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节 战后余波(2 / 2)

狠宋 比萨饼 3970 字 2023-05-18

看到了面前跪了一地的文官武将,宋理宗气到浑身颤抖。

经过对回归官兵的了解,大宋的政事堂、枢密院、兵部、户部等一起完成了调查,事情一清二楚。

分清楚责任,首先盲目冒进,没有考虑到蒙古人的破坏因素;其次情报工作严重不到位,对中原的破败情况缺乏客观了解,要是平时多些侦察,做多些预案,甚至把黄河决堤的情况也算进去,预先准备,就不致于这么地被动。

以及对蒙古军的动向没有把握得住,反而对方对宋军从头到尾的行动了如指掌,这一点远不及蒙古军,因为宋军在斥侯小队战中完败。

另外,无粮入洛,犯了兵家之大忌,赵葵只发了区区五天粮食,居然敢叫徐敏子和杨谊西进,还说洛阳有粮食,殊不知就算把洛阳人都充当军粮,也不够近三万人嚼的。

且本就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分兵三部分,相互不能接应,给了蒙古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而史嵩之因为反对端平入洛加之忌惮赵葵、赵范兄弟等人一旦立功威胁自己的地位,从而不及时运粮,愣生生地把前线的宋军给饿了回来。

要知道一年半以前,就是他主持联蒙灭金之时,都能派孟拱支援蒙古军3万石粮食,仔细算下来,这些粮食足够蒙古军1个月到一年之用,

而今日端平入洛却说京湖地区灾荒破败,没有粮食支援宋军,任谁都不会相信。此次端平入洛失败他也有很大责任,致使此次北伐功败垂成。

有的原因不能说的,那就是赵葵、全子才是否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这个说法就是因为孟之祥能够把塔察儿给劝退,赵葵、全子才却兵败如山倒,二品文官的能力不如从五品武将?!

再有就是实力不济,仅仅六万人的端平入洛就让南宋显得吃紧,日后即便成功,重建和几十万人守卫的关河防线更是个无底洞,显然会拖垮南宋的经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本想据关守河,结果就是徐敏子、杨谊两支部队在洛阳被蒙古军队击败,几乎全军覆没,赵葵在汴京也遭受了大败,除了兵士损失之外,大量的军械、器甲、舟车都于此战中毁于一旦。

更糟糕的是两淮战区的宋军实力遭到重创,士气重创,江淮空虚,无人守御。

纵观整个端平入洛过程,南宋是在内部不团结,甚至巴不得宋军战败的情况下开启战争模式的,失败也就成为了必然。

三京得而复失,端平入洛俨然成为了一场失败的闹剧,宋理宗的春秋大梦也就彻底醒了。

他脸色铁青,殿臣们头低低眼湿湿,听着tj尖利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对端平入洛的军事行动,宋理宗下了罪已诏!

“罪已诏”是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时自省、检讨自己人过失、过错的一种口谕或者圣旨,用意都是帝王责怪、自省自己。

下了罪已诏承认错误,对帝王威望是一个重大打击,而满朝文武,谁都讨不了好,皇帝有责任,他们的责任更重,更大,一些忠心的大臣边听边哭!

接下来是理宗下诏追究责任:“赵葵与全子才各削一秩,余将亦贬秩有差。郑清之力辞执政,优诏慰留。史嵩之亦上疏求去,嵩之不肯转饷,罪尤甚于清之,准令免职。”但一切为时已晚。

作为这次军事行动中唯一一个亮点,孟之祥成功地救回三万多的淮兵,避免了宋军的进一步损失,然而,他的奖励却是迟迟未至,连带着赵贵禄等人的奖励,也未见朝廷明言。

咋回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