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选调生(2 / 2)

他还说要将这个谈话流程写成一篇论文,年轻人的脑子就是比我们这些人活泛。”

说到最后他甚至都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张魁闻言眼睛也是不由得一亮,口中不停咀嚼着“录音、录像加笔录”这句话,最后同样不吝夸奖道:“不错!汉江同志,你们党风廉政办公室看来是遇到大才了啊!

你告诉曾硕同志,让他放开手脚去写,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作为他的共同发表人。”

共同发表人看起来似乎是张魁在占曾硕的便宜,但实际上是如果仅仅以曾硕的名义去发表这篇论文,或许很难引起什么波澜。

但若是加上张魁这个市纪委书记作为共同发表人,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且张魁说的是共同发表人,并不是论文第一作者,也就意味着他只不过是在后面挂着名,并没有想着要抢曾硕名声的意思。

王汉江作为老纪委、老党员干部自然是对这些事情再清楚不过,立马代表曾硕表示感谢。

两人又就曾硕的事情谈论了一会,张魁才让同样等在外面的办公室主任搬来了cd机和电视。

他第一个选中的就是周晓琴审讯时的录像,看完之后并没有太多的表现,只是面色看起来略显阴沉。

可在看完周大海的审讯录像之后,张魁直接就拍案而起了。

“好!好一个曾硕,这小子真的是审讯方面的天才,周大海这种级别的干部都能被他如此轻松地攻破心理防线,看来咱们纪委以后是离不了他了。”

王汉江本以为张魁是要为周大海做的那些事情而发怒,但却是没想到他竟然是夸奖曾硕。

还不等王汉江有所反应,张魁就收敛起了脸上的表情,严肃地看向他问道:“汉江同志,曾硕同志是今年的选调生吗?”

“书记,可能要让你失望了,曾硕不是今年的选调生,他是通过统考进来的。”王汉江解释道。

选调生,是各省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

在2008年之前,名牌大学的优秀选调生在分配到实际岗位上之后,据实际岗位的需求或者当地政府的情况,是可以直接授予副科级待遇的。

甚至某些偏远地区,清北这种顶级大学的选调生,更是能够直接成为正科级的实权干部。

所以张魁问曾硕是不是选调生,其实意思很明显,是想要给曾硕解决副科级待遇。

虽然说纪委前期的晋升要比其他部门轻松许多,但组织的晋升制度是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时间要求的。

哪怕曾硕再怎么表现得优秀,甚至是惊艳,在不是选调生的情况下,没有熬够资历想要晋升到副科级也是非常困难的。

2000年之前,其他部门科员晋升副科级或者副主任科员要求是工作满两年以上,且连续两年组织考核合格,才有资格晋升副科或者副主任科员。

纪委部门虽然比较宽松,但也需要工作满一年,并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才能够破格晋升副科或者副主任科员。

如果在工作中没有特别突出的贡献,想要晋升也只有熬资历,甚至比其他部门还要困难一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