当中才有可能做到。

在电报等实际应用场合当中,几乎很难做到这样的速度。

而且要达到张继英所说的那种水平,其实需要大量的练习才有可能。

众所周知,五二年十月的时候,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还把张继英的事迹拍成了纪录片。

在报纸上面也有报道过,张继英是从十几岁开始学徒拣字,到五二年的时候,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在五二年当年的全国印刷打字大赛中,张继英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这才创造了每小时拣两千两百字的全国新纪录。

因此,这背后的辛苦付出,也就是张继英能做到这样的速度,其他专业打字员,还得努力训练才行。

所以刚才谭秀英才会说这样的打字速度。

“小陈,你现在觉得你还能做到像小谭这样的速度么?”

薛亚军闻言,顿时笑着询问道。

陈国华回过神来,看见老薛的表情,哑然失笑道:

“领导,我当然能做到了,我现在就给您展示一下。”

说罢,他就大大方方地坐在打字机前。

眼前的舒式打字机,其实就是建国之前造的那种老旧款式,并不是去年隔壁红星二厂造出来的文化牌打字机。

不过也没关系,陈国华也只是打字而已,又不是要干嘛?

至于说张继英的那种十八盘拣字法,陈国华早就会了。

要知道他在上辈子可是码农,工作的时候,天天都要面对键盘打字的。

尽管很多时候,打的不是中文,毕竟忙工作要紧,较少打字聊天。

直到后面升职了才有时间闲聊打字,即便这样,他的打字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因此,当他把手放在键盘上面的时候,手速一开始,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个时代的中文打字机,跟ibm公司生产的打字机,以及湾岛那边的打字机,都有很大不同。

ibm公司的打字机键盘有三十六个灰色按键,能打出5400个汉字,但每打一个汉字,需要按四个键。

因此,速度绝对快不了。

而舒式打字机可是类似发电报的那种玩意儿,单手去按键,然后在一个硕大的盘子里寻找文字。

传统的汉字印刷,就是二十四盘拣字法,而张继英之所以弄出了十八盘拣字法,便是因为二十四盘太难了,太影响效率了。

陈国华拥有强大的大脑和记忆力。

尽管一开始,对于这样的打字方式,他是不太习惯的。

但当他手速跟上脑子的速度时,文字编辑就变得非常快了。

一只手操盘,另一只手按键,一个个汉字出现在前面的纸张上面。

眼眸盯着秒表的薛亚军和马思源两人,都十分惊讶。

这才过去三十秒,陈国华就已经编辑出了一行半的文字,这也太快了吧?

站在陈国华身后的谭秀英,更是张大了嘴巴,满脸不敢置信。

太厉害了!

她不敢呼吸,生怕吵到了陈国华。

仅仅只是盯着打字机上面的纸张,文字出现的速度非常快,她就已经知道陈国华的打字速度,绝对是远超于她的。

或许陈国华都已经可以跟那位全国打字速度记录保持者拼一拼了吧?

现如今,打字速度最快的便是张继英。

他在今年的时候,又创造了一个每小时拣6648个字的全国纪录,绝对是非常牛逼的存在。

“一分钟到了,数一数有多少字。”

伴随着薛亚军的声音,谭秀英和马思源都已经凑近过来,用手指开始数了起来。

“98,99,100,嘶,总共是一百一十二个字,陈所长,您是怎么办到的?”

此时的马思源,根本没有了之前的轻视和不满,只剩下了尊敬和崇拜。

他也是打字员,之前最快的速度,也不过是每分钟三十九个字罢了。

后来谭秀英被他带出来了,他升职了,就很少打字了。

原本他还以为谭秀英就已经十分不错了,没想到全国来说,也只是优秀水平,远不如张继英。

但陈国华的出现,直接刷新了马思源的认知。

刚才在外面的时候,他就问过陈国华,知道后者并没有打过字。

也就是说,陈国华今天第一次使用打字机打字,速度却是达到了每秒钟一百一十二个字的惊人速度。

太恐怖了!

“呵呵,就是这样办到的咯。”

陈国华笑了笑,旋即看向薛亚军道:

“领导,怎么样?要不我再测试一遍?”

后者苦笑不已,他早应该想到的,陈国华这小子,根本就不是普通人。

然而他却是用普通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所以他现在就骑虎难下了。

“那你就再测试一遍吧。”

他想再看看,陈国华刚才的打字速度,是不是昙花一现。

同时,他也在思考一件事,怎么跟老段说这事儿呢?

毕竟一台打字机可不便宜,即便它只是造价相对便宜的文化牌打字机。

五分钟之后,当陈国华又完成了几次的打字之后,薛亚军这才不得不感慨自己又掉进前者的坑里了。

陈国华的打字速度,基本上稳定在每分钟一百五十字左右。

编辑出来的文字,其实就是他的那篇数学论文。

基本上整个开篇都被他编辑出来了。

至于说陈国华这样的速度能持续多久,那就要看这台打字机的情况了。

如果陈国华的速度持续两三个小时以上的话,很有可能打字机被干冒烟了,而陈国华自己还没有什么事儿。

事情都到了这里,那么薛亚军也只能想办法给老段说一说,看看怎么处理这件事了。

不过老段应该会答应吧?

谭秀英还在思考着陈国华说的话,而后者已经跟在薛亚军的身后离开了印刷厂。

踩着二八大杠,陈国华来到了中科院。

他现在心情还不错,毕竟他都表现出这么快的打字速度了,老段和老薛他们应该会同意采购一台打字机的吧?

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陈国华走了进来,蔡尚思听到动静,抬头一看,顿时嘿了一下。

“我说老陈,你终于出关了?”

“哟,陈大所长终于舍得回来了呀,真是难得啊,听说前几天你的数学论文找回来了啊,当时我们都去开会了,没看到精彩画面呢.”

“对对对,老陈你给我们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孙宗鹏、鲁小石、商崇新等人纷纷打趣了起来,陈国华瞪了一眼:

“你们这么喜欢八卦的人,会不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儿?”

梁胜才偷盗论文,然后拿去期刊发表,却被华院士撞了个正着。

这样的事儿,别说是中科院了,即便是外面也有不少人知道了呢。

前几天,成时若他们几人就聊过这件事了。

因为北大那边也已经听说了此事。

毕竟有句话叫好事儿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虽说文化人不叫偷,得叫窃。

但坏事就是坏事,不仅在知识分子圈子里传得沸沸扬扬的,即便是普通京城老百姓,也都听说了此事呢。

梁胜才的名字,一时间都传开了。

反倒是作为事件主人公之一的陈国华,却没有什么名声。

“嘿嘿,这不是得亲自问问你这个受害者嘛,我们还担心你想不开呢.”

蔡尚思几人挠头尴尬地说道,陈国华懒得搭理他们,便询问夏教授去了哪里。

老夏没在办公室里面,蔡尚思他们也不知道前者去了哪里。

毕竟人家夏培肃可没有告诉他们自己行程的必要。

“话说你今天过来找夏教授是有什么事儿么?对了,你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呀?半天都不舍得放下来”

闲嗑了一会儿,鲁小石便好奇地发问。

他这么一说,大家也注意到了陈国华那怪异的举动。

对啊,谁没事儿一直抱着一个物件啊,办公室又不是没有位置,放一下不行吗?

“我懒得跟你们说,我先去找教授了。”

说罢,陈国华就出门去了。

既然老夏不在,那就他自己去找华罗庚院士或者闵乃大组长。

这两位大佬,应该能够决定一些事吧?

办公室里,陈国华找了一圈,终于在闵乃大的办公室内见着了后者,当然还有待在这边的华罗庚院士。

“华院士,闵组长,是这样的,前段时间”

见到两位大佬之后,陈国华客套了两句,就直奔主题,同时还把他手里的十万字节磁芯板给拿了出来。

不等他说完,见多识广的华罗庚和闵乃大两人看到磁芯板之后,顿时就挪不开眼睛了。

“你刚才说,这是你自己造出来的?”

反应过来之后,闵乃大指着桌上的磁芯板,沉声问道。

好家伙,这个磁芯板确实是很完美,不管是穿线还是记忆磁芯的排列组合,都跟完美的工艺品一样,令人拍案叫绝。

相比之下,之前吴几康他们研制出来的磁芯板,那真的是不堪入目了。

“不是我自己造出来的,而是我带领我们北汽制造厂的科研团队,经过几个月的努力,这才制造出来的”

华罗庚一听,顿时更加呆滞了。

旋即马上反问道:

“你是说,当初我没批准给你磁芯板,你就自己造出来了?”

他的语气更加不可思议,闵乃大也是瞠目结舌地看着陈国华,半天说不出话来。

去年春节前,也即是二月初的时候,差不多快过春节那会儿。

那个时候,磁芯板刚造出来没多久,陈国华兴冲冲地找到华罗庚,希望可以得到一块磁芯板用于科研。

只不过当时就被华罗庚给拒绝了。

然后,年少轻狂的陈国华当初就表示他要自己造。

当时闵乃大、王传英等人也都在现场,还嘀咕嘲笑了好几句,说是陈国华不可能造出来的。

事实上,想要制造磁芯板,就必须研制出记忆磁芯。

可记忆磁芯又不是安全带,更不是什么农用地膜等之类的东西,这玩意儿可是高科技啊。

要不然,吴几康领着那么多研究员,从去年十月份开始,到现在五月份,已经过去整整七个多月了。

目前也只是造出来了一万字节的磁芯板,而三万字节的磁芯板,还没弄出来呢。

由此可知,磁芯板这东西的技术含量,一点也不比记忆磁芯差多少。

但是,现在,五月下旬这一刻。

距离春节前的二月初,也就只是过去三个多月罢了,陈国华就捣鼓出来了磁芯板?

“对啊,华院士,您不是说,如果想要磁芯板的话,那就自己造去,喏,我现在造出来了。”

陈国华眨眨眼,满脸天真无邪地说道。

华罗庚深呼吸一口气,好悬没被眼前这个气人的臭小子给气晕过去。

饶是他见多识广,也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莽的年轻人。

说造磁芯板,真的就去造了,偏偏还真的造出来了。

“我当时就是一句玩笑话,你还真的去蛮干了呀?”

摇摇头,华罗庚收拾了一下心情,好奇地指着磁芯板问道:

“测试过了么?能不能正常运转?”

“我们制造厂也没有计算机啊,我又还没有单独制造出磁芯测试器,要不然的话,早就可以测试了.”

陈国华摇摇头,道:

“不过,我能确认这东西是正常的,所以我现在就想来找华院士和闵组长,希望你们能让我测试一下这块磁芯板的存储性能”

“按照我的设计方案,它是达到了十万字节的贮存量.”

十万字节?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华罗庚和闵乃大两人给打断了。

两人急促似的惊呼声,把陈国华都给吓了一大跳。

两双眼睛都跟牛眼一样大,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如此惊讶。

其实两人刚才看到磁芯板的时候,也以为是几万字节的磁芯板,却没有想到,会是十万字节的磁芯板。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这意味着什么,两位大佬当然十分明白了。

妥妥的世界领先水平啊。

“是的,这是十万字节的磁芯板,华院士,闵组长,怎么了?”

陈国华小心翼翼地问道。

见他这副模样,华罗庚和闵乃大两人都很生气,明明造出来了世界领先水平的磁芯板,居然还这副模样?

算了,不管年轻人是在装,还是真的很淡定,都无关紧要。

现在还是拿这块磁芯板检测一下吧。

于是,两人直接带着陈国华,来到了吴几康教授所在的研发工作室内。

后者此时正带着几位研究员,埋头在办公桌前,指着图纸进行讨论呢。

听到敲门声,大家这才抬头望去。

见是华罗庚和闵乃大两人,至于身后跟着的陈国华,被吴几康给无视了。

简单问候过后,闵乃大就直奔主题,让吴几康打开磁芯测试器,给陈国华递过来的磁芯板检测一下。

吴几康后知后觉,但他那几个研究员,却已经看到了陈国华手里的磁芯板,都惊呼了起来。

大家都不是一般人,而且他们还天天对着磁芯板、图纸等研究,岂能不认识磁芯板?

可对比一下,陈国华的磁芯板就像是已经完成的精美画作,而他们研究的磁芯板,却是草草涂鸦之作。

不仅不合理,而且极为占用空间。

“这是谁造出来的磁芯板?”

盯着陈国华手里的磁芯板,吴几康老半天才移开目光,看向华罗庚和闵乃大两人,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疑惑。

后两者却是无语,特别是闵乃大,更加没好气地说道:

“我刚才就说了,这是陈国华同志制造出来的磁芯板,吴教授,你刚才耳聋了么?”

吴几康顿时如遭雷击,直接脱口而出:“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是他造出来的呢?”

陈国华闻言,直接回敬了一句:

“为什么不可能?吴教授,我当初就跟您说过了,我设计的高级程序语言,必定是可以编程到计算机里面”

“您之前研发的一万字节磁芯板,当然不行了,还得这个十万字节的才行!”

此话一出,吴几康更加难以置信了。

只见他目光在磁芯板和陈国华之间来回看了一下,道:

“你为了能让你设计的高级程序语言进行编程到计算机里,你亲自造了一个十万字节的磁芯板?”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