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戚家军诸将(2 / 2)

“杀!”

“杀!”

银龙军在赵云的带领下奋起,原本被压缩的阵线瞬间扩张出去两倍有余,近千的东晋军当即便惨死当场。

“不可能!”

后方追击而来的周访咆哮道:“赵子龙麾下只有不到三千的兵马,而我军兵马近十万,岂会让他们还扩散了阵线!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还是我东晋军的精锐么?”

“真是丢尽了我东晋健儿的尊严!”

郗鉴的脸色也有些铁青,挥舞着手臂怒斥道。要知道这八万精锐中,有五万人都是他带过来的东晋禁军。这要是给赵云逃脱了,他可比周访还丢脸。

周围的将士,听见两位主将的怒斥个个惭愧,他们也无法置信眼前的一切。深处包围圈内的乾军,怎么可能反杀占据绝对优势的东晋军!

周访一把拽来自己的亲兵统领,也就是自己的长子周抚,对着他咆哮道:“汝速带督战队过去,让秦明领军正面牵制赵云,后退一步者杀无赦!”

“喏!”

周抚一头是汗,急忙带领督战队赶了过去。

“戚将军,东晋军此行目标是乾国乐安军赵云,目前赵云已经陷入了东晋军的包围圈!”

不远处,被戚继光任命为斥候队长的陈大成,快步来到了戚继光的身前,脸色凝重的向他汇报道。

戚继光麾下一共有七大部将,陈大成便是其中之一,除了他以外的六人分别是吴惟忠、王如龙、朱珏、陈子銮、胡守仁以及楼楠。这七人在历史上便是戚家军内的重要将领,而在《皇朝》中,他们也是一直跟随着戚继光的生死兄弟。

“什么?赵子龙被包围了!”

原本坐在枯草坪上的戚继光,噌的一下站了起来,不过他马上便反应了过来:“如此看来,那赵子龙恐怕是怕王韶被东晋军迅速击破,所以统领一小股精锐兵马,先一步支援了!”

“大哥,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一旁的王如龙急声问道。历史上的他历经大小五十余战,自嘉靖四十年取得台州大捷后,又跟随戚继光援江西、战闽中、入宁德、破牛田、斗兴化、攻仙游,立下赫赫战功。其地位随之升迁,台州战后升把总,福清牛田战后授北路守备,后又升为福建都指挥佥事,最后擢拔为广东参将。

“勇”、“猛”、“狠”,就是王如龙打仗的最大特点。嘉靖四十一年,戚家军奉命到福建宁德去作战。因为那里有数千强悍的倭寇聚集在横屿岛上,横屿与陆地之间有十里宽的滩涂,倭寇自以为易守难攻,在岛上万无一失。不料戚家军在戚继光的指挥下,一日黎明趁海水退潮之际,每人带一捆草,边铺路边冲锋,待倭寇明白过来,戚家军已杀到眼前。

于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激战开始了。而当时的王如龙却被戚继光留在岸边待命,急得他恨不得飞过去杀敌,且对这样的安排口出怨言。不一阵子,攻岛的戚家军有所退却,王如龙得令带兵出战,大家又如猛虎下山一样,直扑过去,横屿很快被攻破。可见戚继光高明的用将之道,也可见神勇的王如龙在主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勇猛的王如龙,还创造了数起以少胜多的战例。嘉靖四十二年秋,在解仙游之围一战中,倭寇有两万,而戚继光率领的兵士不过六千人,虽取得了胜利,但倭寇四处逃窜,不能悉数歼灭。为扩大战果,戚继光率数千士兵追击,追到同安王仓坪时,倭寇仗着人多,疯狂反扑,戚家军一时无法抵挡。戚继光折箭为誓,鼓舞士气,王如龙则拔剑在手,怒吼“不败倭寇就自刎而亡”,另有两位勇猛的戚家军把总,举着战旗直冲上去。在几位将帅的鼓励督促之下,戚家军直把倭寇杀得鬼哭狼嚎。这一战,王如龙得了首功。从此,福建不再有大批倭寇入侵之事。

这之后,王如龙留在福建宁德任职,带领士兵修筑军事工地,与战士同甘共苦,大家都乐于效命。且先后取得了南澳之战、广东绵羊寨之战的胜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