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自信(求月票)(2 / 2)

半年三套服装,勉强足够。

研究员就不仅仅是常服了,还有防护服,这个可是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采购了。

算起来,振华研究所的资金消耗也是十分恐怖的。

当然了,对比蘑菇蛋研究项目,平均每年两点八亿人民币的巨大消耗来说,就不值一提了。

是的,蘑菇蛋项目的消耗是非常恐怖的。

原时空的历史上,蘑菇蛋项目总共花费了二十八亿人民币。

这个项目是从五五年一月中旬启动的,到六四年十月份,将近十年整。

所以平均每年的花费就是两点八亿人民币。

在这个时空,也花费了很多钱,很多都是冤枉钱。

不过没关系,按照目前的进度来说,应该很快就可以引爆了。

到时候利剑在手,根本不需要害怕任何对手。

“议论什么呢?算我一个呗。”

殷孟伦神出鬼没,来到了曹国辉、唐增光和迟振功三人身后,笑呵呵地说道。

“没有,没有,我们就是随便说说。”

迟振功三人顿时尴尬不已地解释道,殷孟伦却依然笑呵呵地说道:

“是么?我怎么听到了不该听的话呢?真是随便聊聊吗?”

“是,真的就随便聊聊连长,我们干活去了.”

曹国辉他们干笑了一下,脚底抹油就准备开溜。

却是听到殷孟伦突然表情严肃,猛然喝道:

“都有,立正!”

熟悉的命令,下意识的反应,让曹国辉他们三人赶紧站直身体。

心里已经骂开了,早知道刚才就不应该碎碎念了,现在好了吧?被逮了个正着,肯定要挨罚了。

不管是之前的纪律,还是之前在后厨发生的爆炸事件,亦或者是除夕那天,陈国华遭受捅刀子的事儿。

都让现在的保卫科,格外警惕。

在这样的情况,曹国辉、唐增光和迟振功三人居然放松警惕,被殷孟伦逮着了。

一顿惩罚,当然免不了。

“操场,十圈,出发!”

短短六个字,直接让曹国辉他们三人心里松了一口气。

可等他们跑完步回来之后,又听到了殷孟伦的话:保密条例,罚抄十遍,还有五百字检讨,明天下班之前交上来。

三人顿时傻眼了。

窝草!

保密条例的字数可不少啊,十遍?

这不是要了老命嘛!

而且还有五百字的检讨,这个更难,因为他们几个都是小学读了几天或者几个月的人,哪里懂得那么多啊?

之前扫盲教育的时候,曹国辉他们当然参加了,只是他们现在还记得的文字,好像就不足五百字了。

难搞!

陈国华并不知道迟振功他们的事儿,此时他正在实验室里面忙碌着。

纯真空环境,可不是实验室变成了真空,而是完成掩膜与光刻胶涂层接触,以及之后的打光和曝光这几个步骤,都处在真空环境里。

对比过后,真空环境下,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

但!

很耗费时间,完成一个晶圆的打光曝光,最少需要五个小时。

并且这期间,需要大家格外地注意,不然的话,很容易前功尽弃。

除此之外,就是电力消耗很大,还得启动备用电源才行。

春节前,或者说在软件编程部门的那五十台计算机就位之后没几天,振华研究所的专属发电厂也已经启动了。

有了充足电力供应之后,五十台计算机自然是可以同时启动了。

不过,现在又要启动更多的设备,来完成三千枚芯片的生产,同样消耗更多的电。

即便如此,陈国华还是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但,这些消耗,陈国华就让财务人员全同济他们做好记录,到时候让邱宗岳报销。

是的,就是报销。

毕竟赚了零点四亿美刀这么多钱,报销一下,没什么毛病吧?

要不然的话,之前发下来的一千万,只怕要不了多久便会花光光了。

转眼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周,几乎可以确定了方案和人员。

于是陈国华就让林志武他们二十人,火力全开,加速完成剩下的两千多枚芯片的制造工作。

一周的研制时间,制造出来了三百多枚芯片。

虽说花了不少时间,但这个是完全值得的。

“好了,接下来就靠你们了!”

把任务交给林志武他们之后,陈国华就准备去其他实验室看看。

他已经消耗了一周的时间,其他实验室只怕是积攒了不少技术问题。

果然,接下来两天时间,他就忙碌个不停,几乎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不过,第三天下午的时候,物理研究所二部的王公衡找了过来。

是关于示波器的研制问题,并不仅仅只是数学问题,而是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好,王领导,我明天上午过去,可以吗?我现在也走不开。”

陈国华听罢之后,就知道这个示波器的问题,不是半天就能够解决的。

何况,现在距离下班就只有一个半小时了,更加不可能很快完成了。

王公衡闻言,也表示理解,便点头同意了。

“老陈,什么是示波器呀?”

等王公衡离开之后,旁边穿着防护服的薛晋权便笑呵呵地询问道。

“打听这么多干嘛?你很闲吗?就这点小技术还要我来,赶紧干活”

笑骂了一句,陈国华并没有说什么示波器的事儿,话题就这么转移了。

不管他们是否知道示波器,这些都不是什么保密的技术。

只是知道一个名字罢了。

陈国华担忧的是他们胡思乱想,导致接下来的试验失败。

所以,让他们收一收心,专心致志忙活眼前的事儿,才是正经。

转过天,陈国华就坐上汽车前往物理研究所二部。

到地方之后,很快就前往研究室,里面空间还蛮大的,也有不少人。

其中就有他六姐陈桂英。

“国华?你怎么来这里了?”

看到自己弟弟进来,陈桂英惊讶不已。

她当然知道她弟弟是北大数学教授,更是振华研究所的主任。

按理说,之前就已经确认过了,陈国华并不会来研究室这边,而是遇到什么数学问题的话,直接让他帮忙解答就可以了。

现在却是发现陈国华走了进来,意味着需要陈国华帮忙的并不仅仅是数学问题了,而是技术问题。

“六姐,领导请我来,我也不能不来呀。”

陈国华笑了笑,浅浅地开了一个开玩笑:

“再说了,我的思想觉悟也不低的呀,这种事怎么能总是让六姐你冲锋在前呢?”

旁边的王公衡等人都惊讶了一下,特别是示波器项目小组组长席德明,表情十分吃惊地看着陈国华两姐弟道:

“陈主任,你是我们陈研究员的弟弟?”

有句话叫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老陈家的孩子,却是各个都顶天立地。

在项目小组当中,陈桂英是什么人,不少研究员都十分清楚。

毕竟她家八兄妹,其中五个都沙场裹尸,为国捐躯了。

可谓是一门忠烈啊!

也因此,不管是上面还是项目组,对陈桂英都是颇多照顾的。

尽管陈桂英并不需要这样的照顾,但大家都很敬佩她。

跟席德明客套了几句,众人也没有过多地闲聊,而是开始了今天的任务。

在科研领域当中,示波器是电子测量仪器仪表的一种,用途十分广泛。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显示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的相对大小来反映加在示波器y偏转极板上的电压最大值的相对大小。

从而反映出电磁感应中所产生的交变电动势的最大值的大小。

因此借助示波器可以研究感应电动势与其产生条件的关系。

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可以通过显示电子信号的波形来了解电压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众所周知,电灯、收音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需要电路来提供电能。

电路是电流流过两点或多点之间的路径,电压则是在两点之间驱动电流的电力。

有些时候,电压表现不正常,那么就必须找出不正常的位置才能纠正它。

如果没有示波器的情况下,那么想要发现这个问题,就如同驾驶一辆蒙着眼罩的汽车。

作为蘑菇蛋项目的核心设备之一,示波器是测量核试验关键参数的重要设备。

没有它,就无法证实同步聚焦的技术突破。

什么是同步聚焦呢?

这不是今天的重点,今天的重点是示波器。

“席组长,看来你们缺少很多关键性的材料啊,这个印制电路板也不对啊.”

陈国华在观察了一下零零散散的众多零部件之后,顿时皱眉不已地说道。

旁边的席德明等人,尴尬不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啊。

早在一八九三年的时候,巴黎物理学家就已经发明了第一台示波器。

只不过这一台示波器的带宽非常小,只是在10到19khz之间。

四年之后,西德物理学家有发明了阴极射线管,使得示波器发展更加迅猛。

甚至在一九四六年的时候,霍华德和梅尔文两人成立了泰克公司,并且在同年就发明了第一台可以触发扫描和10mhz带宽的示波器。

触发扫描允许固定显示重复波形。

但,这些都是国外的尖端技术,人家怎么可能会提供给到京城呢?

不仅如此,而且是大力封锁。

莫斯科当年援助的那么多项目当中,根本就没有提及过示波器这东西,

就连很多先进元器件和设备,也都没有提。

五十年代中期的时候,赫鲁是当废铜烂铁卖给赵忠尧教授他们的原子所二部一座原子反应堆、两台回旋加速器和若干仪器设备等。

可是这里面,并没有示波器啊。

没有示波器,就无法推进蘑菇蛋项目。

在这个时代,内地在毫微秒脉冲技术方面是非常落后,技术知识和器材也同样匮乏。

所以想要研究示波器,毫无疑问,十分困难。

就好像现在,席德明他们这个项目小组,找到陈国华,就是因为他们拿出来的阴极射线管,不行。

示波器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现在的主流模拟示波器,另一种则是数字示波器。

模拟示波器使用高增益放大器在绿色阴极射线管屏幕行显示波形,它包括一个衰减器、一个前置放大器、一个模拟延迟线和一个将信号放大到阴极射线管模型所需电平的垂直放大器。

席德明他们需要研制的示波器,便是基于垂直系统控件的模拟示波器。

按理说,阴极射线管罢了,他们应该可以研制出来的啊。

毕竟众所周知,阴极射线管其实就是应用极为广泛的显示器,电视机、计算机等都用它来显示符号、图像、图形。

但示波器上面的阴极射线管跟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等不同。

否则的话,也不需要陈国华过来了。

当然了,这个也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振华研究所在去年研发出来芯片之后,陈国华就安排人研制显示器了。

他已经改进过显示器,对这方面的技术,并不陌生。

并且也有相关的技术人员,可以很快解决这个阴极射线管的问题。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触发系统里的光学元器件、探头等组件,无法研制出来。

京城光学仪器厂、西北光学仪器厂和魔都光学仪器厂等都有确认过,他们无法研制出来。

而振华研究所是有光学仪器实验室的,所以席德明才会让王公衡帮忙联系一下陈国华,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席组长,你们研制的这个垂直系统控件是需要可以设置输入耦合、带宽限制和带宽增强等要求的对吧?”

一边对照着设计图纸,一边观察着目前已有的元器件,陈国华如是问道。

他来是解决问题的,所以必须得问清楚情况才行。

“是的,陈主任,您也知道我们这个触发系统是能够稳定重复波形,并且从本质上拍摄波形照片”

席德明在旁边解释着说道:

“您也知道我们蘑菇蛋项目遇到的这个同步聚焦技术,是需要用到不同带宽的示波器,所以我们还需要用到不同触发系统.”

“例如边沿触发,以及响应输入信号中特定条件的阈值触发.”

“另外,基于要手机示波器读取的数据,我们还需要不同的探头”

旁边的王公衡和邱宗岳两人,听得头皮发麻,不多时就离开了房间。

听不下去了,主要是太复杂了。

而陈桂英等研究员则是跟小学生一样,认认真真地听着。

特别是听到陈国华自信满满地表示,他们振华研究所可以解决阴极射线管的问题时,大家都明显地松了一口气。

实在是因为这些元器件最是头疼。

匮乏的技术知识,完全没有辅助的设备,想要把示波器给研发出来,无疑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儿。

可是蘑菇蛋项目就需要这东西,缺少它是不可能的事儿。

几乎可以说,没有示波器的话,那么蘑菇蛋就不可能爆炸。

即便现如今已经把所谓的铀235给提炼出来了,那也没用啊。

没有爆炸学,想要引爆铀235?

呵呵,不可能!

而这个爆炸学里面就涉及到了一点,同步聚焦技术!

“行,席组长,我已经知道了,给我们一周的时间吧,我们振华研究所肯定可以给你们解决这些问题。”

陈国华在了解了所有的情况之后,自信满满地说道。

如果是其他层面的话,那么他还没有那么自信。

但光学元器件?探头?

振华研究所正好就是这个专业的,整个研究所里面,目前已经造出来了三台光刻机,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洁净室里面。

平时没有执行研究任务的时候,那么它们都可以作为教学器件。

总之,都不会浪费。

这就是为什么振华研究所需要那么多钱的原因。

这些设备,都是需要原材料来制造的,可不是陈国华他们这些人,赤手空拳就能够制造出来的。

“真的么?陈主任,您没跟我开玩笑?”

席德明顿时大喜,陈桂英等其他研究员也是惊喜、期盼地看着陈国华。

后者点点头,道:

“那是肯定的,我没必要跟您开玩笑,我们振华研究所的科研态度,一是一,二是二,从来不吹牛。”

听到陈国华如此笃定的话语,席德明他们全都欣喜不已。

然后表示要留下陈国华,好好吃一顿。

陈国华婉拒了。

看他们这个项目小组的研究员的脸,陈国华就知道,他们这边的待遇,不如振华研究所。

所以没必要留下来嚯嚯他们了。

于是,陈国华走出了研究室,他六姐送他出来了。

两姐弟走出来之后,陈桂英便有些好奇和微微的担忧:

“国华,你跟我说实话,你们真的能够完成刚才那些元器件的研制工作吗?而且还是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

她就是觉得陈国华太自信了,居然不给自己任何退路。

“六姐,您就放宽心吧,绝对没有问题的”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