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变与不变(2 / 2)

大明曹阿瞒 路人家 2669 字 1个月前

“所以要我说,老爷才不该总被留在南京,他可比这儿的官员,甚至是京城里的多半官员都厉害得多了。”郑梓妍赶紧出言帮着化解尴尬,总算是让黄鸣轻轻一笑:“罢了,这些官场上的事情,咱们就不在家里细说了。”

“对了,”这时他又看了看厅中,“道儿和心儿怎不在?”

三个妻子已经为黄鸣生下四子二女,其中两个女儿还小,一直都在后院由奶妈照看着。

长子黄守正和由徐允之所生的嫡子黄守山则在几年前就被送去了北京,入国子监就学。

这既是朝廷的恩荫,也是黄鸣作为儿子对黄锦的孝心,让两个孙儿在父亲跟前尽孝,让已年届五旬的黄锦能在出宫时有个陪伴。

而三子黄守道和幼子黄守心便留在他们身边,由黄鸣自己教导,虽十五六岁正是年轻气盛时,倒也颇为知礼。

可今日他们居然都不在家中,倒让黄鸣略感奇怪。

听他问起,徐允之这个当母亲便有些埋怨地看了他一眼:“还不是老爷你前些日子当了他们的面说了不少关于河堤的事情,他们就记在心上了。

“然后今日一早,居然不跟我们提一句,便偷偷去城外,说是要帮着官府查验堤坝,以防有什么疏漏。你说这大雨连绵的,要是受冻病了可如何是好?”

同样是母亲的沈蓉倒是不以为然,大咧咧道:“这也挺好,两个小家伙平日里就欠缺了历练,正好趁此机会让他们也经历些事情。姐姐,不是还有羽墨和长风一起跟去么,肯定不会让他们有事的。”

黄鸣这时也笑了:“他们能有这份心,就说明咱们平日对他们的教导没有白费!既然他们不在,那我们先用饭,晚上我还有些事情要办呢。”

黄鸣没有说谎,用过饭,回到自己书房的他确实还有些事情需要忙碌。

不过并非工部衙门里的差事,南京工部也没那么多事,而是看起了从京城来的一些密信。

这些年来,他人虽未曾回过北京,但那边的情报却总能及时了解。

比如说朝堂上一些重要人员的更迭,再比如说嘉靖的一些言行决策,他总能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了解。

今日自然也是一样,信中内容零零散散,却都是京城之人都未必能完全掌握的最近的新情况。

而在这些朝野中事里,黄鸣最在意的,却是一则看似普通的人员更迭——经皇帝确认,已封陶仲文为新一代国师,专门为自己炼丹修道……

“嘉靖已经彻底变了,从当初励精图治,又意为一代圣君的青年皇帝,变成了如今只会玩弄权术,一心想要追求长生仙道的独夫皇帝……之前是邵元杰,现在又是陶仲文,哎……

“而且今年就是壬寅年,那传说中的壬寅宫变也会发生,不知这一回后,他又会变成什么模样……”

越是这么想着,黄鸣的眉头皱得越紧。

他志向未改,总想着穿越一场有所作为,奈何天不从人愿,多年来只能困在这南京城,几乎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