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约会(2 / 2)

梁九功只恨安贵人和荣贵人跑得快,不然等会儿皇上发起火来还能多两个人分摊。

康熙双手握着栏杆,手背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半天才冷笑一声:“你上来,否则免谈。”

太子到底是谁的儿子?皇上还讲不讲理了!

郝如月心中一万头羊驼跑过来跑过去,可一想到奶团子咯咯咯的笑声,郝如月咬牙跺脚,职场潜规则她都不怕,踩着恨天高爬山算什么!

想着便去扶丁香的手臂,宫女穿绣鞋走得稳,结果靠山山倒,靠人人倒,丁香让她一扶,差点跪了。

早已吓到腿软。

郝如月:“……”

反正是仲夏,郝如月脚疼得厉害,干脆脱了恨天高,只穿绫袜爬上了堆绣山。

安贵人说得不错,高处果然凉快。转过御景亭,夜风扑面,郝如月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很像换了一个季节。

借着灯笼的微光,抬眸与男人四目相对。对方身量很高,挡住了背后的月亮,明黄常服在黑夜里不再耀目,反倒是一双凤眼映着灯笼的光,仿佛盛满星河。

男人朝她伸出手:“过来,陪朕吹吹风。”

表情自然,亲切随意,好像她早就是六宫妃嫔中的一份子了。

郝如月仰头看他,在心里翻了个白眼:“丁香,拿我的恨天高来。”

丁香反应了一下才想起什么是恨天高,忙将手里提着花盆鞋放到地上,服侍郝如月穿上。

再直起身,抬眼看男人,脖子舒服多了。

输人不能输阵。

男人伸出的手固执地悬在半空,仿佛她不握上去,他就准备一直悬着。

爱悬便悬着吧,反正受累的不是她。

郝如月绕过男人直奔前方的汉白玉栏杆,下一秒腰被人从后面搂住了,她学过女子防身术,下意识便是一个背摔。

然而没成功,反被人抱得更紧了,呼吸艰难。

余光瞥见梁九功低着头猫着腰带走了所有人,郝如月深深吸气:“皇上想在这里吗?”

“别动,让朕抱抱你。”男人的声音很轻,带着少见的脆弱。

手臂果然放松了一些。

郝如月调整姿势,尽量靠着男人站,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呼吸,这才稳住心神:“皇上有什么烦心事么?”

“云南、贵州、福建都丢了,下一个可能是湖南。”男人声音低沉,压了一些重量在郝如月身上,仿佛想让她为自己分担肩上的千斤重担。

康熙以为郝如月像原主那样不关心政事,在她面前可以无所顾忌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反正她也不一定听得懂。

可郝如月并不是原主,她学过历史,一听就知道康熙在说平三藩的事,不过她不打算让康熙知道她听懂了:“丢了南边,皇上还有北边啊,京城在北边,盛京也在北边。”

一听就是孩子话,却也提醒了康熙。北边很重要,想要对付南边首先要安定北边,防止南北夹击,察哈尔的蠢蠢欲动比三藩之乱更危险。

本来康熙顾念着昔日情谊,想给察哈尔一个主动回头的机会,早知那边有异动,迟迟没有动手。

如今想来,倒是自己糊涂了。

可即便他想动手,兵员也是问题,三藩造反朝廷的可用之兵几乎都拿来平定南方了,北边兵员严重不足。

察哈尔也正是算准了这一点,才敢趁他病,要他命。

要不怎么说康熙是个职业皇帝呢,一说起政事,心思立刻从儿女情长一秒切换到军国大事:“北边无人可用。”

兵员是一方面,将帅才是大问题:“若湖南也丢了,朕打算御驾亲征。”

历史上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只不过被众臣和太皇太后联手劝住了,理由是御驾亲征赢了是应该的,输了丢脸不说还会损伤士气,性价比不高。

“若北边也丢了,皇上会怎样?”郝如月忽然好奇。

康熙微微蹙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真有那一天,朕不会学崇祯,朕大约会披挂上阵,与将士们共进退,与大清共存亡。”

说话间,两人已然分开,各自凭栏远眺,望着前方乌漆嘛黑的紫禁城,进行一场足以扭转战局的对话。

郝如月轻笑:“不是还没到那一步吗,皇上何苦提前上战场?”

康熙也笑:“是啊,他们也劝朕,可朕觉得你说的最在理。”

郝如月屈膝:“臣不懂这些,谢皇上夸奖。”

“南边离得还远,有些节制,北边是个大麻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康熙这时候就想跟不懂的人聊。

书到用时方恨少,郝如月仔细回忆了一下,半天才接上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既是大麻烦就要多找几个人商量。”

没用的,早商量过了,不然他也不会想到御驾亲征,由他坐镇南边,换几个将领回来应付察哈尔。

见康熙摇头,郝如月又道:“这等难题,皇上不如去请教一下太皇太后。”

历史上察哈尔的叛乱,好像就是太皇太后亲自出马搞定的。

毕竟没有人比蒙古人更了解蒙古人。

康熙苦笑:“太皇太后一直病着,不愿见人。”

郝如月看向远处虚无:“臣听说太皇太后的病已经好了,这段时间进宫给她老人家请安的人可是不少。”

康熙挑眉:“哦?都有些什么人?”

郝如月眨眨眼:“都是蒙古的老亲,怎么,皇上不知道?”

康熙还真没关注:“因为钮祜禄氏的事,太皇太后动了肝火,有些怨朕。”

郝如月笑,看向康熙:“这有何难,皇上答应臣之所请,臣便给皇上想个好法子,保证太皇太后无法拒绝。”

慈宁宫,太皇太后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打得苏麻喇姑都忧心起来:“太皇太后这几日太过操劳,仔细着身子,早点歇吧。”

太皇太后提着毛笔,头也不抬:“我也想歇,可是不成啊,察哈尔那边不老实,我的找个人替皇上看着。”

说到皇上,太皇太后下笔便有些慢了:“我这病好了有几日了,宫里都知道了吧。”

苏麻喇姑明白太皇太后的意思:“前朝事忙,皇上大约顾不过来。”

太皇太后毛笔一顿,纠正苏麻喇姑:“谁说皇上了,他忙就让他忙好了。便是他来了,我还不一定见呢。”

苏麻喇姑笑道:“您这就是说气话了。”

太皇太后满腹牢骚,索性搁笔:“我说气话?我的气性可没有咱们皇上大。”

恰在此时,有小宫女在门帘处探头探脑,见苏麻喇姑要出去,太皇太后忽然道:“有什么话就在这儿说,不用弄鬼儿糊弄我。”

苏麻喇姑只得将小宫女叫进来,小宫女禀报说:“皇上陪太后用过晚膳便去御花园消食了,随后慈仁宫的赫舍里女官也盛装去了御花园,同时过去的还有永和宫的安贵人和钟粹宫的荣贵人。”

太皇太后呵一声笑出来,打发走小宫女,转头对苏麻喇姑道:“这就是你说的前朝事忙?”

说着将桌上的信纸揉皱,赌气道:“不写了,不写了,皇上都不着急,我急什么!”

苏麻喇姑忙上前劝慰,太皇太后根本不听:“皇上赌气不来,太子也不来,一个个的,都是白眼儿狼!”

连着好几日陪太皇太后召见蒙古老亲,太后也是腰酸背疼,临睡前忽然想起一事,对身边服侍的说:“明日记得提醒我,去慈宁宫请安的时候带上太子。太皇太后病体痊愈,还没见过重孙呢。”

说起来也是她的疏忽。

结果翌日要走的时候,太子还没睡醒,太后疼孙子不忍心打扰,仍旧自己去了。

太后前脚刚走,皇上便到了,跟着一起来的,还有从乾清宫临时调拨的二十个宫女太监。

松佳嬷嬷、丁香和芍药全都惊了,昨夜姑娘盛装出去,盛装回来,只让皇上抱了一下,都没侍寝,就从乾清宫一下子调了二十个人过来!

本朝力行节俭,乾清宫里伺候的人比先帝在时还少,跟前朝更是没的比,一下调来二十个人,恐怕乾清宫的人手都要紧张了。

姑娘威武!

郝如月照单全收,笑眯眯捅了捅摇篮里的奶团子,奶团子唰地睁开眼睛,看着郝如月咯咯咯地笑。

郝如月朝他比出一个大拇指,额外吩咐乳母给太子加餐。

康熙看得一脸懵:“所以你的法子是?

郝如月从乳母怀中接过刚刚吃饱的太子,竖抱着轻轻拍奶嗝,边拍边说:“正是太子。太子吃饱了,要为汗阿玛分忧,为大清的江山社稷出力了。”

被拍出奶嗝,奶团子舒服地将头靠在郝如月肩上,然后朝着康熙一抬一抬,嘴里还啊啊啊地说着十级婴语。

郝如月也啊啊啊地回应,转头将太子递给康熙:“皇上抱着太子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太皇太后肯定高兴。”

康熙接过太子,一只手慎重而僵硬地托住小屁股,让小婴儿的头靠在自己肩膀上,另一只手虚虚护住脖子,动作满分,姿势优美,只是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

奶团子很喜欢汗阿玛抱,对龙袍上的纹路也很感兴趣,脸贴上去就开始啃,啃得康熙脸色更加凝重,啃得梁九功汗都下来了,不得不出言提醒:“要不还是女官抱着太子随皇上一起去请安吧。”

郝如月差点笑出声,太子已经是皇上的第十一个孩子了,皇上居然还没学会抱孩子吗?

看来以后得多给皇上一些锻炼的机会,毕竟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可是个超级奶爸。

等郝如月接过太子,皇上脸上的表情当时就正常了,还不忘强势挽尊:“龙袍太硬,怕硌到太子,下回换身便服再抱他。”

郝如月点头,表示理解,便跟着一起去了慈宁宫。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