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请你赴宴(2 / 2)

我的红楼生涯 千斤顶 7830 字 1个月前

而最让昌平帝满意的是,军机处和内阁最大的不同就是军机处没有定额,所有军机大臣都是兼职,而且对品级没有固定要求,可任由昌平帝安插亲信,越级提拔,直接参与边务决策。

此举无疑是对内阁决策机制的“粗暴践踏”和“恣意破坏”,加强了君主集权。

对于这样的机构对于帝王来说简直就是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但凡有点野心的帝王都不会拒绝。

关于军机处的事情,昌平帝足足询问了一个多小时,直到贾瑜几乎把嘴巴都说干了,他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依然有些意犹未尽的他扭头对一旁的林如海三人道:“林爱卿、袁爱卿、景爱卿,你们认为贾瑜对于军机处的叙述还有何不懂或是不足之处?”

林如海没有说话,贾瑜毕竟是他的女婿,他无论是褒贬都不合适。

袁英德轻叹了一声,“陛下,虽然很不情愿,但不得不说,贾侯爷的这个提议非常的完整,微臣一时间居然没能找到任何漏洞。”

景三和则是赞叹道:“老臣也以为,这个奏请成立军机处的折子已经非常完善了,陛下可以考虑成立事宜了。”

昌平帝大笑道:“三位爱情可别忘了,你们如今可是内阁的阁老。

倘若军机处真成立起来,他们可是要从内阁分权的,你们就不担心么?”

景三和无奈道:“陛下,老臣认为贾侯爷有句话说得很对,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内阁的各位阁老虽然宦海沉浮数十载,但若是论起兵事,他们甚至还不如边关普通的校尉。

让这样的人对九边乃至辽东的紧急军情做出决策,无异于缘木求鱼,由此可见,这些年来为何我大夏边关为何频频告急了。

这就好比,明明边关粮草告急,可内阁却给边关调派了一大批的兵器甲胄过去,这样的情况近年来屡见不鲜,是以老臣以为,军情处的成立,或许能有效改善如今大夏边关的状况。”

昌平帝满意的看着三人,“朕近年来看惯了党同伐异,勾心斗角,倘若朝中的大臣都能如三位爱卿一般顾大体识大局,朕又何至于如此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伴随着一阵香风袭来,身着华美宫裳,挽着高髻、愈显秀颈白腻修长的白皇后,在几名宫女的侍奉下,进入殿中。

看到白皇后到来,贾瑜、林如海四人赶紧躬身行礼。

“臣等见过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各位爱卿快快平身。”

看到几位朝中重臣向自己行礼,白皇后赶紧双手虚扶,示意众人平身。

昌平帝也笑道:“梓童,你来了。”

白皇后微微颔首:“臣妾那边也是刚刚散了没多久,想着该去龙首宫为父皇道贺了,这才过来请陛下一同过去。”

贾瑜等四人见状,哪还不知道自己一行人应该麻溜滚蛋了,便齐声向昌平帝请求告退。

昌平帝也没有挽留,点头便同意了。

只是看到四人刚转身离去的背影,心中一动,嘴里喊道:“三思,你且留步。”

贾瑜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了昌平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陛下,还有何吩咐?”

“三思,倘若你没什么事的话,现在陪朕一同去一趟龙首宫,去见见太上皇。

你虽不是代善、代化二公的子孙,但你们同样出自金陵十二房,算起来也算是同宗同族,见见太上皇也是应该的。”

还没走远的林如海、袁英德和景三和三人脚步微微一顿,随后便率先离开。

白皇后也是俏脸露出惊讶之色,美眸转动再次看向了这位少年。

今天可是中秋节,也是合家团聚的日子,昌平帝这时候领着贾瑜去见太上皇。

这个时候,皇家宗室以及女眷可全都在龙首宫,昌平帝居然让一勋贵随侍,这可是把贾瑜当成真正的子侄来看待啊,甚至可以说视为肱骨腹心的表现了。

否则的话,昌平帝是绝不会带着他去龙首宫的。

不过作为昌平帝的枕边人,白皇后似乎品到了丈夫另外的一番含义,仿佛还包含了向太上皇炫耀的意思。

而作为当事人的贾瑜听后不但没有任何激动或是感激的情绪,反而有些犹豫起来。

别以为能参加皇家的家宴是什么好事,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今天皇帝器重你并不代表一直器重下去。

这就如同另一个时空的年羹尧一般。

当初雍正对年羹尧是何等器重,不但将他的妹妹提为贵妃,更是对将他的官职一升再升,官至抚远大将军,一等公、太子太保。

雍正为了赏赐给年羹尧新鲜的荔枝,更是命人快马加鞭从西安送到北京,仅仅只用了六天的时间,这个待遇比当年的杨贵妃也不遑多让。

可后来呢,当边疆叛乱扫除完毕后,失去了利用价值的年大将军最终也被雍正以一个跋扈无礼的罪名剥脱一切官职押解进京,随后满朝文武给他列出了大小罪状九十二款。

好家伙,放在后世,估计刑法里的条款都要被他犯了一遍。

最后,年羹尧被赐自尽时,年仅47岁。

所以贾瑜一直谨记,皇帝的承诺有时候跟青楼女子的誓言没什么区别,只要利益需要,他们随时可以翻脸。

跟着昌平帝去赴宴固然看似荣光,但鬼知道会不会听到见到一些犯忌讳的天家禁忌?

日后倘若这些禁忌传了出来,皇室中人会不会认为是自己故意流传出来的?

这些都是他担心的原因。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