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 二合一(1 / 2)

公正是不可能公正了。

抛开他的个人感官不谈,单单是看在时归的救命之恩上,他也无法在背后道其亲眷的是非。

祁相夷有意将其含糊过去,奈何几次转移话题,全被时归拐了回来:“相夷还没说对阿爹的看法呢。”

祁相夷:“……看、看法。”

坏话他是说不出来,可要夸赞褒奖,他同样不知从何夸起,只能如实道:“不敢欺瞒姑娘,小生对掌印之了解,实在过于浅薄,便是这几日偶听闻他人言论,可这毕竟掺杂了他人的主观看法,不宜过多听信。”

“只当年掌印在东阳广平两郡作风,当称得一句大义,而小生也算受过掌印的恩惠,更不敢轻忘了。”

“竟是这样吗……”时归听得心满意足。

既知晓祁相夷对阿爹没什么恶意,余下的细节种种,她就没那么想追根问底了。

见她终于将注意力转移到旁处,祁相夷心头骤然轻快,默默擦了一把并不存在的汗。

先前听李见微说,她与时归自幼相识,更有同窗之谊,再看两人的相识程度,说句青梅竹马也不为过。

当年在东阳郡时,祁相夷是对时归有过不合时宜的心思,但那心思刚一冒头,就被各种外界因素给掐断了,之后两人又分别数年,今日再见,也就只余三两唏嘘。

眼下看她们二人相谈甚欢的模样,祁相夷最多也就是有些羡慕,旋即又想起——

他与见微兄交情也是很不一般的!

像是印证他的想法一般,只见李见微忽然转过头来,笑问一句:“相夷兄呢?相夷兄胸有沟壑,不知师从哪位大儒,此番入京,又打算拜入哪位大人门下?”

祁相夷莞尔,规正答道:“小生只在乡下私塾念过几年,先生姓苗,虽不过秀才身,对待学生却是难得公正,只看学生品行,从不因家境种种而区别对待。”

后来他从家乡离开,就再也没入过书院了。

不过半个时辰,几人就相谈甚欢。

时归和李见微各有秘密,说话时难免多注意些,而祁相夷自有分寸,哪怕知晓身边两人都出身京城,也没有打探的意思,直至最后将分别时,才踌躇道:“见微兄……”

“怎么?”

祁相夷赧然:“之前我不知见微兄来历,还自以为是地拉着见微兄与我同住,如今既知道你家就在京城,见微兄接下来是否要回家中住了呢?”

李见微微怔,旋即道:“不回去的。”

“我家在京城不假,但我与家人闹了矛盾,这才有我孤身一人四下游学一事,眼下我与家人的矛盾尚未解决,为了双方都好,还是先不见面了。”

“相夷兄有此一问,莫不是怪罪我先前隐瞒了?”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祁相夷忙不迭摇头,“我只是怕见微兄碍于情分不好意思拒绝我,若因我耽搁了你与家人团聚,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李见微笑道:“

并不会。()”

那、那接下来,见微兄仍与我同住?㈨()㈨[()”

不等李见微回答,时归忽然插嘴道:“或者你们一起搬出来,在林府住下,也是可以的!”

“我平日和阿爹住在一起,只极偶尔才会来这边住几天,这样林府无人,白天晚上都清静,正适合你们温书,不如就直接搬来这里,暂住一阵子吧。”

说着,她给李见微使了个眼色。

李见微忍笑,顺着她的意思,沉吟道:“窄巷那边的小院是狭小了些,若要图个清静方便,搬来林府住也不错,相夷兄的意思呢?”

“啊?啊……”祁相夷面露为难,“这会不会太麻烦时姑娘了?窄巷那边的院子倒也没有太差劲。”

他原本就受过时归的恩惠,并不愿再欠人情。

可时归直接替他们做了决定:“不麻烦不麻烦,一点儿也不麻烦的!既然你们不介意,那就直接搬来吧。”

“趁着今天天还早,一会儿就让府上的下人同你们一起回去,再把你们的行李都运过来,至于你们落脚的院子,就定在最东边的松院和竹院吧。”

说完,她全然不给祁相夷反驳的机会,直接站了起来,匆匆走到门口,招来下人就是紧急吩咐几句。

而后她又借着带两人熟悉环境的借口,暗戳戳把李见微拉到一边去,探头见祁相夷没注意过来,忙哀求道:“见微见微,你帮帮我,叫祁相夷在这边住下吧。”

“府上除了你二人外,并没有其他主子,我一般也不会过来这边,你们只管安心住着,没关系的。”

李见微到这时才发现,时归对祁相夷有着不一般的在意,这叫她十分好奇,张口欲问上两句。

谁知那边的祁相夷一回头,就见另外两人不见了,下意识返回来找,一开口就打断了她们接下来的言语。

祁相夷问:“见微兄和时姑娘在聊什么?”

“没、没什么!”时归匆忙道,“我就是告诉见微,林府后面种了一片果林,如今已结满了桃子,等你们温书温累了,正好能去摘桃子吃。”

祁相夷果然不疑有假。

为了避免横生枝节,时归只想将让两人搬来的事尽快落实下去,随便找了个借口,就赶他们尽快回去收拾。

而她这次就不跟随了,与两人道别后很快就回了家。

她叫来暗卫,断断续续地吩咐道:“眼下祁相夷住进林府,许多事情的主动性就把控在我们手中了。”

“这样,你再去跟林府的管家和公公们说一声,等后面祁相夷住进来了,多在他面前说说阿爹的好话,不过也不要太刻意,就是让他稍稍有个印象就行。”

“就比如阿爹忧国奉公,从未因私事而耽搁了公务的处理,再或者阿爹前些年曾救过高之树高大人,便是过去了这么久,高大人每年年底都会派人送节礼来……”

时序做过的好人好事不算多,但挑挑拣拣总是能挑出几件来的,正好诸类事件也不宜多谈,有上几件就够了。

() “另外,祁相夷若要出府,无需过多阻拦,不过可以试着给他配两个小厮,若他实在不愿也就罢了……总之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少让他听些阿爹的坏话。”

说到这里,时归免不了嘟囔两句:“真是的,怎么总有人以偏概全,明明对阿爹没甚了解,偏要议论不止。”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才让阿爹身上的恶名总是时隐时现,一直洗脱不下去。

傍晚时,林府来报,说是祁公子和李公子都在府上住下了,为了照顾二位口味,管事的公公还从外面请了两位南边的厨子来,专门给两位公子做饭吃。

时归点头:“都可以,莫要慢待了就是。”

等再晚一些,时序从宫里回来,时归将白日里发生的事讲给他,刚想忧愁叹一口气,就听时序说:“这不也挺顺利的?只是与之见上一面,就断了许多麻烦。”

旁的不说,只将祁相夷安置到眼皮子底下看着,就能抵消所有弊端了。

时归顿时高兴起来:“阿爹说得对!”

考虑到祁相夷或许会不自在,后面时归很少会去他跟前露面,连带着京南都不怎么去了。

好在她前两年从女学里招的那一批姑娘都顶起事,铺子里有个小差小错,她们自己就能解决,极少出现闹到时归这里的情况,就是每季度的账本,都比从前简练不少。

托她们的福,时归就是十天半个月不去店里转,对店铺也没有任何影响,一应运转全无问题。

而李见微因要避着长公主府的眼线,只有天黑后才会出门,其间曾与时归见过两面,既有说到祁相夷,也有问起过她日后的打算。

祁相夷之事,中间涉及了太多不能为外人言说的情况,时归最多也只能解释一句:“是阿爹,当初在东阳郡时,阿爹便看重祁相夷的才华,只因时间紧张,未能与之结交,之后阿爹还一度为此遗憾呢。”

“这不好不容易等到他入京赶考,阿爹又起了惜才之心,只是我怕他对阿爹有什么误解,若日后伤了阿爹就不好了,这才想着多观察观察。”

“竟是掌印大人吗?”李见微讶然道。

既然是与掌印有关,她只浅略知道个大概就好,剩下的便是时归愿意说,她也不一定愿意听。

李见微善解人意道:“既然这样,日后我也多多注意些,若相夷兄受人误导了,我或还能规劝一二。”

她或许不了解掌印的秉性,可她对时归的性子却感知颇深,而能叫时归百般维护的父亲,她当然也不会诋毁。

时归拊掌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

等问及李见微日后的打算,她依旧没有留在京城的打算,而是说:“殿试后会有几月的省亲假,我打算跟着相夷兄回东阳郡,他祭祖后回京,而我就继续南下了。”

“这次回京,原以为我怎么也会有些感触的,可实际上,我回来半个多月,除了与你重逢时欢快些,余下的日子,无一不是苦闷,我只要一想起,我曾在这样一个地方长大,又

是如何长大(),我就控制不住地心悸难忍。

阿归?[((),我是真的很不喜欢京城。”

不仅是不喜欢这个地方,更不喜欢此处的某些人。

时归默然良久,只能选择尊重她的决定。

“那你还是自己上路吗?我给你找几个暗卫好不好?我在东阳郡也有一些生意,还正是需要在东南西北各地走动的生意,不然你就跟着商队,路上也能有个保障。”

李见微思虑片刻:“让我再想想,日后再给你答复。”

一转眼,会试如期而至。

时归从一开始就知道,祁相夷将在此次科考中拔得头筹,区区会试,更是完全不见担心。

十日后会试张榜,祁相夷的名字果然就在首位。

不过因他少年会元,京中早有权贵将注意力落在他身上,更有朝中大臣,已经在准备与之接触了。

直到这个时候,祁相夷才体会到林府的好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