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诸葛瑾荐才(2 / 2)

「好了好了,要拌嘴你们两一会下去拌,现在讨论正事!」

张硕知道两人并未认真,只是是互相打趣而已,但他还是责令停止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是不成方圆的。如果自己在和不在都没了区别,那确实是融入武将集团了,但同时,自己的权威也要受到严重的打击,这是张硕绝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眼下我乾国已经兼并ly郡,后续还有泗水的两县之地,等我们接管。暂时的接管不难,但后续的治理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我们目前没有任何的闲置人才储备,学堂那边才刚刚起步,没个几年的时间,也很难有所成效。那么各地的县令、监丞乃至镇长,该从哪里挖掘?这就得靠诸位爱卿的举荐了。

希望大家不要藏着掖着,把自己的亲属、好友、弟子、老师都举荐出来。莫不是孤心胸狭窄,或是乾国弱小,容不下他们?」

张硕说罢,看了一眼众臣,结果发现没有一个人开口的,不禁把主意又放在了谢安的身上:「安石,谢家乃是华夏顶级的世家,门徒故吏不应该遍布天下么?你怎么也不起个表率?目前乾国闲置的位置多,后续恐怕就只能去地方去慢慢历练,累积资历了。」

「微臣明白,待微臣回去后,便让族中子弟联络一下亲朋好友,看看是否有人还在闲赋之中。」

谢安微微淡笑道,他已经听出了张硕的言外之意。目前琅琊王氏还没有入乾,是他在乾国各地安插亲近之人,最好的时候。待后续王家来了,谢家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这个道理,谢安非常明白,但人才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介绍的。做的好有他的些许功劳,做不好恐怕也得牵连到他。所以这个人选上面,他还是得慎重再慎重。

「国君,微臣倒是有一人,想推荐给您。」

就在这个时候,东陵指挥使诸葛瑾开口了。

「子瑜所推之人是谁?」一听诸葛瑾要荐才,张硕一下子来了兴趣,当即询问道。

「启禀国君,微臣所推之人,乃是彭城名士严畯,此人年少时便喜爱学习,通晓《诗》、《书》、《三礼》,喜好《说文解字》,且品德高尚,高风亮节。臣可为其担保,无论是为一地县令,还是为一方监丞,都绝对没问题!」

「好!爱卿既然敢这么说,那孤自认他是一个大才,只是他人现今身处何方呢?」

张硕欣喜的说道。严畯这个人,他还是知道的,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官员、学者。性情忠厚,待人以诚。与诸葛瑾、步骘是好朋友,被张昭推荐给孙权作骑都尉、从事中郎。..

建安二十二年,横江将军鲁肃去世,孙权打算让严畯接替其位。严畯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对抗在荆州的关羽和北面的曹魏,便坚决不接受此任命。后来担任尚书令。享年七十八岁。著有《孝经传》、《潮水论》。

「臣与他乃是知己好友,眼下彭城郡战事焦灼,他已于昨日赶到ly郡,投奔于我。目前就安置在城内的一间民舍中,国君如果有意,臣随时可以带他来见您。」

「甚好,现今太色已晚,就不要打搅严先生休息了,明日一早带他来王宫见孤吧。」

张硕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对其他人道:「看见了么?你们要多向诸葛指挥使学习!」

「国君,我等皆是武夫,哪里认识那些咬文爵字的书生,您这不是强人所难么。」王章龙略带不服的说道。

「眼下乾国扩大一倍有余,难道军队就不用扩充么?况且我乾国历来缺将,王师帅有什么武夫推荐?」

「这……」

王彦龙闻言,不禁有些无奈,他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张硕竟然马上就反驳了,他可没有人才推荐啊。

「请国君给我一些时间,末将一定给您举荐一个人才!」

王彦龙一咬牙,还是硬气的夸下了海口,这么多同僚看着呢,他可不想丢脸。

「可不想让孤等的太久啊。」

张硕回应了王彦龙一句,继而又对殿下众人到:「时候不早了,明天都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且退下去休息吧。不过你们也都多留意一下,如果发现了什么人才,不要忘了举荐。」

「臣等遵旨。」

众人纷纷应喏,而后毕恭毕敬的退了下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