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八耻八荣(2 / 2)

锦衣卿相 杨善 5895 字 1个月前

苏希锦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活该。

官不官,丢人心,而今大头除了,他就跑出来捡现成的。哪有那么容易。

就像某位领导所说,“身在岗位不作为,拿着俸禄不干事,慵政懒正怠政,也是一种腐败。”

范大人欺软怕硬,庸、懒、怠政,三样俱全,不是腐败是什么?

想到这里,苏希锦回神,侧目见韩韫玉伏案练字,眼睛一转,殷勤凑了过去,“韩大人帮下官写副字吧。”

韩韫玉最近一直黏着她,处理公务搬来与她一道,没事帮她的“猪蹄”活血化瘀。若不能搬来,就让她搬过去,总之除了睡觉,两人就没分开过。

“写什么?”

“就写慵政懒政怠政是腐败,为忠君爱民孝顺是清廉。”

“不太通顺,”他笑她忘了平仄押韵,却仍是提笔书写,“慵政懒政怠政是腐政,忠心爱心孝心是清心。”

笔若游龙,行云流水,力透纸背,是一首好字。

苏希锦如获至宝,晾干墨迹,打算让人做成横幅,给各衙门装上。

又想着有反正有免费写手,索性将自己能想起的口号,都让他写上。

“为民、务实、清廉。”

“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

“你哪来那么多感想?”最后一副写完,韩韫玉笑问,真是越写越心惊,越写越佩服。

此中横幅有劝官篇,有束民篇,有劝学篇,若天下官员、百姓都能做到这样,何愁没有海晏河清,天下大同?

苏希锦一一收起纸张,口里回:“耳濡目染,政治觉悟。”

说完抱着整理好的纸张就往外走,脚没好,走路一瘸一瘸的。

韩韫玉皱眉拉她回来,“去哪里?”

“给各衙门送去,”她摇了摇手,“衙门、街上都张贴一些,营造必要氛围,如此才能让百姓耳濡目染。”

“让逐日去送,”韩韫玉说,免不了小心提醒,“你确定百姓都认得字?”

自然不能,大街上随便抓一个人都是文盲。

苏希锦闻言泄气,抱着纸张不撒手。

“给我。”

她恹恹问,“做甚?”

“摘抄一份,送往京城。”

苏希锦:“……”

“要不顺便再写上八耻八荣?”

“何为八耻八荣?”

“就是以热爱国家为荣……”

一阵捣鼓,终是如了她的愿。末了,她举着拳头发狠,“鼓励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考虑到百姓不认得字,苏希锦重启了宣传队,由他们为百姓讲解。至于官员,则被她要求将这些东西刻进骨子里,铭记于心。

如今惠州她独大,无人敢反对。而百姓信任崇拜她,自然一切由她说了算。

又过了几日,随着潘、蒋等人押运、离开,城中热度散去,百姓恢复平静。

然城中危机又发生了。

疟疾。

岭南最惧怕的病症,它犹如死神一般向众人走来。

苏希锦曾就疟疾防控一事,让官员挨家挨户宣传过。如今看来效果不佳。

此次疟疾发病者多住在山岭附近,曾跑去山里寻找野味。

“这帮愚民,好说歹说不听,发病就知道厉害了吧?”范知州拍着手掌,痛心疾首。

眼见着冬季来临,还两个多月过年,他考核的日子也近了。

此刻若是爆发时疫,永远别想远离这犄角旮旯之地。

苏希锦淡定从容,“也说不得不是这些引起的,如今天冷,哪来的蚊子?”

“苏大人有所不知,”范知州摇头无奈,“这边天暖,便是寒冬腊月也是有蚊虫叮咬的。再有那不怕死的蚊虫,就等着这时候咬人。”

苏希锦闭口不争,又见他干着急,“还得好好治理,别传出去感染别的州县才好。苏大人曾经治理过时疫,想必熟能生巧了吧?”

瞧瞧,遇到难题,又开始推卸责任了。

苏希锦敛容,她自然是熟练的,曾经的经验措施写给周武煦,朝廷已经定制成册,下发给各州府官员。

随手倒了一盏热茶给他,劝道,“大人多喝热水,别着急。上面有指导意见,发下去让各位大人实际操作运用,争取早日独当一面。”

说完起身,头也不回回府找华痴。如今城中,只他二人经验丰富,后者还有治理疟疾的方法。

如此她才敢放心大胆让手下人去做。

唯一遗憾的是人手不足。

“你上次说的那个卤汁做好了吗?”在院里找到华痴。

“可是疟疾发作了?”后者洗手出来,商梨怀孕八月,因着之前胎像不稳,最近有早产的迹象。

“是,城中有疟疾,哥哥可否抽个时间研制药方?”她有些愧疚,“嫂子这边我安排两个稳婆,时刻照看,一有动静就来告诉你。”

“妹妹说哪里话?”华痴不甚赞同,“救死扶伤是大夫天职,怎能置之不理?何况你嫂子……”

他摸了摸头,不好意思道:“我也没甚经验。”

专业的事还需专业的人来做。

如此主治医生有了着落,就缺医护人手。

苏希锦想着往医署去一趟,却见花狸喜气洋洋进来禀告,“大人,你猜谁来了?”

如此高兴,自然不是一般人。

苏希锦挑眉打趣,“莫不是你哪个哥哥?”

“大人!”花狸嗔怪,“是女医馆的大夫们。”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