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围城(2 / 2)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7836 字 1个月前

而贾瑜接到这个情报时,正懒洋洋的躺在总兵府的大床上,享受着娜木钟和她的侍女苏日娜的服侍。

娜木钟

穿着一身宽松长袍的贾瑜躺在娜木钟的怀里,嘴里正吃着这位可敦送到嘴边的葡萄,而苏日娜则是红着脸替他捶腿。

看到这里,或许不少人心里涌起一丝疑惑,这是什么画面?

好吧,贾瑜摊牌了,他不装了。

事实就确实如同大伙猜的那样,在这几天时间里,我们的贾大人一个没忍住,将身边这位可敦给睡服了。

贾瑜承认,这事他确实干的不太地道,他也承认,他犯了一个全世界男人都会犯下的错误。

而且这位可敦也不愧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人物,用尤物这个词来形容她绝没有半点夸张,这点贾瑜可以用他小兄弟的名誉保证。

所以后果就是,在这几天里,他白天清点物资、安抚民众、张贴告示,并将城里十八至三十岁的民壮组织起来,将西城那段损毁的城墙重新修补了一遍。

晚上则是来到娜木钟这里扮演起了可汗老爷,至于负责扮演可敦的娜木钟本人怎么想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这个世界的本质原本就是弱肉强食,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参与进去好了。

至于前世的纪律……呸……你是想拿后世的剑,来斩前朝的官吗?

当然了,贾瑜也担心过事后娜木钟会不会寻死腻活,但令他惊讶的是这个女人的适应能力出乎意料的强。

才短短几天时间,娜木钟就已经和他熟络得如同老夫老妻一般,至于贾瑜担心的事情更是一点都没有发生。

刚开始,贾瑜还怀疑娜木钟是不是憋着什么心思,打算找机会对他报复,但随后他明白了,这并非是娜木钟水性杨花或是生性那啥,实在是因为这就是这个民族的特性。

自古以来,绝大多数游牧民族便有着“父死子继”的传统。

这种习俗的出现自然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自从游牧民初诞生以来,摆在他们面前的其实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生存。

所以,游牧民族几乎没有时间,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去考虑人伦的问题,如同马斯洛的人类五种需求,游牧民族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尚未解决,又何谈精神等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呢。

由于战争、灾难、疾病等诸多原因,游牧民族的成年男子,也很容易失去生命。

而他留下的妻妾,一方面,凭本身的能力难以在游牧民族生存下去,另一方面,大部分人也处于适于生育的年龄,在游牧民族看来,这就是闲置,就是最大的资源浪费。

因此,经过了数千年的演变,游牧民族这才形成了“父死子继”的传统。

有鉴于此,你要指望用中原王朝那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伦理来要求游牧民族的女人,那纯粹是想多了。

君不见蒙古人最伟大的英雄成吉思汗年轻时他的妻子孛儿帖被仇敌抢走了九个月,被救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大腹便便。

成吉思汗并没有暴跳如雷或是将孩子打掉,而是让孛儿帖将孩子生了下来,而且将那孩子取名术赤,且视如己出尽心教导其成材。

所以说你别指望游牧民族的女人会像中原王朝那样,一旦被男人那啥了就会寻死腻活的。

这不现实,因为对于这个民族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在生存面前全都得让步。

将一颗娜木钟喂的葡萄吃掉后,贾瑜突然说了句:“娜木钟……脱脱不花的大军已经到了宣府城外。”

刚说完这句话后,他便察觉到娜木钟的娇躯便是一颤。

贾瑜缓缓坐了起来,看了娜木钟好一会才悠然道:“我估计,明天脱脱不花就会率领大军攻城,届时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不论我和脱脱不花谁胜谁负,都不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

你只需要好好的呆在府邸里,静静等待胜负即可。”

娜木钟垂着头不说话,良久才轻声道:“这本来就是我们女人的命,我还能说什么呢。”

贾瑜没有再说话,而是下了床,让侍女帮他穿戴好盔甲后便出了屋子。

等到贾瑜出去后,娜木钟靠在床头上,泪水不停的流出。

苏日娜上前握住了她的手,轻声安慰道:“可敦,你别难过了。那位贾江军已经说了,大汗的大军已经到了城外,只要击败了这位贾江军,您就可以重新和大汗团聚了。”

苏日娜不说还好,听到她这么说后娜木钟哭得更厉害了。

正当她焦急的时候,娜木钟擦了擦眼泪,悲声问道:“苏日娜,我的命为什么这么苦,居然要经受这样痛苦的煎熬。”

“煎熬?”

苏日娜一开始还有些不明白,但转念一想,她发出了一声惊呼,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了娜木钟:“可敦……难道您……您喜欢上贾江军了?”

娜木钟白嫩的俏脸顿时就是一红,垂下了头低声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喜欢上他了,或许是不忍心看到他和可汗拼得你死我活吧。”

其实,就连娜木钟自己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此时的心情。

想她十五岁就嫁给了脱脱不花,虽然一直没有子嗣,但脱脱不花对她的宠爱并没有丝毫的减少,要说她对脱脱不花没有丝毫感情那是假话。

可要说这些天她对贾瑜这个占了她的身子的英俊潇洒的大夏将军没有丝毫的好感也不现实,所以说她此时的心情是格外矛盾的,但矛盾的地方就在这里,就连娜木钟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自己此时的心情。

不过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此时的宣府城外早已被五万蒙古大军围得水泄不通。

而在距离城外两里地,上千名工匠正不停的忙碌着,在他们的周围,一台台比人还高的回回炮正开始逐渐成型。

但谁也没注意到,一架小巧玲珑的无人机正静静的悬浮在蒙古大军的山上空,将这一切都传到了其主人的操控面板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