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亲事(1 / 2)

郝如月拿不准皇上问话的目的, 一时不知道该怎样接。

康熙垂眸,闲闲用茶盏的盖子拨弄着盏中碧绿的茶水,好像里面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你今年二十一了吧。别人像你这么大, 孩子都有了, 你若觉得他好, 朕不是不可以成全。”

话不知道怎样接, 可一年来积攒的斗争经验告诉郝如月, 皇上垂眼,多半没好事:“不敢欺瞒皇上, 臣答应姐姐会替她照顾好太子, 便不会食言。”

皇上仍旧半垂着眼:“太子总有长大的一日,你总不能一辈子不嫁人吧。”

郝如月点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不准臣嫁人, 臣自然不敢嫁。”

皇上放下茶盏, 抬眸看她:“朕什么时候不许你嫁人了?”

郝如月眨眨眼:“皇上赐了臣一座尼姑庵。”

皇上朝她这边倾了倾身:“去年拆了。”

郝如月想了想:“可它一直立在臣心里。臣想好了, 等太子成年, 臣便铰了头发做姑子。”

逃离京城,在江南选一块风景绝佳的山头, 占山为王, 重建盛心庵。将这些年积攒下来的金山银山都搬过去,每天左右拥抱, 纸醉金迷。

皇上:大可不必。

郝如月心中的美好退休生活当然不能跟皇上说, 于是言归正传:“敢在乾清宫给御前侍卫下药,可见背后主使之人必然不是个小角色。这一次他敢给御前侍卫下药,若蒙混过去,下一次保不齐就敢在御膳里动手脚了。”

毕竟皇上在后宫像块唐僧肉, 每位女施主都想凑上去咬一口。

查肯定是要查的,康熙可不想平白戴上绿帽子,更不想学神农尝百草。于是点点头,表示认同。

达成共识之后,郝如月积极提供线索:“臣从夹巷出来的时候,正好撞见了张答应和董答应,她们带人将臣堵住,很像是来捉.奸的。若彻查没有头绪,或者千头万绪,张答应和董答应倒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

“她们肯定有问题,不过不急,朕想再看看。”对方的手段并不高明,然而只挖出穆克和两个答应,康熙并不甘心。

他总觉得这滩浑水里还有大鱼,只不过这条鱼藏得够深,且十分狡猾。

话说,纳兰容若回到家腹泻是止住了,命也差点没了半条。

如月将药递给他,并没说是什么,只叮嘱不要用太多。可他身上中了药,药性太猛,他怕扛不住在御前出丑,情急之下一仰脖将药全喝了下去。

然后……以毒攻毒,欲.仙.欲.死,最终东风压倒西风,他没有在御前出丑,却险些死在值房的恭桶上。

等他止了泻,阿玛过来问话,他没敢隐瞒将事情和盘托出,阿玛当时变了脸色。

额娘正好走进来,阿玛转头对额娘说:“容若老大不小,也该订亲了。这几日劳烦福晋尽快为容若定下一门亲事,也不必书六礼,直接下了小定才好。”

福晋惊得收住眼泪,当初她想给儿子说亲,老爷说不急,大丈夫先立业后成家。

她想着儿子命格不好,若没有一官半职在身,恐怕找个门当户对的都难,于是无奈作罢。

索性儿子争气,二十出头便中了进士,还在殿试的时候被皇上看中,成了御前侍卫,并且在短短个月从等侍卫越级提拔到一等侍卫长。

在官场混过的人都知道,当上一等御前侍卫就等于捧上了金饭碗,半只脚踏进内阁,前途无可限量。

果然最近一段时间总有人上门试探,流露出想要与纳兰家结亲的意思。可觉罗氏的心气儿也比从前高了,从前能看得上的人家,如今却有些看不上了。

就这样挑来挑去,越挑眼越花,眼越花心气越高,感觉谁都配不上她儿子。

于是递了帖子进宫给太后请安,想请太后给指条明路。太后出身蒙古,自然说蒙古的姑娘好,出身高性格好,最最关键的是身体强健,好生养。

觉罗氏嘴上应是,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先帝在时,蒙古还算有些势力,可皇上登基之后,看后宫的配置就知道,蒙古已然过气了,还是旗人女子更尊贵些。

毕竟八旗才是大清的国本和命脉。

想通这一切,觉罗氏又开始在上旗的贵女中间挑选,将候选人说与老爷知道的时候,老爷却说也可以考虑汉军旗的封疆大吏。

容若是一等御前侍卫,虽然半只脚已然踏入内阁,可有他在内阁一日,皇上便不会允许父子一同进入内阁议事,多半会将容若外放。等他在任上做出一些成绩,自己也老了,这才能顺利接班。

自己的儿子自己最清楚,容若才高不假,心地却有些单纯,办差尚可,待人接物不够圆滑,很需要历练。

如何能让儿子在地方任上做出成绩,还能历练心性,明珠思前想后,便将目光投到了出身汉军旗的各位封疆大吏身上。

况且上旗贵族里头,觉罗氏能看得上的,几乎都是索党的骨干。支持自己的,反而是下伍旗那些靠不得祖荫,只能拼命考科举的官员,和汉军旗的封疆大吏。

皇上很看不上下伍旗,明珠本人也看不上,比来比去还是汉军旗大员更靠谱些。

“短短几日时间,老爷叫我如何订下一门满意的亲事?”

觉罗氏的抱怨响在耳边,明珠的思绪却飘到了两广总督卢兴祖家。卢家在撤藩这件事上立场分明,且出力颇多,很得皇上看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