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整理思路(2 / 2)

摸着小丫头枯黄的头发,叶霓心有愧疚。

让这七八岁的孩子伺候自己,实在良心难安。

她往屋外望去,见那一对双胞胎被冻得直缩脖子,脚下却只穿着草鞋,她心中也很不是滋味。

虽说叶家也算个富庶人家,但如今到底落魄了,家中还没了耶娘,以后的生活更是没个保障。

见多了二十一世纪熊孩子的叶霓,与大娘二娘的想法很是不同,就是她们口中十分不听话的四娘,在她看来也是极其乖巧懂事的。

仓河村不算大,村里谁家有什么事很快整个村子便都知晓了。

得知叶霓醒了之后,陆陆续续有人家上门探望,凡事过来的,无一不带些米粟,好些的还会捎些鸡蛋来。

有了这些东西,叶家姐弟几个伙食都好了许多。

但先前躺了太久,叶霓的精神也不算很好,时常还是清醒一阵子昏睡一阵子。

“那是甚?”

四娘言道:“是谢阿兄送来的兔子。”

那人送来时说是要给她阿姊解解闷,但是看着那肥嘟嘟的兔子,四娘没说。

兔子?

叶霓新奇地走过去看了一眼,一看便口水直流,虽说大庸不禁私盐,寻常人家吃饭不至于没有盐,但这么多天的清汤寡水下来,导致她一见这兔子便想起了麻辣兔头。

可惜大庸朝没有辣椒,五香粉孜然粉倒是有,却十分昂贵,估计只有县城里有的卖。

叶家如今这情况,想买来吃也不现实。

她摸着这肥嘟嘟的兔子,又看看自家小妹嘴馋的模样,最后言道:“我们把这兔子炖了吃肉,可好?”

小丫头重重点头,自从她家阿姊醒了之后,就一改之前的冷淡模样,这几日乡里乡亲送来的鸡蛋,一大半进了她和两个弟弟的肚子里。

和以前相比,四娘更喜欢如今的三姊。

另一边,叶霓提着刀拎着兔子,却发起了愁,原身算是正妻最小的孩子,自幼也是千恩万宠的,饭做得不像样子,农活也不利索,就更别提杀兔子这种活计了。

“去,把你长姊叫来。”

叶大娘嫁的是同村,往来她这儿倒也算方便。

等人过来是也是一愣,大娘笑盈盈地夺过刀来,“我来便是,你这样会读书的小娘子,哪里做得来这些?”

叶霓被挤出来,脸上也臊红一片,不管是她还是原身,都算不上会读书,原身也不过是出于恋慕谢长安的心理,硬着头皮读了些书,勉强能识得字罢了。

但叶大娘不同,她自幼在乡野间长大,叶父谨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糟粕,根本不让自家女儿读书习字,久而久之,大娘便很崇敬那些能读书的人。

但其实除开叶父叶母的封建思想,这仓河村乃至临近的石头城,能供自家小孩读书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在大庸朝,读书一事还是被士族大家牢牢垄断着。

大娘活做得又快又好,在她发愣的时间,兔子很快便炖好了,这兔子肥嫩,甚至不需放什么油,最后只草草的撒了葱花和盐巴,便已然喷香无比。

“三娘,你快坐下吃。”

“不急。”叶霓将兔子分作几块,小些的拿给四娘吃。

四娘还在长身体的年纪,一得了吃食便飞快的吃了,却被大娘狠狠剜了一眼。

“你三姊身体刚好些,怎得这么不懂事?”

“不碍事,小孩子吃多了便不馋嘴了。”叶霓将最大的一份兔肉装在一个瓦罐里。

“长姊,你带着回去吧。”

“这怎么可以……”叶大娘拒绝的话说到嘴边,却见她小妹一脸不容拒绝,最后她抹着眼泪抱着罐子回去了。

叶霓叹气,村子里的人情往来都要讲究,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叶大娘的夫家接济了她们这么久,却迟迟没有回礼,想来叶大娘在夫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她刚好那段日子,来她们家送东西的村民,她也都一一记在心里,等来日再慢慢还回去。

毕竟如今的当务之急,是如何改善叶家的经济情况,至少让这几个小的好好长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