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蔬菜大棚(2 / 2)

重生1980年 奋斗的小康 3837 字 1个月前

毕竟全校每年加上大专,中专就只能考上7—8个,80年代高考,从录取人数上看,上重点大学的相当于现在的985(当时全国重点大学有88所,当时招生人数特别少。)

上个普通本科相当于现在的211,毕竟录取人数特别少,很多本科学校全校只有1000多人,每年只招生200多人。

80年代,全国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只有100多万,不是所有高中生都能参加高考,学校预考之后,能去参加高考的不到一半人。

就拿王权他们这县城高中101人,参加高考的50人,考上本科4人,专科2人,中专3人一共九人。

办好了入学手续,王权兄弟三人在县城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逛了逛,依然没找到卖小汽车的。

回来时,王权买了一卷子厚塑料布,和几大捆竹批子,王勇问他,“这是干啥用的?”

“回家你就知道了。”又买了些铁钉子,工具啥的,准备齐全,哥三赶着驴车就回家了。

秋收完,马上就要下霜了,东北的冬天地冻三尺,冰都封上了,哪里还有蘑菇这玩意可采摘的,存储的干蘑菇是有的。

王权这段时间在省城的农贸市场和县城供销社都问了,冬天他们都没啥新鲜蔬菜售卖的。

回到家,哥俩卸了车,按王权的安排,王勇跟着把买的塑料布和竹批子都放老屋后面了。

80年东北农村还没分产到户,王权合计着扣蔬菜棚子,只能在自家屋后这块空地上了。

“二哥,我复读了,咱家扣蔬菜棚子里里外外的活计都得你张罗了,不过生产队冬天没活妈和姐空闲下来也能帮衬着你。”

前世王权实打实的经历过温室蔬菜,那个年代东北的冬天超市里都是新鲜的温室种植蔬菜,虽然冬天也囤积大白菜,但是超市新鲜蔬菜的供应,从来没因为天寒地冻短缺过。

“扣蔬菜棚子。”王勇听自家三弟这一说楞了,他家年年冬天吃的都是夏天时晒的干菜,扣蔬菜棚子可是个新鲜词。

他知道自家三弟,读的书多,见识多,思想活络,让干啥就干啥呗。

“对,扣蔬菜棚子。”王权说干就干也不马虎,拿出纸笔先画了个蔬菜大棚的草图,拿卷尺量量,从灶台里撮了两铁锹小灰,撒出线框。

老屋后面的空地,靠着北面剁起来一米高的宽土墙,厚度足有500,插上竹批子延伸到老屋根底下插地里,上面在罩上厚塑料,王权想了想还得找些稻草,为了保温夜里盖在棚子上的,不然大冬天的一宿蔬菜得冻成冰。

哥俩折腾一下午,才剁起来4米左右的后山墙,王权累的腿都突突,熬到王娟和李素琴回来做饭,他就直接回屋歇着了。

生产队忙着秋收,帮手王勇找不到人,兄弟俩又干了两天,也才干出个大框,竹批子插上了,可塑料布没上,稻草的被子没打,菜苗没育种,好多的活计都没干。

周一这天早上王权就要去县城一中复读了,临走时候不放心交待自家二哥王勇:“二哥,今个我得去上课了,你自己慢慢干,周末我回家跟你俩弄。”

县城高中王权不能天天跑通勤,只得住校,来回上课方便。

“成,老三你好好读。”王勇觉着依照自家三弟的脑袋瓜子,明年一准考上大学。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