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广陵散(2 / 2)

锦衣卿相 杨善 6363 字 1个月前

喔嗷,有戏,苏希锦眨了眨眼睛,兴致勃勃。

这是何表情?韩韫玉低头,淡淡道:“你与我一道去。”

“我就不用了吧?”苏希锦摇头,她可不想上去拉仇恨,“韩大哥先过去,我熟悉熟悉画艺,等你回来给你作画。”

胆小鬼,韩韫玉嘴唇弯曲,“好。”

芙蓉帐暖,二公主穿了件浅色宽松儒裙,头发随意绾成高髻,摇曳生姿。

“公主,韩公子在外等待。”

“请他进来吧。”

“不知公主找微臣所为何事?”韩韫玉立于门外,并未进来。

“没事便不能找你了吗?”二公主曲着手指,凤仙花染制的指甲血红而妖艳。

“公主若无事,微臣告退。”

“韩韫玉!”二公主忽地起身,怀里的波斯猫“呜咽”一声,匆忙逃跑。

“你莫以为我不能把你怎么样,”她厉声喝道,额头上青筋暴起,“纵使不能动你,我还不能动她吗?”

屋外蓦地一静,许久传来他冷淡疏远的声音,“公主不是仗势欺人之人,她也不是任人欺辱之人。”

她不是那样的人,那是哪样的人?

“公主既无事,微臣告退。”

二公主闭眼,外面传来他离开的声音,人越走越远。

苏希锦为韩韫玉画了一幅江山美人图,为了这幅画,她特地让他换回原来的衣裳和原来的姿势。

灵感到了,一气呵成。

晚上邱筠筠不仅打了一头獐子,还猎了一匹赤狐,若干白兔。

那估计通体赤色,娇小可爱,脚腕处有伤。

“苏小姐留着可以做个围脖。”邱筠筠道。

邱笙笙在他身后,冲她挤了挤眉。

韩韫玉眉头一挑,这邱大人当真厚脸皮,拿他韩家的东西,送他韩家的人。

狐狸?那不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吗?不可。

“听说狐狸有灵,不若治好它爪子上的伤口,放生吧。”苏希锦道。

这要是用来做围脖,怎么也得被网爆吧?

韩韫玉嘴角上扬,眼角笑意不止,“厨房已做好饭菜,邱公子邱小姐请入座。”

邱筠筠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将狐狸交给下人,“你不喜欢狐狸?那我下次换一个。”

苏希锦摇头,若是冬日,有人送上动物裘衣,她或许会穿,因为古代御寒之物稀少。

但让她杀生做衣,是万万不能的。

她怎么也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

山庄一日,地上一月,听说萧客与太常少卿幺女订婚,谢二公子与秦公子决裂,谢贵妃又怀孕了。

邱笙笙得到消息,悲惨痛哭,打马而回,邱筠筠追随而去。

苏希锦与韩韫玉在山上多待了两天,才回城。

随着谢贵妃怀孕的消息传来,覆盖在谢家头顶的乌云散去。由谢婉和谢二公子带来的晦气,一扫而光。

谢贵妃躺在周武煦怀里,春风得意,喜不自禁。

老天还是站在她那边的。

庆寿殿

“听说是个儿子?”

陈贤妃一身绛紫色金丝君子兰宫裙,端庄沉稳,低调内敛。

“贺太医是这么说。”

“谢家当真好运气,”贤妃淡笑,“将上次爹爹送来的红珊瑚送去仁明殿。”

“那珊瑚血色饱满,斑斓出彩,百年才得一株,”嬷嬷有些舍不得。

贤妃眼睛不眨一下,“有舍方有得。”

慈元殿

皇后抚着肚子,黯然神伤。一同进宫的女子,个个都有孩子傍身。

而贵妃这是第二胎,听说还是个男孩儿。

“娘娘莫急,无论谁做上那个位置,您都是太后。”

“别人的儿子,哪儿有亲身骨肉尽心?”皇后不以为然,“四皇子呢?”

四皇子乃吕婕妤之子,生母乃吕姓远亲,身份低微,因着生子才被封为昭仪。

“娘娘忘了,芙小姐拜师学琴刚回,您方才让四皇子去接芙小姐入宫。”

皇后一愣,是了,阿芙诗赋输了一筹,另辟蹊径,请了当代琴学第一人学琴。

其实女子迟早要嫁人,阿芙年纪到了,若能嫁给四皇子。她再推四皇子上位,这后宫还是她吕氏的。

景福殿

淑妃抱着六皇子,盯着桌上的书本发呆。

“娘亲,父王今日还会过来么?”

淑妃黯然回神,勉强笑道:“不会,旒儿乖,陪娘亲用完饭就睡觉好不好?”

六皇子突然伸手蒙住她的眼睛,“娘亲别难过,旒儿会一直陪着娘亲。”

“娘亲不难过,”淑妃拿开他的手,反而松了口气:“娘亲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天气渐渐热起来,厚重春装换成了轻薄夏装。韩韫玉渐渐忙了起来。

苏希锦有时在家看书,有时随苏义孝去田里查看木薯,更多是去韩府陪韩国栋下棋。

说是下棋,其实是单方面被虐。

按说她的棋艺在现代也算好的,来到这里屡屡受挫。

“棋谱,一百遍。”

韩国栋拍了拍青袍褶皱,天赋尚可,赶自己差远了。

“师父便是让我抄再多遍,也没用。”苏希锦撇嘴,“比不上你的老谋深算。”

“此为深谋远虑,”韩国栋冷哼,“上次让你弹的琴如何了?”

琴棋书画,后三者她已步入上乘之境,如今就剩下中等的琴艺了。

“尚可,”苏希锦让铁灵取来七弦琴,整衣而坐。

一曲《高山流水》自她指尖倾泻而出,气势恢宏,大气磅礴,技巧与情感完美转换,余音悠远,令人久久不能自拔。

“好,”外间传来一苍老浑厚的声音。

苏希锦扭头,就见一身着紫色官服的老者,双鬓斑白,头戴幞头,腰束革带,脚登黑靴,眉目慈祥。

紫色官服,三品以上?

果然就见韩国栋拱手,称道:“陶尚书。”

陶?看这样子,怕是尚书令。

“太傅折煞下官了,”陶尚书笑容和蔼可亲,“我在这附近遛弯儿,听见曼妙琴曲,便进来一探究竟。”

说着看着苏希锦,称赞:“小女娃谈得不错,继续。”

苏希锦挑眉,“那我再送你们一首《广陵散》。”

说罢,复又弹起,依旧流畅多变,初始缅怀过去,而后纷披灿烂,戈矛纵横,豪迈壮阔。将《广陵散》原本的愤慨凄苍,和后期的磅礴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好,”陶尚书拍手,“琴艺行云流水,感情充沛,两种情感衔接自如,慷慨激昂。倒不像是女子所弹。”

作者有话要说:如无意外,再有一章,便进入官场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