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崇祯官窑(2 / 2)

“不用的。”齐鸣把盒子朝他推了推。

李贵连连摆手,嘴里一边念叨着<要的,要的>,脚下动作也没停,噔噔噔,近乎是小跑着离开的,齐鸣想拦都没拦住。

“算了,先看看是什么东西吧。再说了,你就算追上了,他也不会要回去的,只有让孙虎收下,他这心,才能真踏实下来。”

林轩喊住了从柜台后绕出,正要去追的齐鸣,同时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头的是件青花小罐,罐体不大25厘米左右,口径在8厘米。

“画的挺漂亮啊。你给看看,价值几何?”林轩抓在手上,夸了句,随后伸手一推,把罐子推向齐鸣。

齐鸣拿起一看,确实好看,而且还是个青花人物故事罐。

他将罐子托在手心,转了一圈,才道:“这画的应该是<呼延灼战扈三娘>。”

这是《水浒传》第55回的故事,故事原文是:梁山宋江军队攻陷高唐州,朝堂震惊,太尉高俅向宋徽宗推荐了呼延灼为征寇大将,讨伐梁山。

在与梁山军队接战后,呼延灼先后与林冲、扈三娘及孙立交锋,扈三娘与呼延灼大战十多个回合,均不分胜负,然而副将彭玘却为扈三娘所擒,于是呼延灼与韩滔以“连环马”大胜宋江,令梁山军队几度陷于苦战。

而后军师吴用派时迁去东京盗取徐宁雁翎甲,以赚徐宁上梁山教授钩镰枪,大破连环马。呼延灼最终战败,劝入梁山。

这件小罐上,呼延灼手持金锏骑马追杀,气势汹汹。一丈青扈三娘则是拿着双剑返身回击。双方交战的一侧还能见到人仰马翻的兵丁。

人物绘画生动,神情态貌俱佳,青花发色深沉浓丽,是一件品质上佳的青花瓷作品。

“你看这瓶子,能到什么年代?”林轩也在边上看了圈,好奇问道。

齐鸣心里有了答案,出于严谨,还是又用望气术验证了一番才道:“是崇祯年的。”

《水浒传》取材自北宋的农民起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但这故事其实早在南宋时候民间就有流传,并且传播的范围还挺广。

施耐庵做的其实是将这些故事收集整理,再润色发表的工作。

因为书中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梁山好汉攻城掠地,拥兵自重,杀官济贫的情节,所以打从成书之日起就是禁书。

连书都被禁,那将水浒故事作为一种题材,画在瓷器上,在明清两代也是明令禁止的,唯独崇祯时期是个例外。

原因也很简单,崇祯放开限制不是因为他有多开明,而是因为《水浒传》的后半段。后半段里,宋江等人接受朝廷招安,随后更是为了宋朝出生入死。

结合当时崇祯朝,农民起义四起,清军叩边的艰难处境,就不难猜出,崇祯放开这条规定,其实是希望地方农民起义的首领们,能学习《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归顺朝廷,甚至替他卖命。

想法挺好,但效果着实一般。

将罐子放下,齐鸣稍稍回忆了下这几年崇祯时期青花瓷的行情,给估了个价。

“这东西,大概能值8万左右,我现在就问问孙虎怎么处理吧。”

林轩撇撇嘴:“就他那性子,肯定做不出还回去的事儿。”

果然,齐鸣电话打过去,孙虎想都没想就收下了,但他转手就又送给了齐鸣。就这么个小东西,齐鸣也没跟他客气,简单聊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

“怎么没让他查查那黄彬。”林轩奇怪的看向齐鸣。

“总不能什么事儿都找他。找个时间,我去那店里看看,先打听一下,要是没个头绪,再让他帮着调查。”

齐鸣简单解释了句,便拿起这青花小罐,直接走到了店里的瓷器区,挑了个空着的货架就给放了上去。

他这边刚放好,就听门口有人粗着嗓子问道:“你们谁是老板,收东西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