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2 / 2)

元蠡道:“这几日驻城士兵拼死守城,用的正是先生当时献上的剿匪计策。”

街上闹乱还未散去,梁名章惊出一身冷汗。

“……起兵造反,按律当诛。”

自邺武帝登位以来,坊间流出太多关于这位新帝的传言。

传闻他好大喜功,统治蛮横,手段残忍,当初率领大军攻入邺都时,血漂皇宫,甚至手刃同袍兄弟,朝堂百官无不畏惧。

世人谈及这位新的帝王,纷纷色变,不似先帝因仁德的名声远扬而尊敬,多数都认为新帝专政残暴。

若真如传闻所言,怕只怕南郡被攻破那日,受苦的人会是此地无辜受牵连的百姓。

而当日受邀出席酒宴的各家仕族,都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郡守拉上密谋造反的贼船。

不消半日,郡守谋反的消息忽然传得满城皆知,一时间人心惶惶,有的百姓连地都不下了,拎着锄头围在郡守府门外,讨个说法。

元蠡混在其中,周围的百姓纷纷议论,将府邸围得水泄不通。

官兵形成的防线内,出现郡丞的身影。

郡丞壮起胆子,扯开嗓子大喊。

“新帝登基以来枉顾民间疾苦,外头那么多百姓饱受灾情所困,流离失所,新帝却只顾四处征讨,苛收徭役赋税,丝毫不管百姓死活,实乃……暴、暴君行径!”

只三言两语,惶惶不安的百姓们顷刻间就被挑起情绪。

又过几日,涿州西郡、连郡、郢郡等几郡战败的消息陆续传来,地处涿州要道的连郡一破,其他郡县被攻下只是迟早的事。

有人说守城主将被砍了头悬在城门示众,还有人说攻城的邺军为了军功滥杀无辜百姓…

南郡就像一锅烧开的水,彻底乱了。

*

百姓们再次堵到郡守府邸大门外讨要说法,可郡守已在前线传来战败消息时,携带家眷和财产逃之夭夭。

当下人去楼空,被抛弃的守卫士兵们面面相觑。

得到讯息的各家仕族也都乘车逃散,生怕落得个尸骨无存诛夷九族的下场。

只在朝夕瞬间,南郡就变了天。

**

梁王府,管事正差遣奴仆收拾细软。

梁名章将安排吩咐下去,心里头有点乱糟糟的。

元蠡匆匆赶来:“公子,门外来了许多仍未离城的百姓和官兵。”

眼下形势混乱,所有人都需要一个主心骨,可郡守和其他官员已经逃散,南郡作为梁王的封地,失了主心的民众自然如潮水涌来。

梁名章平日偶尔会给普通百姓看诊施药,如今情形,叫他于心不忍。

唐青安抚好两个孩子,从大门现身,看着周围每张慌乱无神的面孔,心生怜悯。

戚然之间,唐青走到梁名章身侧,宽抚道:“他们如今就需要个能下令安排的人,你背靠梁王府,说的话他们愿意听,当前疏散所有人,让他们收拾东西尽快离开,先找处隐蔽的地方暂时避避风头吧。”

唐青不懂攻城军队纪律是否严谨,作风如何。

但自古以来,攻城士兵们在城破后不听主将指令,劫掠百姓滥杀无辜的例子屡见不鲜,当前最重要的事就是让所有人找地方躲避起来,等形势稳定后,再进行下一步。

梁名章正色,就如唐青所言,先安抚百姓的情绪,随即让他们回去收拾粮食和水,离开城内,找地方藏起来暂避风头。

又看着唐青,吩咐道:“我让元蠡带着其他守卫护送你和安乐他们离开。”

唐青:“你呢?”

梁名章压低嗓音:“我不能走,郡守和郡尉勾结反贼,致使城里无数百姓无辜受害。南郡是义父的封地,无论如何,我得给朝廷一个交代,我留下来,和攻城的主将交涉。”

唐青正要开口,忽见几个守城的士兵带着伤疾急步跑来。

“不、不好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从越西聚集来了一大群山匪流寇,趁前方战乱绕向南郡烧杀抢掠。

眼下南郡的郡守和郡尉不知去向,没人带着散乱的士兵进行防御。

还未遣散的百姓和被抛弃的官兵们面朝梁王府跪下:“求公子救救我们!”

一些士兵前几日跟着将领在城外防御时,隐约听闻梁王府有位聪慧过人的门客。

那门客看似柔弱,可献出的计策却让朝廷派来的军队吃了亏败了仗。

福至心灵般,被抛弃的士兵们眼睛纷纷闪光,齐齐看向梁名章身边那位柔弱且带着帷帽的公子。

“公子救救我们!”

唐青眨眼。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