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罪不至死(2 / 2)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8994 字 1个月前

昌平帝眼中闪过一丝厌恶,摆了摆手,旁边的戴权会意,赶紧唤来两名太监将古福良抬了出去。

随后,昌平帝看向了早已看呆的符同玄,开口道:“符爱卿,莫非你也认为应当将王子腾捉拿下狱,然后移交三司会审吗?”

看着被两名太监抬走的古福良,符同玄只觉得嘴里一阵发苦。

他突然发现自己被古福良给拖累了,现在的他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如果他也说出要将王子腾三司会审的话,也一定会把谈卿云这位前内阁首辅给牵连进来。

可要是不把王子腾交由三司会审,那他刚才的所作所为无疑就成了一个笑话。

“这该死的古福良!”他心中暗自咒骂。

“符爱卿……符爱卿……”

昌平帝的声音犹如从天际传来一般再次飘荡在他耳边。

“你还未回答朕的话呢。”

面对昌平帝和满朝文武的目光,符同玄从未觉得如此难熬。

最后,他只能轻叹了口气,躬身道:“王子腾固然有罪,但罪不至死。

臣适才之所以弹劾他,也是不忍看到六万大夏将士的血白流,只是如何处置,全靠陛下圣心独断,臣不敢有异议!”

看到刚才还气势汹汹一副不将王子腾钉死誓不罢休的符同玄此刻却像打了败仗的模样,昌平帝的心就象大夏天吃了绿豆汤一般舒爽。

他的嘴角也微微向上勾起,转头看向了汪知节,“汪阁老……内阁对此是什么章程?”

汪知节也躬身道:“此事自有陛下圣裁,老臣无有不允。”

作为内阁首辅的汪知节这么一说,那就代表着整个文官集团在这件事上已经认怂了。

昌平帝故作沉稳的点点头:“既然诸位爱卿都询问朕的意见,那朕今日便做一回主,王子腾!”

听到昌平帝发话,王子腾赶紧快步走了出来,朝昌平帝跪了下来:“罪臣在!”

“潼关之败,固然有后方粮草物资未能及时送抵之原因,但你身为统军主帅,同样也负有责任。

往日因你重伤未愈,朕不忍对汝进行处置,今日既然符同玄对你进行弹劾,朕也对你一并做出处罚。

传朕旨意……王子腾身为统军主帅,辜负朕望,丢失潼关,导致神京门户大开。

今日撤了王子胜京营节度副使之职,贬为广威将军,在家闭门思过!

你可认罚?”

王子腾的眼泪哗的就落了下来,朝昌平帝重重的磕了一个头,颤声道:“臣王子腾领旨谢恩!”

看着跪在地上,身形苍凉孤寂的王子腾,贾瑜心里也松了口气。

看来昌平帝还是念及旧情,给了王子腾一个体面。

否则真的将王子腾贬为庶民的话,王家才是真的完了,到时候他昔日得罪过的人谁都会趁机过来踩一脚,那才是真的生不如死。

王子腾的事似乎耗完了皇帝和百官的精神,接下来又处理了一些琐碎的事后,今天的朝会便宣告结束了。

就在贾瑜正打算溜之大吉的时候,却被汪知节给喊住了。

“贾爵爷,您莫不是将昨儿个在御书房的事情给忘了?”

看着炯炯有神盯着自己的汪知节,贾瑜自然知道对方想问什么。

他很干脆的说:“当然……本官答应了的事情自然不会食言。

不过还有一些细节,咱们还是找个地方详细说说,您看如何?”

“当然……老夫正好要去文渊阁办事,咱们一起去那谈,顺便也品尝一下老夫珍藏的好茶。”

两人一边说一边并肩朝着文渊阁的方向走去。

东华门内文华殿后,原本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皇家藏书楼,后来高宗皇帝成立了内阁,顺带着将这里当成了办公场所。

如果将大夏比作一个巨人,那么文渊阁便是这个巨人的大脑。

作为大夏最高的最高的行政部门,每天不知有多少道命令从这里发布出去。

是以贾瑜刚来到这里,便不时看到有脚步匆匆的官员快步从旁边走过,甚至看到汪知节这位首辅也不来不及打招呼。

两人进了文渊阁后,汪知节将他领到一间小屋子坐了下来,随后命人泡了一壶茶过来。

贾瑜品了一口茶,缓缓点了点头:“不错……回味甘长,苦涩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清香,确实是好茶。”

“这可是扬州送来的雨前龙井,只有不到一斤,老夫平日里都不舍得喝,三思你有口福了。”

或许是两人独处的缘故,汪知节也没有喊贾瑜的官职,而是直接叫起了他的表字。

对于国人来说,称呼表字本身就意味着亲近的意思。

倘若是一般官员,能得一内阁首辅如此亲切的称呼,即便不感到诚惶诚恐也会大感亲切。

但贾瑜却不会这么想,因为他知道别看汪知节现在喊得这么亲切,待会挥舞小镰刀来可不会有丝毫的手软。

他笑了笑:“汪阁老,瑜自幼家贫,平日里别说新鲜的雨前龙井了,即便是高碎那也是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喝的好玩意。

所以对于什么好茶是不大懂的,也就是后来成亲之后,在拙荆的影响下,这才对品茶有了一些了解。”

汪知节目光烁烁看着他,突然问道:“三思,老夫听闻你先前也是金陵的秀才出身。

后来被顺天府尹袁英德给革了功名,不得已才弃笔从戎。

倘若有机会恢复你的功名,你可愿意?”

“恢复功名?”

贾瑜被汪知节这突如其来的话给小小的震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向了汪知节,很干脆的说:“汪大人,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好了。

瑜如今深受皇恩,添为定远伯,且蒙皇上不弃,赏了世袭罔替的恩典,已经不可能再回头。

还望您能见谅。”

汪知节心中暗叹了口气,他刚才的提问并非是真的要让贾瑜重新考取功名,而是隐晦的提醒他,你也曾经是读书人,现在重新改换阵营还不晚。

但贾瑜又怎么可能被他一个小小的暗示便贸然回头,即便他是当朝首辅也没用。

当场便明确的说了,哥们如今已经是与国同戚的勋贵,傻子才会再过那种三更眠五更起的苦逼日子,当个大夏的米虫他不香么?

事到如今,汪知节也抛弃了拉拢贾瑜的最后一丝希望。

望向贾瑜的目光也变得深邃起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