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薄弱的空军(2 / 2)

这一问话让张锴挑了挑眉,狐疑道,“哪里不正常了?”

“很多地方都不正常,我之前还没问你,你是怎么对俄国装备这么了解的。

还有你似乎很清楚空袭的杀伤力,这种事你应该不知道的吧?”

赵铭皱眉反问,他很清楚有时候自己的一些观念是站在后世的角度上的。

相较于十分全面,实际上正常来说,就算是他来自后世,对于这一批俄国装备也不能做到如数家珍,许多他都只能知道是,机枪重机枪的区别,什么型号名称就完全不清楚了。

然而之前在清点装备时,张锴却只是看一眼就十分了解。

并且这年头国内飞机可不常见。

虽然在1920年开始,陆续就有各大实力派军阀开始从国外采购飞机组建航空编队。

但说是说航空编队,实际上整个编队可能就六七架飞机。

而且飞机这种玩意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转的,得花钱,花大价钱。

现如今国军空军数量几乎等同于零,因为今年,也就是1928年11月才开始着手组建空军学校。

所以国内真正已经开始玩起了飞机的,也就是奉系张少帅的东北空军。

你可以说少帅没多少眼光,但不能说张大帅没眼光。

去世前的张大帅,在一战时期就深刻认识到空军的重要性。

在21年,直皖战争中缴获的10架飞机作为基本盘,正式成立了东北航空处。

随后在洋人手里大肆采购飞机,不仅是飞机,连人带飞机一起给花重金砸了回来。

后续几年内,几个大型空军基地就陆续在沈阳,锦州等地建设落成完毕。

如果没记错的话,东北空军各型飞机多达两百多架,飞行人员一百四十多名,机组维护人员两百人左右。

甚至还有配套的飞机维修工厂,各类相关器械生产商,毫不夸张的说,这已经是一支成熟的空军,可以做到自己培养飞行员,维修飞机,制造飞机一条龙服务。

如果到了那次事变之前,东北空军数量已经达到三百多架。

俨然是国内第一空军,而国军方面则是到了32年才堪堪有五十架飞机,实战经验更可以用无来形容。

而反观东北空军,还有俄国以及洋人的飞行员服务,绝对的专业。

所以赵铭很奇怪,张锴似乎对飞机很畏惧。

回忆着之前自己提及俄国侦察机很可能会巡逻侦查的时候,张锴十分紧张,表现的比他还沉重。

这明显不合理,这年头其他有实力的军阀,手里有几架飞机就宝贝的不行,用于战斗更是少之又少。

东北空军现如今有很少在很南的地方巡逻,大多在东北本地巡逻亦或者与东洋空军周旋,哪有这功夫。

见赵铭的目光步步紧逼,张锴也知道考虑到赵铭的精明劲,想瞒住对方是不可能了。

“你就算不问,我后面也会说的。”

张锴揉了揉眉心,无奈叹息道,“我知道这么多并不奇怪,因为我之前在东洋陆军士官学校进修过。”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