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基因和种猪(求月票)(2 / 2)

伴随着陈国华的话,在场众人全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邱宗岳的瞳孔震动了一下,表情有些吃惊,“应该不会是猪瘟吧?”

“我也希望它不是猪瘟啊。”陈国华无奈地道。

谁希望啊?

接下来,贝俊健他们五位医生,尽管十分嫌弃,但陈国华和邱宗岳两人站一旁,他们也不得不进入猪栏,亲自给猪进行诊治。

虽说给人治疗和给猪治疗,这完全是两码事。

但终究还是治疗嘛。

然而,现如今对动物类的医药,属实是非常非常少。

陈国华没办法,只好先安排人对猪舍里的猪进行消毒和隔离。

至于用药这件事,贝俊健他们提出了部分用于治疗人的退烧中药。

既然是中药,陈国华也只能够死马当活马医了。

同时,他准备下午召集贝俊健等医生,以及研究人员,马上研制一款抗生素。

想要研发出抗生素,他也不知道能不能很快研制出来,因此现在的话,就只能先使用中药再说。

“主任,它们都不吃的话,怎么办?”

马明伟听到是要给猪喂食中药,顿时目瞪口呆地问道。

“你们保卫科平时不是有力气没地方使吗?找几个大汉给我按住它们,掰开它们的猪嘴,给我用水管,把中药灌进去就可以了”

陈国华的一句话,顿时让马明伟赶紧敬礼,然后逃也似地离开了。

因为他很清楚,陈国华这么说,大概率是生气了。

也对,这么愚蠢的问题,他是怎么问出来的呢?

食堂,处理好了猪的事儿,陈国华这个时候才有时间来吃饭。

邱宗岳今天过来,并不是提醒他晚上去参加庆功宴的事儿,而是港岛那边,克雷公司居然订购了一万枚五微米晶体管。

前几天,陈国华就建议过,元旦之后,五微米晶体管开始降价。

没想到克雷公司的雷蒙总裁,如此给面子,十分捧场地采购了一万枚晶体管。

之前,五微米晶体管的价格是五百美元一枚,一万枚起订。

现如今的价格暴跌到了一百美元一枚,还是一万枚起订。

虽说如此,但克雷公司的雷蒙,还真的挺会做人,也确实是想要跟华润公司建立好合作关系。

“对了,他们送的金球已经到京城了,你要不要看看?”

听到邱宗岳的话,陈国华摇摇头,道:

“就是黄金而已,有什么好看的?”

他要是想要黄金的话,随随便便都能够搞来不少。

不过,老邱这句话,倒是提醒了他,这个时代的内地,黄金开采的手段十分匮乏。

或者说开采黄金的效率很低下,并且黄金储备量很低,同时所知的黄金矿,很少。

偏偏现如今这个时代,金价虽说不高,但它十分平稳,而且跟美刀是等价的。

二战后,北美就拉着大不列颠、高卢鸡等好几个国家,建立了布雷顿森体系。

只要这个体系不垮,那么美金和黄金永远等价。

也就是每盎司黄金等于三十五美金。

从这个等式来看,似乎黄金也挺廉价的。

但要明白,现如今的美金,购买力是非常恐怖的。

一九六二年,好莱坞大明星泰勒接拍《埃及艳后》,当时的片酬是一百万美金。

这个一百万美金的实际购买力,放到后世的话,就要乘以一百四十到一百五十了。

在《绿皮书》中,托尼每周是一百二十五美元的工资。

而在一九六二年的北美,人均年收入是三千两百八十美元。

按照十二个月来计算,平均每个月的收入就是两百七十三块三毛左右。

谢利给托尼的工资是一百二十五美元,包吃住并且还有可能的消费,算下来大概就是五百五十美元一个月。

这几乎是当时北美人均国民收入的两倍。

一美元可以购买到两张免下车电影票,或者是十袋椒盐脆饼,或者是四份快捷套餐。

这便是这个时代的美元购买力,以及大部分人的工资情况。

换句话说,每盎司的黄金等于三十五美元的固定汇率,其实并不算太差。

当然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元的购买力,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七零年,肯定会大幅度下降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七十年代的时候,布雷顿森林体系会崩溃的原因之一。

不过,就目前来说,固定的黄金和美元汇率,一旦内地这边拥有更多的黄金,意味着就可以占大便宜。

为什么?

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来说,美金的购买力是不会下降得十分明显。

而内地这边一旦拥有几百吨,甚至是几千吨黄金的时候,那岂不是可以采购更多的设备、原材料等物资?

“国华,你怎么了?我脸上有花儿?”

见陈国华一直盯着自己看,尽管多少有些习惯了陈国华这样的行为,但邱宗岳心里还是忍不住有些发毛。

回过神来的陈国华,却神秘兮兮地问道:

“领导,您有没有兴趣投资一个项目?”

“什么项目?你先说说看。”

邱宗岳变得很谨慎,他怕陈国华又给他挖坑,让他往里面跳。

因为很明显啊,陈国华挖过好几次,偏偏邱宗岳每次都跳进去了。

主要是陈国华提出来的项目,每次都是需要投资很多钱。

而现如今上面,根本没有多少钱。

就是到处都要用钱的地方,如果给了振华研究所太多,那么势必其他地方就会变得很少。

“领导,我这个可是钱生钱的办法,虽说它投资大,但是它”

听到投资大这三个字,邱宗岳直接伸手拦住陈国华,打断道:

“打住,打住,国华你小子又想坑我是吧?”

“刚才吃饭之前你还说了要研发什么抗生素用来治疗动物,我估计又要投资不少钱吧?”

“现在你又跟我扯什么钱生钱的项目,哼哼,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吗?”

陈国华闻言,挑眉地问道:

“领导您确定不听吗?”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邱宗岳摇着头,就是不想听陈国华的话。

后者不由很是失望地感慨道:

“唉,不听就算了,我原本还想着告诉你们我有办法找到更多的黄金矿呢。”

“既然领导您不想听的话,那就算了,当我没说过”

此话一出,邱宗岳的双眼顿时瞪得滚圆,立马问道:

“等一下,国华你刚才说什么?你有办法找到更多的黄金矿?”

黄金矿是什么?

那可是钱啊!

从建国之后,普通老百姓就见不到黄金了。

为啥?

因为国家缺钱啊,把市面上的黄金都给回收了起来,不允许民间私自流通。

原时空历史上,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当时还有四百万盎司的黄金储备。

结果到了一九六二年,黄金储备已经降到了三百万盎司。

这个时空,由于振华研究所的关系,从国外采购的粮食、猪肉等等,倒是没有花费这些黄金储备。

可即便如此,那也仅仅只是四百万盎司啊。

换算成美金的话,只是一亿四千万美金罢了。

从这里也可以大概知道,这个时期的内地,确实很穷,很穷啊。

如果是可以知道更多的黄金矿,那么意味着可以开采出更多的黄金。

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啊。

所以,邱宗岳此时眼睛都冒着蓝光,死死盯着陈国华,希望后者不是说胡话,而是真的知道有很多黄金矿。

“领导,您不是说不听的吗?”

陈国华眨眨眼,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遮掩不住。

邱宗岳顿时没好气地说道:

“少跟我开玩笑,我年纪大了,听不了这样的玩笑话,你快点说,你都知道哪里有黄金矿?”

“当然知道啊,只不过,领导您可要听好咯,这一次我们振华研究所需要一千万的投资!”

此话一出,邱宗岳的眼珠子瞪得更大了。

好家伙,还真是狮子大开口呀。

过去的一九六一年,振华研究所就先后花掉了将近三千万人民币。

现在还是六二年的一月份,陈国华开口就要一千万人民币。

这也是太多了吧?

如果不是邱宗岳知道陈国华不是贪财的人,此时他都要怀疑后者到底是不是别有用心了。

事实上,振华研究所的财务人员和财务报表,几乎每个月都需要其他部队单位的审查机构来审计一下。

可不是什么例行公事的审计,走走过场就可以了。

那可是相当严肃的一件事,几乎是每一个支出项目,都需要较为详细的说明。

涉及到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等方面的采购支出,倒是相对简单一些。

不过,涉及到人员工资、食堂采购、奖励等方面的支出,就相对严谨了许多。

也因此,陈国华根本不惧这些。

讲真的,如果真的需要赚钱,陈国华直接去港岛就好了,他的赚钱能力,绝对吊打柳冠中。

只不过,在这个时代赚钱?

就算是加入到北美那边,那也是被摆上餐桌的肉罢了。

对于这样的事情,陈国华没有半点兴趣。

乾隆这位老皇帝活了足够长久,当了六十年的皇帝,仅仅只是比他爷爷康熙少了一年,但乾隆还当了三年的太上皇啊。

一辈子荣华富贵,六下江南,走遍了祖国大好河山。

可那又如何呢?

睡觉的床不也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吗?

只不过乾隆的床是珍贵的木制作的龙床罢了。

房间也不大,跟普通人的房间差了不多少。

因为房间过大,冬天就很冷。

甚至死后的乾隆,还被孙殿英给盗了,那块‘裹尸布’倒是挺珍贵的。

是什么缂丝陀罗尼经被,这东西是清朝皇族或部分受朝廷嘉赐的大臣在丧葬仪式上所使用的特殊织物。

反正就是挺珍贵的一件文物。

而乾隆这么牛逼的历史人物,实际上到老之后,也是一抔黄土罢了。

跟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物质生活这东西,对于陈国华来说,足够就好了,不需要太多。

金钱也一样,够用就行,没必要太多。

何况这辈子,想要私人飞机的话,陈国华可以自己造。

而且他还能够造出来更多的飞机。

当然了他相对惜命一些,所以飞机这东西也好,火车也罢,能少坐,就不坐。

等到技术成熟之后,陈国华到时候再自己造一架飞机,再去祖国大地走一走。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提一提火车速度,到时候乘坐改良后的火车,去其他地方看看。

至于说现在嘛,还是好好待在京城苟着。

“不行,一千万太多了,三百万吧!”

邱宗岳闻言,顿时讨价还价地说道,陈国华却摇摇头,道:

“领导,就一千万,而且这还是奖励,不计算在我们振华研究所的日常投资份额上面.”

听到他的话,邱宗岳接着说道:

“你小子到底要干嘛?”

“我想再成立几个实验室,多招点大学生,搞点研究.”

陈国华对猪肉有一种莫名的执着,虽说他并不是很喜欢吃猪肉。

但每到过节的时候,还是很喜欢吃一块肥瘦适中的扣肉解解馋。

是的,他还是比较馋扣肉的。

在他看来,再也没有其他肉食比扣肉更有吸引力了。

或许什么鲍鱼、三文鱼等海鲜的口感更好,又或者什么熊掌等之类的美食更有名气,但均不如扣肉。

而今天中午吃饭之前,陈国华遇到的这件关于猪瘟的事儿,让他想起了原时空历史上的一些不太好的事儿。

那个时候,陈国华家里每年都需要花费不少钱去请人给家里的老母猪配种。

这个是需要很多钱的。

众所周知,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内地的猪肉市场,已经是白猪的天下了。

当时陈国华他们家里养的猪,就是这种白猪。

而白猪可是外国品种,并不是内地本身的品种。

内地的猪肉品种都是黑猪,全国大约有八个这样的黑猪品种,但六七十年代之后,就逐渐被白猪取代了。

原因也十分简单,那就是白猪更加优秀。

彼时,内地这边的黑猪,一胎就是八到十头小猪。

然而白猪的一胎却是可以达到十八头小猪,差距很大。

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相比较黑猪来说,白猪更不容易生病死亡。

也因此,每年国家都会从国外进口两万头种猪,甚至还不止。

而一头种猪的价格都是三四万块人民币不等,非常昂贵。

这一点,就有点类似当年我们购买人家国外的芯片是一样的道理。

毕竟一头普通生猪肉的价格,按照十二块钱的零售价,按照两百七十斤的肉来计算,撑死就是三千多块钱。

结果一头种猪却是加了十倍,甚至更高的价格。

偏偏我们还不得不进口,因为内地是全球猪肉消耗大国,每年最少吃掉六七亿头猪。

其实按理说,只要采购了种猪,那么就可以自己进行培养了,并不需要每年都进口,毕竟没谁愿意当大冤种去花这个冤枉钱。

但是,这里面就涉及到了基因工程技术。

一头好的种猪,并不是从几十万头或者几百万头种猪里面挑选就可以了。

就跟芯片一样,从基因层面就要挑选好的种猪。

而众所周知,芯片这东西放大之后,就是纳米的结构,背后就涉及到了诸如离子注入设备、深紫外和极紫外光刻机等等,这是一套系统的产业链。

而挑选种猪和制造芯片,几乎是差不多。

这个猪放大一看,就会看到它有着几十亿个碱基对组成的基因。

挑选种猪就是需要在这么庞大的基因组里面,研究清楚哪些基因可以给猪带来哪些优点,避开哪些缺点。

另外,种猪跟芯片一样,都需要进行升级换代。

在种猪繁殖了三四代之后,就会出现品种退化的情况。

当然了,还是可以一直使用这样的种猪。

只不过,它可能就会出现每胎只能够生八九头小猪,甚至会更容易出现生病死亡等情况。

原时空历史上,陈国华家里也自己养过种猪来卖,甚至让它们自行繁殖。

但两三年之后,情况就不行了。

正是因为吃过这样的亏,所以陈国华才会因为猪瘟这件事,想到了基因技术。

这一点,其实跟杂交水稻的研究,有点类似。

上辈子,陈国华家里也有几亩水稻田,甚至后来还耕种同村或隔壁村的水稻田,一度达到了十五亩水稻田的规模。

所以陈国华在初中和高中这六年的暑假,都是很痛苦的回忆。

十五亩水稻田,全都用来种植水稻和花生。

每年夏季的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份这段时间,恰恰是暑假,陈国华都会在田里劳作,除了高考结束那一年去流水线工厂制作圣诞卡片之外,其他年份都没有缺席过。

农忙时节是真的要了老命,又辛苦又饿,太阳还很大。

最最最痛苦的就是,在田地里劳作,突然看到天边某一角来了乌云,还得跑回家去收稻谷。

那是跟时间赛跑啊,跟老天爷争分夺秒抢收稻谷。

关于这些痛苦的回忆,陈国华是不愿意去想的,但现在他的脑子特别好使,关于上辈子的很多记忆,就跟放电影一样,无比清晰。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