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礼尚往来(求月票)(2 / 2)

五十五元的工资,原本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按理说,在京城没有房租等方面的大项支出,家庭支出中占比最大的项目,就是日常开销。

蜂窝煤、水电、粮食、蔬菜、油盐等等,以及鲁小石他们这些人支出中占比还不算小的部分:买书!

首先书这玩意儿是目前所有商品当中,为数不多的一种并不需要票来限定购买的商品。

而书又是鲁小石他们的精神食粮之一,算得上是必需品。

反倒是烟、酒、花生瓜子等都是需要票的,不那么容易搞到。

饶是如此,五十五元的工资,也足够了。

可问题是,孩子众多,多买几本小人书,多买几块桃酥、椒盐三角酥,也差不多了。

所以很难存下钱。

现在粮食下调之后,鲁小石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去鸽子市。

但风险太大,目前来说,不划算。

更何况,相比去鸽子市,还不如加入陈国华的科研项目当中,这样来得更加划算呢。

“你们都这么想的?”

陈国华不动声色地看着孙宗鹏、蔡尚思他们几人,心里却是乐开花了。

相比成时若他们那群人,蔡尚思他们才是最佳人选啊。

如果能让他们帮忙干活的话,那毫无疑问是一件双赢的事儿。

只不过,撬中科院的墙角,只怕后续没那么简单啊。

蔡尚思他们全都点点头,可怜巴巴地看着陈国华。

后者沉吟半晌,并没有立马答应下来。

跟他们聊了一会儿之后,陈国华这才等来了夏培肃教授。

“教授,我的那篇数学论文已经提交给到期刊了,这是我另外准备的一份.”

“还有就是您让我写的论文,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完成它”

“对了,我这次过来,还想问问您,运算器是否已经制造出来了呀?”

一台计算机当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便是中央处理器。

而中央处理器则是包括了运算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以及实现它们之间连接的数据、控制和状态的总线。

除了前面的运算器,后面两者的话,陈国华都可以自己捣鼓出来。

中央处理器当中的高速缓冲存储器,其实是一种存储量较小、读写效率介于寄存器和主存储器之间的存储器。

简单来说,它也是存储器之一。

而陈国华早已经拿出了十万字节的磁芯板,这玩意儿就是存储器,差的就是一些接线等辅助罢了。

因此,陈国华现在需要问中科院这边拿运算器就完事儿了。

有了中央处理器之后,他再去找来显示器,然后再完善一下相关控制单元、控制装置、信号等等,那基本上就可以数控机床的硬件部分了。

软件方面也就是程序,陈国华上辈子就是程序员,玩这个更加没问题了。

因此,他想要捣鼓出一台数控机床,比如数控铣床,那就必须得有上面说的这些硬件才行。

“快了,你问这个干嘛?”

夏培肃好奇不已,陈国华却摇摇头,没有诚实地回答对方的问题。

有了上次被拒绝编程的事儿,陈国华才懒得跟中科院这边透露自己的意图呢。

正准备岔开话题呢,有人过来找夏培肃教授了,说是闵组长那边有请。

见对方一脸喜色,陈国华顺嘴好奇问了一句,是不是有什么好事儿呀?

“呀,是陈研究员啊,不好意思啊,刚才没瞧见您。”那人颇为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运算器刚制造出来了,已经测试过了,闵组长他们恰好都在呢”

听闻此话,陈国华顿时心中一动,这还真是瞌睡就给他送枕头来了。

于是,他便跟着夏培肃,一起去了闵组长办公室那边。

等他们到的时候,现场已经来了不少人,华院士、吴几康、王传英等人都已经到了呢。

甚至连徐献瑜教授的身影也在,可把陈国华给看得一愣一愣的。

前者看到陈国华的时候,顿时朝他招了招手。

也没有上前凑热闹,而是拉着陈国华到了一旁的角落,小声聊了起来。

“陈小子,最近干得漂亮,没丢咱们北大的脸”

听到徐主任的话,陈国华差点没笑出来。

“教授,我已经从北大毕业了哦,可不再是北大的学生了.”

“咋地,你小子还想欺师灭祖啊?”徐献瑜瞬间吹胡子瞪眼,眼神带着危险的光芒,直勾勾地盯着陈国华。

“你才离开北大多久?就敢不认自己是北大的了?”

后者委屈不已地说道:

“教授这可不能怪我啊,我每次去北大,校门口的警卫员还要检查我的工作证呢,我又没有学生证,特别麻烦”

徐献瑜闻言,顿时气笑了。

就这么一件小事儿,值得他这么说?

学生证和工作证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再说了,拿工作证的话,人家警卫员就拦住他了吗?

生气之余,徐献瑜也很快反应过来了:这小子难道是想重回北大?

不对,陈国华这小子目前是夏培肃的学生,有中科院的研究员证件。

所以让陈国华回北大读硕士,不太可能。

“要不你来我们北大当老师?”

豁然间,徐献瑜脱口而出,盯着陈国华看的时候,越发觉得这个想法十分不错。

陈国华闻言,却有些傻眼。

他本来就是随口吐槽一下,没想到老徐居然想拐带他去北大教书?

不过,转念一想,这样的话,反而更好呢。

反正他往后跟中科院的关系,最多就是合作关系了,肯定不会再跑来中科院这边搞什么科研了。

主要是中科院这边对他的帮助,反而更小。

而他之前还想着能不能跟华罗庚院士多学习一下呢。

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华罗庚自己十分忙,没时间教学生。

陈国华自己也忙成狗一样,反而回到北大当老师的话,不仅可以更加方便地跟北大这边的教授聊聊学术上面的事儿,也可以勾搭更多的学生。

最最最重要的是,他能光明正大地把成时若他们这些学生全部带到北汽这边,让他们搞科研。

窝草!

这么一想的话,徐献瑜教授的这个提议,绝对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儿啊。

他以前怎么就没想到这事儿呢。

“教授,我还能回北大教书?”

听到陈国华惊讶的提问,徐献瑜却平静了不少,呵呵笑着说道:

“你要是没资格的话,那别人就更没有资格了”

不提陈国华本身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仅仅只是北大优秀毕业生的身份留校教书,就完全没有问题了。

何况陈国华在上个月才刚刚完成了磁芯板的研制工作。

磁芯板是什么?

这可是计算数学专业当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了。

还有就是陈国华本身也参与了电路设计、运算器设计和程序语言等设计项目。

如果把陈国华请回去当讲师,那肯定比董铁宝这几位青年讲师要好不少。

“那可真是太感谢徐教授对我的认可了,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我问一下,我什么时候能去北大当讲师啊?”

见陈国华马上就答应了下来,徐献瑜却是没有想到对方那么干脆利落。

不过陈国华也只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做事手起刀落,干脆爽快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反应过来之后,徐献瑜当即便表示,没有问题的话,过段时间就给他办理入职手续。

不过要当讲师的话,只能是下学期才能安排他上课了。

毕竟现在是六月份,很多课程的老师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可不好再调整。

因此,入职后的陈国华,也就是偶尔有需要的时候,会请他来当代课老师。

“教授,我还是喜欢当代课老师,如果是一直给我安排课程的话,我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陈国华闻言,顿时直言道:

“我最多能够接受每周两节课,最好是连着的两节课”

“嘿嘿,教授您也知道,我在北汽制造厂那边的工作可不少,忙不过来呢”

“当个课程少的老师就可以了,再多的话,我也怕误人子弟啊”

徐献瑜闻言,好心情顿时没了。

这臭小子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难怪刚才满嘴答应了下来呢。

“那你还是别来我们北大了,我们可请不起你这样的老师。”

听到老徐没好气的话,陈国华观察了一下对方的表情,顿时嘿嘿直乐:

“那不能够啊,教授,我的专业知识还是非常不错的,您也知道我可是每一门科目都是满分呢,咱就是说,整个教研室的老师,有几人能像我这样考满分的?”

两人正聊得兴奋,这个时候,夏培肃突然走了过来。

“老徐,国华,你们在聊什么呢?”

原来是已经查看过运算器的夏培肃,扭头一看,见徐献瑜和陈国华两人聊得火热,便忍不住过来询问。

其实是他也多少听到了几个词,什么老师之类的话。

担心陈国华这小子不读自己的硕士了,夏培肃当然要赶紧过来了。

最近一段时间,陈国华越来越少前往中科院了,除了他自己有工作要忙之外。

更关键的是因为之前吴几康和他那个学生梁胜才的事儿。

可以说这里两件事是导火索,还有就是陈国华被排除在晶体管计算机项目之外,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然鹅,关于这一点,即便是夏培肃也无法替陈国华说些什么。

毕竟他也只是领导机械结构工艺设计、电路设计、运算器和控制器的设计等项目工作,并不是整个计算机小组的组长。

即便他是组长,此时估计也是有些为难的。

因此,伴随着陈国华越来越少出现在中科院,夏培肃担忧这小子不读自己的硕士,也是情有可原的。

要是陈国华越来越厉害,加上疏远等关系,时间一长,或许人家陈国华就已经是教授了。

一九五六年进行过一次全国教授的评级,这要是再次评级的话,陈国华岂不是有可能成为教授?

“就是闲聊几句,国华你还没看运算器吧?去看看吧。”

徐献瑜呵呵推了陈国华一把,后者就过去那边了。

陈国华看了一下运算器,有点大,但稍微重新调整一下,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随后,他就向华罗庚提出,想要替北汽制造厂购买一块运算器。

后者直接把问题抛给了闵乃大,而是闵组长沉吟片刻,以技术不成熟和项目保密为由,拒绝了。

听到拒绝两个字,陈国华瞪大了眼睛:又特么拒绝劳资?

运算器的设计,他可是有参与其中的。

准确来说,他是贡献了不少技术。

众所周知,运算器是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操作的部件,其内由算术逻辑单元、累加器、状态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等组成。

并且这些基本上都是由晶体管来完成的设计。

而这些晶体管替代了原来的电子管,在设计和技术层面,都是需要很多理论支撑的,相当烧脑。

陈国华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之一,想要采购一个运算器,居然都被这样打发了?

靠!

瞧不起谁呢?

不过,陈国华还是打起了感情牌。

“闵组长,现在不是已经研制出了运算器嘛,再制造一个运算器应该不难呀,如果有什么难度的话,我可以帮忙尽一份力的.”

“您也知道,我的技术其实还算可以,而且我们北汽现在确实挺需要运算器的.”

就在闵乃大准备开口的时候,华罗庚却突然问道:

“小陈,你要运算器来干嘛?难道你还想自己造电脑?”

“华院士,我可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我就是想着研究研究,呵呵.”

数控机床这个项目还在他大脑当中,计划书已经被他编辑出来了,就放在空间戒指里面。

如果有需要的话,倒是随时可以拿去给段云平。

但他还是想着自己来中科院这边先碰碰运气再说。

“哼,还算有自知之明!”

就在这个时候,吴几康教授冷哼了一下,场面瞬间有些冰冷。

大家都没想到吴教授会突然说这样的风凉话。

尽管大家都不认为陈国华能造出一台计算机,但万一呢?

上次打脸还不够么?

现如今的北汽制造厂一把手,有多支持和偏袒陈国华,现场有好几位教授都十分清楚。

毕竟之前交换十万字节的磁芯板时,吴几康也是听说了此事的。

他没去参加谈判,毕竟他丢不起哪个人。

即便是现在,吴几康也还在研究磁芯板,他在想着如何达到十万字节,乃至是百万字节的磁芯板技术。

最最最重要的是,他不想沿着陈国华之前设计的方案,同时他也不会按照现在拿出来的十万字节磁芯板技术来进行研发。

作为一名教授,他当然是有自己的坚持。

陈国华闻言,呵呵地看向吴教授道:

“我当然是有自知之明的,就是不知道吴教授有没有研究出十万字节的磁芯板呢?”

后者脸色一变,正好开口说话,却听陈国华说道:

“说起来,我最近好像已经研制出了百万字节的磁芯板呢,哎呀,不好意思,又领先了吴教授好多呢”

吴几康的脸色顿时漆黑如墨,哼了一声,然后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哎呀,吴教授你怎么走了呀?别走呀,我还想聆听您的教诲呢,您要是走了,别人会说我不懂尊师重教呢”

要论阴阳怪气,陈国华绝对甩对方十几条街。

没啥本事儿还跑出来招惹自己?真是闲的啊!

听到陈国华砂仁猪心的话,吴几康跑得更快了。

华罗庚、闵乃大、王传英等人全都哭笑不得,陈国华这小子还真是一点亏都吃不得啊。

不过,大家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陈国华刚才口中的百万字节磁芯板上面。

特别是闵乃大,他还是很清楚百万字节跟十万字节的差距的。

如果将百万字节磁芯板作为主存储器,然后十万字节的磁芯板放到运算器当中。

嘶!

那么后续研制出来的晶体管计算机,每秒的运算速度,岂不是要超神?

众所周知,之前研发出来的103型电子管计算机,每秒运算速度仅仅只是1500次罢了。

自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启晶体管计算机的研发项目之后,103计算机就被大家抛弃了。

连制造这玩意儿的人,都没有了。

主要还是前面提及的电子管造价太贵了,大家都在等着晶体管计算机呢。

“国华,你们什么时候研制出了百万字节的磁芯板?为什么之前不拿出来呢?”

闵乃大开口说话的时候,语气不自觉就带着训斥人的口吻。

就好像陈国华是他的下属一样。

好吧,事实上,较真来说,陈国华还真就是闵乃大的下属。

然而陈国华一百二十多斤的体重,却是有两百斤的反骨。

何况他刚才还被闵乃大给拒绝了呢,因此这会儿回应对方的时候,也是硬气了起来。

“闵组长,这可是我们北汽制造厂的秘密啊,可不能随便告诉外人。”

好家伙,他是真懂得硬刚硬的。

前面闵乃大用保密的理由拒绝了陈国华采购运算器,现在马上就来了现世报,后者也用同样的理由回敬了对方。

这是,传说中的有来有往?

也就是泱泱五千年华夏这个礼仪之邦的礼尚往来?

闵乃大闻言,好悬没被气晕过去:陈国华这小子也太记仇了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