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对联(2 / 2)

读书是他如今翻身的唯一途径,如果不能再读书,就要继续在这东路院被人作践,等到十四五岁被名正言顺赶出贾府,自生自灭。

他不想怎么苟且低贱的过完这一生。

说不得要想一些法子,让自己能名正言顺的读书,贾赦夫妇如果执意要做绊脚石,大不了不动声色搬开就是。

他转生而来,虽明面上碍于孝礼大义,对这两夫妇不会有半点忤逆,内心里可没什么父母情义,况且人家还一门心思的作践他。

院子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贾琮看到赵嬷嬷满脸笑意的走了进来。

贾琮好奇问道:“看妈妈怎么高兴,可是遇到了什么喜事。”

赵嬷嬷笑道:“可不喜事,哥儿好久没月例,养伤耗费又大,如今可解了饥荒。”

说着拿出十两银锭放在案上,说道:“哥儿拿去使,要纸笔和好吃的尽管买去。”

贾琮知道这锭银子快抵上赵嬷嬷半年的例钱,因被他连累,她的月例也常被邢夫人缺斤短两。

好在他儿子在西府做车夫,那边不会短了月例,不然日子都难过下去。

所以她自己绝拿不出怎么多银子,贾琮知道其中另有缘故。

“要不多说读书人精贵,哥儿就写了一个对子,我才贴门上,多少人站在那里看哦。”

“后来过去个老书生,看了那对子喜欢的不得了,一定要花十两银子买了。”

贾琮和芷芍听了这话都傻了,就昨天写那十多个字,居然值十两银子。

昨两人还因王善保家克扣每月二两的月例发闷气呢。

“那老书生还说对子上的字是神品,从没见过怎么好的,还问是那位大家的墨宝呢。”

“后来听说是荣国府的哥儿写,而且哥儿今年才十岁,打死他都不信,连说后生可畏。”

赵嬷嬷笑的欢实,自己奶大的爷们有这等能为,她算露了一会子大脸了。

贾琮心中迷惑,那老书生应该是个饱学之士,难道也看不出他临摹的是那家字体。

前世他的外祖是江南最有名的裱画师。

历来善裱者都能书善画,学养深厚,触类旁通,不然难成裱画名家。

他的外祖就是这等人物,尤善书法,他自小就跟着外祖打下扎实的书法功底。

后来他在省博工作,意外接触到一本残缺的无名书帖。

那书帖有楷行二体,远承二王,衣钵魏晋,还吸收诸多宋元名家精髓,已自成大家宗派。

字体精美独绝,与宋元时期许多名震青史的书坛大家相比,竟然毫不逊色。

能写出这等书法的人,本应赫赫有名,但因为那本书帖本身残缺,书写者已无法考据。

只能从书帖纸张化验入手,得出书写者为元明两朝之人。

红楼虽隐去了朝代纪年,但不外乎以明清两朝为背景,与无名书者生活的年代接近。

凡是读书学子,进学做官,都需练就一笔好字,如此精美独绝的字体应广为人知。

本以为这个时代的人,可能认得这字体出自何人。

但那老书生只为对联是十龄童所书而惊讶,仿佛也不识那字是临摹那家。

他心中略有触动,自从苏醒之后,他困居在这尴狭的破败小院中。

外面的世界是何朝何代,与记忆中历史有多少偏差,他一无所知。

要想在这个世界更好的生存,这些信息他必须知道。

“如今有银子了,我身子没好利索,一时出不得门,明天妈妈帮我买些书和宣纸。”

赵嬷嬷说道:“这事容易,文翰街上就有神京最大的书铺子,书和纸笔都有,去了就能给哥儿买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