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地中海之梦 第72章 变数、恐慌、激战(2 / 2)

宋战世界史 著作佐郎 6380 字 1个月前

而在这个时候,帕尔梅尼奥的左翼骑兵也开始与对方的右翼骑兵纠缠在一起,他们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只能依靠小规模的不断反击,将对手困死在阵地上。

与此同时,对方的卡尔达克步兵,也有一部分出现在亚历山大的右翼山地上。

从战争部署上来看,这部分人带来的威胁可能非常之大,但让人震撼的是亚历山大只派出了一小部分伙伴骑兵,就成功地阻止了他们的推进。

更加让人振奋的事情还在后面,前不久刚刚出过场的新组建的舰队。此时竟然搭载着宋朝的火药兵出现在西侧的海面上。

他们利用简单的投石机,甚至干脆凭借最为原始的臂力,将火药包扔在海滩上。

虽然有些火药包因为海水浸泡的缘故,而没能及时引爆,但那些成功着陆的,基本都给波斯人带来了惊天动地的震撼。

由于攻击的地点是敌方骑兵的后半部分,因此帕尔梅尼奥并没有受到影响,但后方陷入混乱的波斯级兵,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援助,而瞬间被帕尔梅尼奥击退,这是原本历史上不曾出现过的场面。

而不曾出现过的场面,此时还有一个,那就是北线战场上的激烈争锋。

北线战场原本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却因为宋朝的卷入而忽然增加了出来。

最为诡异的是,李宁和庞吉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足迹太过干扰原有的历史记载。

因此他们一开始的态度有些消极避战,纯粹用好沟和庞大的火力集群抵挡敌人的推进。

然而他们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因为挖掘的好沟太深又太过密布,导致自己在反冲锋的时候无法将方阵的齐整和骑兵的速度发挥出来。

因此,北线战场陷入到了残酷的拉锯战当中。甚至双方的指挥官都开始讨厌起这场战争了。

与宋朝军队对垒的是一些波斯境内的不足军队,他们的武装并不先进,战力也并不高,一般作为整个军队的后半部分,做一些体力活之类的工作。

由于波斯的谋臣们坚持认为,他们最大的敌人是亚历山大率领的马其顿军队,因此将他们的主力部署在了南线战场,所以用来对付李宁这群人的,也就只剩下本来就应该去做炮灰的部族军队。

于是在密布的壕沟群当中,中西亚的部族军队开始和东亚的散兵游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近距离搏斗。

李宁在几天之前接仗的时候,就对这样的场面深恶痛绝,但他没有在表面上立即做出调整,而是将消耗的主力从自家的进军换成了希腊佣兵,和当地一些投降了天国军队的土豪武装。

至于剩下的进军们去做什么,在这无法充分展开的狭隘战场上,他们能做的事情也就只剩下一点了,在兵力属于劣势的情况之下,自然是让战场变得更加狭窄才好,于是他们竟然开始继续挖壕沟。

于是当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枢密院的一张巨幅地图上出现了诡异的一幕。

皇帝在收到李宁的来信之后,在伊苏斯以北的某个空旷地带,用毛笔斜斜的画了一道指向阿马努斯门的线段。

然后他转过身去对李咨说:“这是我们所担忧的变数。他出手了,带去了和历史完全不同的一步棋。我们一直的记载可能将会因此而完全变得不再真实。只是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这一步得到足够的利益。”

“陛下您就不担心他会招致失败吗?”

“毫不担心。你是没有看到他的书信内容,如果你看到的话也不会担心。那些壕沟可能将会在接下来的战斗当中起到决定意义的作用。”

“您说这道线代表的是壕沟吗?那得花多少人去挖掘?这样分散兵力恐怕不是好事吧。”

“不,这充分证明敌军的调动和部署存在问题,没有足够的力量阻止他这么做。而且据我所知,敌军虽然宣称有50万支重,但只有20万支战斗兵力,其他基本上都是随军家属和各种杂七杂八的工匠奴隶。而这20万人还需要有一半以上放在南线战场阻挡亚历山大,我们所面临的也有可能仅仅是两倍之敌而已。”

“那也让人感到恐怖。”

“和我们有战争艺术啊。”皇帝看了看那道斜斜的线,忽然诡异地笑了起来,“阿马努斯门是他们逃跑的必经之地。李宁这是在讽刺啊,讽刺他们切断了马其顿人的归路。哈哈,一旦他们在南线的战争不利。那么他们在混乱的逃跑当中,将会遭到李宁所部更加凶狠的打击。而如果南线的亚历山大没有取胜,能凭借这条河沟,李宁也可以保住自己手中的兵力。这是一招可进可退的妙棋。”

皇帝这么一说,他的枢密大臣立刻陷入到了震惊当中。

他觉得自己还是小看李宁了,这样的手段绝不是一般人能够玩出来的。

而他不知道的是,李宁在小亚西亚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收集各种工程师,自从和狄奥多拉斯谈过之后,他就认为西方的这些工程师,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现在这群人在挖掘壕沟方面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

如此对于变数的担忧已经没有必要。,

这对于皇帝来说,毫无疑问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只是他的枢密大臣,似乎还有别的话要说。不过,他不确定在这个时候给皇帝泼冷水是不是件聪明的事情。

因此他在皇帝面前只是讷讷不言,直到回家之后才琢磨起了某些利弊得失。

蝴蝶效应一旦发生,所有的历史记录都将毁于一旦。这是他悟出来的,也是皇帝曾经在群臣面前强调过的。

那么就算要做出与历史上不一样的部署,恐怕也应该在最关键的时候,以便捞取最大的利益。

而现在他们所面临的伊苏斯会战,虽然从战争角度上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整个亚历山大东征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仗,但它能带来的利益又有哪些呢?

李咨是一个典型的用脑子思考的循吏,他非常清楚,这种重要的战争,是豁出命去保卫国家时才会发生的,但却不一定能够给胜利者带来足够的利益,因为往往带给胜利者的损失也不会太小。

所以他很怀疑李宁此时的做法是否正确。

因此他认为,从一个钢丝舞者的角度出发的话,他似乎应该坐视这场战役顺利结束,以便悄无声息地掏取更大利益。

继而他认为,李宁或许已经不再是前线最合适的指挥官了,也不但是相关事物最合适的谋划者呢,因为之前他所依仗的是,他对海外历史的熟悉,但是现在枢密院也掌握了一份想起程度不输给他所认知的海外历史。

所以他想劝说皇帝换掉李宁,这是短时间内,他恐怕无法将军功赫赫的李宁拿下。

而此时的李宁,正在做一件后方文臣们想不到的事情。

他率领一支军队,从阵地之前迅速地向东北方向移动。

所有的波斯人都意识到,他此行的攻击目标正是他们的退路所在阿马努斯门。

先前敌方挖掘航空的时候,他们散布在沿途的哨兵,就将类似的消息送了过来。

然而那个时候敌军没有集结重兵进行攻打。但现在,情况已经迥然不同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