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唇枪舌剑(2 / 2)

他们烧杀抢掠,引起北齐边境民不聊生,北齐自然也不能惯着他们,曾经数次派兵讨伐。

因此双方死伤无数。

而此刻,杜蘅只提契丹的死伤,丝毫不提北齐。

从渊源和历史上,南梁无疑是占便宜的,毕竟南梁和契丹相隔太远,双方很难产生什么摩擦。

“可汗陛下,不错,你我两国确实有过一些摩擦,可那都是过去了,咱们应该摒弃旧怨,一起向前看。”

宇文焘循循善诱的道:“如果咱们两国能够结盟,我朝决定打开榷场,与契丹互市贸易,你们需要的茶叶、盐铁都不会短缺,这对你们可大有裨益啊。”

北齐对契丹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济制裁。

打仗嘛,半斤八两,北齐的铁骑牛逼,但契丹是马上民族,骑兵也不是盖的。

而且游牧民族有个好处,他们打仗不必顾及城池,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除非北齐出现像霍去病一样的牛人,否则一旦深入草原腹地,你都找不到契丹人的行踪。

所以他们像是永远消灭不完似的。

最后北齐只能采取关闭榷场的方式,沉重的打击契丹,因为契丹需要很多中原的物资,而北齐不需要契丹的物资,哪怕最珍贵的战马,北齐也有自己的养马地。

相比之下,南梁的养马地就差太多了,养出的马素质相比北马差距太大,所以他们的骑兵都干不过北齐的骑兵。

契丹官员又开始议论起来,榷场对于他们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别的不说,单说茶叶,游牧民族离开了它就不行,这已然是他们生活的必需品,可是北齐榷场关闭之后,他们只能跑去更远的地方购买茶叶。

大多都是西域商人,从北齐或者南梁买了茶叶之后,从西边来,但西边的吐谷浑是北齐有着血缘的部落,所以吐谷浑和契丹也封锁了边境,商人只能偷渡过去。

这样拿到契丹的茶叶,自然价格就更贵了,一块劣等的茶砖能换一头牛或者一头羊,甚至有时不止这些。

“怎么办?我看这些契丹人有些心动了。”许安在杜蘅耳边低语道。

怒海愤愤的道:“北齐人太卑鄙了,他们要是跟契丹结盟,那么我们吐蕃也有危险。”

杜蘅再次对遇折道:“可汗,你们契丹与其跟北齐互市,倒不如跟我大梁互市,北齐反复无常,你怎么知道他们跟你们互市之后,会不会又反悔了呢?”

“反观我们大梁,与贵国可从没有过矛盾,若能结为友邦,则可福泽两国子民。”

“呵呵,杜蘅,你没开玩笑吧?”裴胖子笑了起来,“你们跟契丹相隔万里,你们怎么互市?”

“大梁商人连西域都去得,何况契丹呢?吐蕃与大梁是盟国,我们借道吐蕃,完全没有风险。就连这次我到契丹出使,都是吐蕃将士护送,可见大梁与吐蕃之间已然是牢不可破的关系。”

怒海出面说道:“不错,我就是吐蕃踏白城的侍卫队长,奉节尔之命保护大梁使团的安全。”

“哼,可你忘了还有个吐谷浑,你们想到契丹,就要经过吐谷浑。”裴胖子冷哼了一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